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04-29 06:57: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星期一,老师让我们看电视开学第一课我想开学第一课会说些什么

  回到家,我带着好奇心看起了电视。电视的一开始就是“地震救灾小英雄”和“奥运女孩”唱起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瞧,他们唱得真是有模有样,手里还挥舞着旗子!唱完了,主持人王小丫、李佳明、方琼也来了,他们各个精神抖擞的样子仿佛也给我带来了精神。

  第一小节是王小丫给我们上课,“奥运女孩”是班长。在观众们的掌声中,我们迎来了举重冠军们:梦八队。他们各自讲了潜能的话题,最后总结出来: “潜能”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得到激发后释放出的一种神奇力量,同时潜能很易被忽略。为了更能体现主题:知识守护生命。王小丫还请了桑枣中学的学生来演习当时地震时的`情景,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训练,有了紧急避险的知识,因此创造了生命奇迹:他们在 1分36秒内让两千多名学生逃生了,而且没有一个人伤亡。这就是知识创造生命奇迹啊!学了这一课我知道了像举重队的运动员们,难道他们天生就是冠军吗?不是,他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并且不断超越自我,才有了今天可喜可贺的成绩。

  第二小节开始了,话题是坚持,李佳明是班主任,北京的第一棒火炬手是班长。在这个小节上,最重要的还是讲了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姐姐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掉进了有40多米深的天坑里,可是,她想:我要 坚持我一定可以出去的。就这样,经过7天6夜她终于爬上来了……坚持创造了生命奇迹!听了这个故事我非常感动。我决定要向这个姐姐学习再困难面前不退缩,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就能创造的生命奇迹。

  当然有了这些也还不够,更需要团队精神。这届奥运会上,团队精神不断地闪光。像男篮、女排、女足,他们虽然没有夺得冠军,但他们有着高尚的团队精神。男篮中的队员说的好:“我加入了这个团队,就是这个团队的十二分之一,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记得上个学期吧,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三十二步舞的比赛。同学也很努力地练习做三十二步舞,终于获得了团体第一名!这就是团队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新学期的开始。

  9月1日,学校组织我们在开学第一天观看《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

  我们看到了地震中最美的舞者廖智,加油站工人郑亚波阿姨,还有“太空老师”王亚平。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充满正能量的演讲。看完短片,我们知道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梦想都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美好的东西。梦想永远在我们心中。

  王亚平老师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星。它们看似遥不可及,但如果你努力,你绝对可以触摸到它们。”是啊!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是长大后能设计出他们自己的能发电又能保护环境的房子。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为我的梦想努力。

  这次看了开学第一课,知道了“有梦想就要坚持”。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完成它,我们的梦想就会实现。

  9月1日,我读了主题为“中国人的骄傲”的开学第一课。看完之后,我好激动。我们国家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妈问我:“你看完有什么感想?”我沉默了很久,也没说为什么。然后我妈说:“你看完最喜欢哪一部?”我突然想起了九十岁的爷爷。他的名字叫许渊冲,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从事文学翻译六十多年,却是“唯一一个把诗歌翻译成英法文的人”。他还获得了“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翻译奖的最高奖项之一。

  许多中外名著都是通过许渊冲爷爷的翻译为我们所知的。他说他每天至少要翻译一篇论文,经常要翻译到晚上三四点钟。有时候他会半夜起来,拿着手电筒记下来,怕第二天忘记。爷爷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翻译到100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做不到爷爷那样,但我想向他学习,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认认真真地完成当天的作业,最好不要出错,然后朝着目标努力,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今天,我看了非常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董卿、撒贝宁和何炅是班主任,开学第一课请来了许多当年参加抗日战争中的人,他们年龄都很大了,他们和更多的革命前辈经历多少困难,才建立了今天的新中国!

