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时间:2024-11-22 05:47:3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1

  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四是感恩节。在这一天,每个人都会感谢自己想要感谢的人。

  老师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让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所以,我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凌慧老师。

  今天,我要为她制作一张贺卡。说干就干,我在一张A4纸上先画了画,又写上了祝福语。第二天,许多同学陆陆续续地给老师送去了贺卡。看看同学们送给老师的贺卡做工是多么的精美呀!我就不好意思把贺卡送给老师了。后来,我想了想,虽说我的'贺卡简陋了点,可毕竟做这张贺卡时,我也付出了努力啊,老师不会不领情的,最后我决定还是把贺卡送给凌老师。

  放学了,大家排好队整齐地前进。下楼梯时,我有点儿紧张,不太敢把贺卡送给老师。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课间,当我们嬉戏游戏时,老师却在教室批改作业;放学后,当我们回到家里,老师还在学校认真备课;夜深人静时,老师又为我们准备上课的课件。我为什么要怕?这又不是做什么亏心事?无论贺卡做的好坏,都代表了我对老师的一份心意。关键是若不送的话,就无法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了。我鼓起勇气,把贺卡送给了老师。凌老师看了我的贺卡后,满面春风,还让陈丽涵帮我们拍照作为留念。我十分兴奋,一路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

  感恩节虽然是外国人的节日,但是人就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他人。这难忘的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2

  在生活中,我学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也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我学会了整理自己的房间,让我懂得了要自立自强;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无数次地跌倒无数次地站起来,让我明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我还学会了感恩。那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那次经历让我终身难。

  一天,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和家长开了一次感恩会。“叮叮叮”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跑进教室,拿着自己的小板凳,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中央按自己做操的位置坐下来,然后把自己的家长叫过来坐在自己的身边。妈妈就坐在我身边,她飘逸的长发,甜美的笑容,还有抚摸着我的温暖的手,让我感觉自己是那么幸福。

  感恩会开始了,主讲老师在主席台上对同学们进行了感恩教育:从婴儿“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从幼儿园到小学以至于后来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这其中又有多少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老师讲得动情,同学们听得激动。

  后来老师说:“全体学生起立,看看坐在你身旁的.父母有没有多长了几根白发!”我站了起来,看了看自己妈妈,她年纪轻轻,长发里居然也夹杂着几根白发。我难过极了,心想妈妈一定是为了我才长的白发,我一辈子都感激不完母亲的恩情,母亲日夜为我操劳,以后我一定听话做个孝顺的好孩子。我忍不住趴在妈妈怀里“呜呜”地哭了起来,妈妈也泪流满面,轻轻地帮我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主讲老师还让我们走上台,抱一抱自己的老师,同学们噙着泪水走上台,簇拥着自己的老师,老师也眼含热泪抚摸着我们每个同学的头……

  感恩会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感谢身边给于我帮助的每一个人……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3

  不管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的伟人,还是纯朴的百姓把播下爱的种子变成了接力赛,从黑土地洒向人间,让人间感受到了温暖。那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的美德,,而这些温暖又让我们的国家得以从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间,而得以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有希望。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就有了父母无畏的关爱,而极少数的婴儿却遭到丢弃。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弃婴,无论那些弃婴的健康状态,还是残疾程度,都义无反顾的做出了艰苦的抉择:收留他们。就是高淑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去收留上百名的残疾人士,在家里人没有饭饱的情况下也不让那些残疾孩子们的肚子受的.半点委屈,她为的就是让那些有残疾孩子能够为自己挣得养家糊口的钱去,她已经不在乎自己的饿,冷,暖……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们,她不仅仅是她自己孩子的妈妈,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妈妈,她是可敬的!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嘴里说出了:把自己的肾捐给那些最需要的人,最后还把自己的肝也捐给了那些真的需要的人士。她还没有受完应尽的学习义务,但她想,却再没有了机会,她的年华还没有绽放,就已凋谢,留在了人间温暖,她就是:何月。人间冷暖完全由我们自己去铸造,不要忽视那些微小的事,这样才能让那些小的变成更大~ 的温暖去温暖人间.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4

