- 相关推荐
纪录片《少年志》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少年志》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录片《少年志》观后感1
对于滑雪运动可能带来的受伤风险,李蕾回答很坦诚,她并不认为滑雪这项运动的风险就特别大,“只要是运动,都会有风险,滑雪呢,只要认真按照教练的课程去做训练,我并不认为风险性很大。”
李蕾还透露,苏翊鸣7岁的时候,一次滑雪中被一个不会滑雪的大叔压在身下,右侧大腿骨折,“我内心有一点点承受不住,但孩子做完手术后,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宝宝,咱们不能放弃滑雪。也不是说希望他在这方面有多大的成就,只是不想这件事情让他有退缩的意识,就是希望他能够坚持。”
谷爱凌母亲谷燕这一点跟谷燕的想法不谋而合。谷燕说,自己不想让爱凌做一个“完人”,因为根本不存在,“因为爸爸是哈佛大学毕业的,我自己是北大、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她爷爷也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爱凌觉得自己必须得上一个特别好的大学。她每次说这样的话,我就跟她说,你不必上斯坦福,只要上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学校就行,但更重要的是一辈子都不要放弃学习。”
谷爱凌比苏翊鸣大一岁。短片中,两人在一起训练的画面很温馨,两人一起翻跟斗,一起交换动作要领,还互相交换滑板滑。苏翊鸣夺得银牌后,谷爱凌当晚跟他通话,“他是我的好弟弟,我觉得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谷爱凌夺冠后,苏翊鸣也第一时间更新ins快拍,祝贺这位姐姐。
该片在B站的点击量是26.5万点击量,5000多条留言。有网友们留言:两位运动员都有这么好的妈妈,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很开明,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纪录片《少年志》观后感2
在谷爱凌眼里,妈妈是她认识的心胸最开阔的人。“她永远会对她身边所有人付出全部。”谷爱凌骄傲地讲起自己的妈妈。谷燕每周末都会开车八个小时带谷爱凌去滑雪,可见她对孩子爱好的支持程度。谷爱凌与苏翊鸣在滑雪方面展现出的天赋,让他们迅速受到了体育界的关注。
竞技体育是残酷激烈的,是否让孩子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把爱好变成职业?这是许多运动少年的`父母都会面临的艰难抉择。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苏翊鸣的妈妈李蕾,还没考虑过让他走职业的道路,但她也确信,“如果他真的很坚持,很喜欢这项工作,想要把自己的爱好变成工作的话,那我们也会支持,看孩子自己。”
持久的热爱,是可以让梦想成真。和苏翊鸣不同,从小就立志当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的谷爱凌,正是因为滑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把爱好变成职业,大概是人生之幸,但她也非常理智地讲道,“但是,我长大后,如果滑雪不能给我带来快乐,那我就不会去做职业选手。”
滑雪运动存在一定的运动风险,对于谷爱凌和苏翊鸣来说,受伤肯定在所难免。很多家长会因此打退堂鼓,孩子再怎么热爱户外运动都会严令禁止,而两位妈妈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比更多人理智和从容。看到孩子受伤和摔倒肯定会心疼,苏翊鸣的妈妈认为,自己不会因此让孩子放弃,“我不认为户外运动风险性特别大,因为只要是运动,就都会有风险,滑雪只能认真按照教练的课程去练。”
【纪录片《少年志》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11-28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12-27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12-25
无声的功勋纪录片观后感06-07
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07-28
纪录片《国家记忆》观后感11-10
家风纪录片观后感09-22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10-30
鸟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