  我最关注班主任讲的长征,让我惊讶的是有支部队踏过了两座雪山、两片草地后,只剩下五名战士了。说到这个,大家可能都明白了,革命年代是多么的残酷。当年的抗战老兵,一位会发电报的老爷爷也来了,他今年99岁了,他是12岁就去参军,当时,他还没有一把步枪高呢,八路军不要他,他也一直跟着八路军,八路军后来让他去学电报,电报是多么复杂啊,可是他还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还有一名战士,他在战争中右手中了弹。怎么办?现在的人可能会说,去医院呗,把子弹取出来呀。可那个时代,哪里有高级的医疗设备!医院都转移了,怎么办?只能给那个士兵嘴里塞上一块布,拿了村民的一把锯,用了2小时才把胳膊给锯下来。这可是抗战时期呀!还有一位官兵,他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战役,比如智取金沙江。现在我终于感受到,那时咱们飞机坦克什么都没有,而敌人装备精良。战争年代的英雄们,牺牲了多少人啊。还有一名官兵,缴获第一门大炮,当时大家轰动得无法形容了。瞧瞧吧,我们的'前辈,为了新中国,付出了多少代价。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如果没有他们,可能现在的马路牙子上站的都是日本鬼子,咱们只能躲在家里,那是多么的耻辱啊。

  当时,我们的前辈们,他们天不怕地不怕,顶天立地,就像愚公移山里面的,愚公立下目标移山,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把这座山移走,永不放弃,最后终于达成了愿望。

  所以,咱们要感谢前辈们,时刻纪念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更要努力学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做贡献,实现咱们的中国梦!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今天我在学校的推荐下观看了CCTV1的《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让我受到了很深的触动。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和壮丽史诗。都说长征之路,是万水千山,更是万死千伤,长征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辛酸史。长征路上,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战士们的脚下处处都存在着危险,身边可能到处都有敌人的埋伏,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战士经常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缺吃少穿。不少红军吃的是草根、树皮甚至自己的腰带。或许每一步对于红军战士来说都十分艰难,或许每一天对红军战士来说都是度日如年。但是即便如此,红军战士们依然靠着必胜的信念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这种艰难和困苦是我们今天无法体会与不能想象的。

  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25军长征行程近一万里,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余里,红二方面军行程近二万里,各路红军长征的总行程约六万余里。如果没有一种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革命精神,长征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回想当年红军战士徒步穿过茫茫草原,越过巍峨高山,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到了长征任务的结束。这之间,他们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生命。

  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引领下,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步步的'走向富强。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年代,是多少战士用生命换来的,祖国上空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又是多少战士用鲜血染成的呢?作为21世纪的文明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先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带着长征精神走好自己人生的长征路,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努力上进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应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2018年9月1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个学年。晚上八点,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伴随着爽朗的歌声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巨大的银幕最先出现的——著名武打片演员成龙。由他来给我们讲讲开学的第一课。“刚开始,我也只是一个跑龙套的,没有镜头。最多也只是一个群众演员,在镜头面前一闪而过,没有人认识我。”台下的观众个个都非常严肃专注的听。“你们知道当时导演说我演的最好的是什么角色吗?”台下的小朋友都充满疑惑地摇摇头,十分渴望公布答案。“是死尸!”台下的观众全都哄堂大笑,而电视机前的我却非常严肃。“别人演死尸的时候都不懂得憋气,而我做的比较好,虽然呈现时只是一瞬间,当时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拍摄,导演都说我’死’得好!”又是一片哄堂大笑。我不禁想:明明再怎么努力都只是个龙套,几乎不会有镜头,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在我的第一部电影上映后,大家都质疑为什么选我当男主角,当时我也就是转身离开。后来,就慢慢拍,被全世界认可。”

  这时,撒贝宁说:“今年成龙他已经64岁了,但是他在拍摄一些危险动作的时候,仍然是选择自己去做,不用替身。成龙老师请问你有没有在拍戏的'时候有没有受过严重的伤?””当然,从头到四肢,到胸口,基本上没有没受过伤的地方。手断过,胸骨裂过,背,颈椎......””在拍《红番区》的时候,从桥上跳到气垫船上时,我的脚变形翻了过来,我的摄影师都惊呆了,在我确认好他们拍到我这个镜头后,我就去了医院。早上打好石膏,下午套双袜子画个跑鞋,就继续拍戏了。“有一次我的手指翻到了后面,在做完动作后,自己把手指掰回来,继续拍戏。我有时候在现场看到一些年轻人因为手扎到了刺就大呼小叫,唉......”