  当你奉献出最宝贵的东西的同时,你便得到了更加宝贵的东西,那便是大公无私的精神。

  《三克镭》一文讲了居里夫人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却买不起一克镭,只是因为居里夫人将镭的提取方法公布于众,没有获得专利。居里夫人是无私的,虽然为了研究镭,她献出了青春、自我的心血,而她却将镭的提取方法公布于众,这是多么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呀!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拥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在大街上,有很多志愿者为了维护交通安全,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依然早出晚归,坚守在自我的岗位上,有时甚至能看到六十多岁的老爷爷举着小旗子指挥。这些志愿者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们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因为他们拥有着像居里夫人一样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是什么无私是从不想着自我了利益,只为别人着想。无私十分简单,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无私呢就那我来说吧,平时吃饭,我只拿自我的筷子,然后坐下就开吃,从不等爸爸妈妈“各就各位”后一齐就餐。从生活中这一小小的细节,便不难感受到自我是多么的自私,心中不禁开始自责——父母无私养育我十二年,而我却连吃饭前帮他们拿筷子的小事都做不到,真是太不应当了。我开始学着体贴父母,有时给妈妈揉揉肩,有时帮爸爸沏杯茶,他们发现了我的变化,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听了心中美滋滋的。

  在人的一生中,不在乎你挣了多少钱,是否腰缠万贯;但你的一生中,在乎的是你能否无私奉献,是否拥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5

  她是一名听障人士,凭借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她叫江梦南,刚刚当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对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着,“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江梦南,在她幼小的时候,因为得了肺炎用错了药,导致两个耳朵失聪,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告诉她:“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你得学会去接受、学会面对。”就这样,从小开始,小梦南的爸爸妈妈就教给她学习认字,学习唇语,一天一天,慢慢地,小梦南长大了,该开始上一年级了,可是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去上小学,而她由于失聪,只能继续留在幼儿园大班。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孩子上学了,由于同龄人比她早上一年,到四年级暑假时,她通过自学五年级的课程,暑假后就跳级去上了六年级。她的`努力付出,震惊了周围的同龄人。

  她的爸爸妈妈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梦南加上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一年又一年,她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本科,四年后升入吉林大学。三年后,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什么叫作励精图治!在她的身上,我们仿佛听到了她的召唤:“只要打不到,压不垮,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没有放弃自己的理由。”

  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们的下一代要向江梦南博士学习,学习她坚强不屈、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6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典礼于20xx年2月8日晚8:00在中央一套播出,十大人物事迹涉及科技、教育、医学、法律等领域,他们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他们在岗位上几十年的坚守,对初踏入工作时的那份初心的坚持、他们是中国14亿人民学习的榜样,是中国正能量的传递者。

  奋不顾身三进火海的英雄王锋、36年坚守山区教育的支月英老师、为艾滋病携带者的孩子创办红丝带学校的郭小平校长、为脊椎患者打开折叠人生的梁益建医生。他们都是活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使我几度眼眶湿润,带给我们的感动无以言表。

  当主持人讲到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老师时,带给我的思索更多,这是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对老师这个称谓的敬重,曾经的自己也是一名教师,回首这十年的教书生涯,感觉有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不能说自己没有恪尽职守,于支月英老师相比,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在那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一干就是36年,扎根在大山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我为山区的孩子们能碰到这样一位良师而感到庆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精神在支月英老师的执教生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把所有的爱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当孩子们说“有老师的爱就是幸福!”支月英老师落下了幸福的眼泪。谈到自己的女儿时,心中却是满满的亏欠,女儿的一句话“妈妈,您是一位好老师,却不是我的好妈妈”。让台下的观众潸然泪下,让我们向这位燃烧了自己,奉献给他人的人民教师致敬!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7