  正是这些受过的伤,成就了成龙的梦想。梦想没有拼搏,没有奋斗,没有一次次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挑战,最终你是不可能站在梦想成真的巅峰上的!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梦想是走向未来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新的奇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国旗国旗真美丽,我愿飞上蓝天亲亲您。”聆听着这首歌曲,我们走进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京上空迎来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至今,五星红旗飘扬了70年。1984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上高高升起;1997年、1999年的港澳回归。在这70年中,正是因为有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付出,才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与辉煌。

  五星红旗不仅是我们的骄傲,也是一代代中国人的信仰与荣耀,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中,我们还了解了五星红旗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故事。那是一个个登山队员凭借着顽强意志创造出的奇迹。在8848米的高峰上,我们看到一名名登山队员不畏严寒,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珠峰上留下了属于中国人的足迹。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了凭借这双假肢登上珠峰的夏伯渝爷爷,他于2018年5月14日登上山顶,成为了第一个以假肢从珠峰北坡登上山顶的人。并在北坡90度的`绝壁上建立了“中国梯”。这项看似简单的工程,在珠峰上却整整花费了两天的时间!这一代代的中国攀登者,凭借着个人的爱国热情以及团结精神登上顶峰,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就如歌曲中《山高路远》中这样唱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那就让我们在今后成为一个勇攀高峰,永不言败的人,将中国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下去。

  其次,我们还领略了中国海军在海上的威风凛凛。通过海军严冬叔叔的叙述,我们仿佛看到中国神盾——海口舰朝我们驶来。在海上一次又一次的将海盗击退。舰上高挂的五星红旗,在蓝色大海的衬托下更加鲜艳。

  不仅如此,我们还领略了航天技术的超越,澳门学子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以及一代代年轻人对祖国高科技产业做出的贡献,是他们让国旗更加鲜艳,我们也相信在未来,五星红旗也会因我们更加辉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7

  9月1日晚9点,我和父母坐在电视机前看《开学第一课》。这个《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中国骄傲》,主要讲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彩的节目和表演让我觉得传统文化就在我身边。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领大家向前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

  第一个模块研究汉字,让我知道汉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源头。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横、横、纵,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价值。只有学好汉字,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第二个模块是中国武术的解读,让我明白中国武术不仅技艺高超,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仁、勇、韧精神。我保卫国家,自强不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武术精神,做一个负责任、勇敢的中国人。你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民族的灵魂。

  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个模块是围棋和钢琴。只见小棋盘包罗万象,凝聚着东方的智慧,激发着无数的想象;黑白棋子教会了我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精神。在科技时代,只有继承传统,拥抱未来,才能为大国智慧谱写新篇章。

  在第三个模块中,著名钢琴家郎朗和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机器人特奥会也被邀请。与上来战斗的徐梓航相比,他的速度曲目是《野锋飞舞》。最终,机器人的表现超过了人类,人类手中游戏的`最快速度是54秒。机器人,他的速度是52秒,他赢了两秒。但是,不管机器人弹得多快多标准,没有错音,但不会有人情,也不会有爱琴的人情。人和琴棋一样。无论如何,和机器人相比,机器人永远不会有人类的感觉,比如爱琴下棋的感觉。

  最后,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想说,我体会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中国武术的顽强勇敢精神,特别是中国儿女勇于探索和挑战,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精神,让我感到骄傲。我决心从此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让祖国骄傲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8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如今的社会,“孝”这个字可能离的太远了,天天都有那些不孝之事,是社会的进步太快了?还是人性消失了?还是人太懒惰了?古时有二十四孝,广为流传,但在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

  如今的社会,有很多的人,家里父母健在的时候没有好好去服侍,却在父母死后,高调的举行追悼会,以为做了这些别人就会以为你是个孝子吗?还有这些人,对自己的.父母不是骂就是打,甚至几十年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问,也不回家看看,就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出生低微,而自己变成城市里的人了,觉得在农村的父母有失你的身份了,还有的娶了媳妇之后,听媳妇对自己的父母说三道四的,从而慢慢厌恶自己的父母。

  那么想想问问这些人,你们如果没有父母给你们生命,你们有这样成就的就会吗?换个角度来说,你们有孩子吗?如果你们老了,你们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对你们,对你们就像陌生人一样,对你们就像瘟神一样,你们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古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

  人们常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生下来就跟父母亲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培育。“父母教会我”,教会孩子什么呢,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前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学习模仿的一个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今晚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中央台的这个节目,让我们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希望孩子能从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学到好的传统习惯。其实反过来孩子也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做为家长也能从孩子的日常言行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完善自己。

  有关“爱”和“孝”道的家风承传就是平常生活点点滴滴中言传身教、耳熏目染中得到的。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琐事所掩盖,有的变异成为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孝心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点点滴滴,例如:一点点学会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学会和父母长辈沟通并懂得虚心接受长辈的批评引导,学会保护自己让家长放心,学会并掌握一些基本家务技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为家长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就是言传身教,除了逢年过节外,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帮着父母洗洗涮涮,干些家务,唠唠家长里短、新闻轶事,关注父母的健康日常起居,接受父母的劝导注意身体,要做到劳逸结合......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更应该是理性的包容,更应该是健康、自由、阳光向上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性格和价值观要靠家长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多给孩子鼓励和信任。

  一个半小时的节目虽然不算太长,但是给在电视机前观看的家长和孩子带来的触动,我相信是潜移默化的。“愛”是要用心去做,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绝不是一朝一夕,如果能让孩子把良好的德行得以延续并传承,做为家长任重而道远。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以前,我常听大人说,中华美德需要传承,我并不懂什么是传承?什么需要传承?该怎样传承?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我若有所思。孝、礼、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们需要传承!

  孝

  百善孝为先,做人的根本也是孝。孝,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意为人老了,需要子女的支撑。古往今来,子女孝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从古代的舜到子由,从陆绩到黄香,再到开学第一课介绍的骑摩托车环游中国的父子,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动人的孝顺故事。而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更应学会孝顺。记得那是我小的时候了,有一次,妈妈感冒了,我就充当起了端茶送药的小保姆。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换来了妈妈莫大的感动与欣慰!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比如端端水啊,暖暖被窝啊...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而在父母眼里,却是一件大事。所以,趁现在父母还未老去,快尽孝吧!不要等到长大了,子欲孝而亲不在,后悔莫及!

  礼

  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在我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可见礼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礼,就是虎豹豺狼。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就会走向灭亡。从小爸爸就教我吃饭时要等大人先上座;夹菜时不要来回翻;要尊重身边的每个人;要学会说谢谢。所以,礼很早就播洒在我的心田。她慢慢地发芽、开花、结果。

  爱

  爱,有很多种。有父母对我们的爱;有朋友之间的爱;有恋人之间的爱...爱也有大爱和小爱之分。大爱就是爱国爱党。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既有大爱,又有小爱,爱这个世界,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每一天的到来...不抱怨,不生气,怀着开心的心情去拥抱每一天。

  孝、礼、爱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正因为有了她们,五千多年来,我们从野蛮走向了文明,从文明走向了繁荣,从繁荣走向了更远的远方。忽然我明白了,这就是传承!

  孝需要传承,礼需要传承,爱需要传承。人需要传承,国家需要传承,民族需要传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学第一课》02-17

开学第一课04-1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观后感02-1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07-1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29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1-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21

(精选)《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7-10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