  在我的美好世界里,有许许多多让我感动的事。他们好似大海里的贝壳,在大海爸爸的保护下悠游自如;他们好似天空中的星星,在天空姐姐的陪伴下尽情玩耍;他们好似土地上的小草,在大地妈妈的哺育下自由成长;他们好似我们,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不需长大。

  保密

  翻开十一岁时的一页,早上,正要吃早饭时,爸爸妈妈在厨房小声说话,好奇的我把耳朵贴在厨房门上,仔细听,但什么也没有听见。我便问爸爸怎么了,爸爸想告诉我,但却又被妈妈一个神奇的眼光给“杀”了回去。我便没有再问,带着疑惑就去上学了。

  天作之合

  爸爸妈妈在我走后,抓紧忙活。妈妈洗菜,爸爸切菜,爸爸扫地,妈妈拖地,爸爸装扮,妈妈做饭,就这样两人忙活了一上午。爸爸刚要坐在沙发上歇息时,妈妈想起来还没有买蛋糕,便叫爸爸出去买了。爸爸回来了,妈妈也收拾完了,我也正好放学回家,走进家门便闻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爸爸妈妈从厨房走了出来“宝贝女儿,祝你生日快乐……”

  瞬间感动

  蛋糕上的蜡烛一闪一闪的,“生日快乐”曲调在我耳边回荡,我的双眼也变得朦胧。那一刻,我才知道爸爸不告诉我的原因,明白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才知道自己不记得的.生日爸爸妈妈却记得这么清楚。我真的特别感动,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原来,我也是幸福的。

  生活中,处处都有那么一个瞬间,也许是你不经意的一瞬间,也许只是悄悄的一瞬间,也许是惊讶的一瞬间,我想说,只要在生活中发现那么一瞬间,就会无比感动,无比幸福!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8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礼貌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感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感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国家和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那么,怎样才能到达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梦想。梦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样说,而是要看行动怎样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作为教师,就应为培养国家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为工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作为军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坚守边疆、保家卫国;作为科学家,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发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就应当努力学习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无私奉献的人。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9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亦或是砥砺前进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黄文秀一个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她那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奋斗在脱贫一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时代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全党同志要深刻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和伟大事迹,时刻牢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以黄文秀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用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的前进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黄文秀甘于奉献勇于实干的精神。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年间就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书写下了非凡的业绩。黄文秀的感人事迹,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勇往直前。

  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不忘初心,黄文秀用奋斗锻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作风,用真情践行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用毕生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10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x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11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 篇1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大家对这句诗都略有耳闻。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奉献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我们将变得多么渺小。生活中处处有奉献,那个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慢慢吞吞地穿上衣服洗漱好,最终我走出了家门。我刚走出家门几十米,就看见一个清洁工在疏通昨日堵塞的“臭水沟”。

  她站在水沟上头,拿着铁锹在把垃圾挖出来。她挖出一点垃圾,那恶臭的气味一阵一阵扑面而来,但她一点也没有退缩,一向坚持着,她挖出了一点又一点垃圾。突然她拿铁锹挖不到垃圾了,她站到“臭水沟”里去,冰冻且有恶臭的.水冲击着她的脚,她蹲下来,用手去挖,她挖出了许多垃圾,越挖她的手就越黑,她不但没有退缩并且更加努力地干活。大多数人肯定是嫌脏的,甚至连靠近都不敢,可是这个清洁工正好相反。

  突然我听见一段对话,一个男清洁工说:“别干了,让别人去干吧。”这个清洁工说:“不,既然做了,那我就必须要做完。”男清洁工又说:“快走吧,那下水道又脏又冰,不值啊。”“不,你先走,我在干一会儿”女清洁工说。说话间,她把下水道疏通了,被堵住的污水向她的脚冲去,她的脚变得黑不溜秋,但她一点也不在意,悄无声息的走了。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大树永远葱笼茂盛。

【《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相关文章:

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06-29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0-1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0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小学的观后感10-06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05-17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02-27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11-0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06-30

《感动中国》观后感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