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2-03-22 08:39: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观后感(精选15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观后感(精选15篇)

电影观后感1

  叶问是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恩师,这部电影是《叶问》是首部记载叶问的影视作品,改编自叶问的生平故事,描述了正值战祸乱世的民国初年,身为武学大师的叶问从醉心武术、追求武学自由的武痴到无惧日军凶残欺压、勇敢反抗日本人蹂躏的民族英雄的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师生情、家国爱、民族恨交织在转合紧凑的剧情之中,把一个大时代的悲喜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叶问电影观后感。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众中国人默默耕耘之际,一批日军却前来生事,陪伴着日军主任佐腾旁边的翻译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钊!

  日本将军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活生生击毙!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查看,甫一进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腾无理射杀!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三蒲对叶问的身手大为欣赏,并表示期待与叶问一战。

  三蒲带兵至棉花厂捉拿叶问,要求叶问向日军传授中国武术。叶问不甘作汉奸,且欲替中国人挽回尊严,遂公然挑战三蒲,要以双拳唤起中国人的团结心。三蒲自视甚高,为保名声毅然应战。佐腾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未知已身陷危机,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生死决战……

  午夜,一个躯壳应该深睡、休眠的时刻,我却难眠,回想着叶问中感人的每一个画面,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叶先生,你现在做想做什么?”

  “我现在最想回家!”

  是啊,一种男人的情怀,一种男人的尊严中的温柔,我为你落泪!

  我,也懂得这种温柔,我也想家!我也有一个像叶太太一样温柔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我知道这一刻的他们和叶太太全家一样拥有一种期盼的眼神!不管你飞的多高,走的多远,总有一个让你停泊留恋的港湾。

  叶问中有太多的感动,催人泪下的感动中,有着友情、亲情和爱国之情。可谓,民族、国家、亲情、友情的浓缩。

  是啊,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在这部电影中,一代宗师叶问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民族尊严的气节贯穿始终,并使我多次热泪盈眶,心中不断发出赞叹,毕竟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如此出色的功夫大片。《叶问2》是真正体现我们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电影,是真正表达出一介武夫如何在民族尊严被外来者侵犯后,心中那种奋起反击的巨大勇气与气节的电影。

  作为功夫大片,《叶问2》的武戏自开拍起就吊足观众的胃口。首先,洪金宝再度担任动作导演,延续上集拳拳到肉的写实动作风格,因而备受期待。其次,这是甄子丹与洪金宝继《杀破狼》之后的再度交手,两大功夫巨星的碰撞可谓是重中之重。从开篇黄晓明挑战叶问,再到鱼档的师徒出手,《叶问2》集中展现的咏春拳可谓极为精彩。而到了众门派对垒叶问的段落,其中涉及到洪拳、猴拳等各家传统武学,此处洪金宝显然无法怠慢,场场对决都拍出了新意。最为精彩的要数甄子丹与洪金宝在圆桌的过招,两人身形轻盈,飘逸之间又尽显实战风格,打法多变当真叫人啧啧称奇。最后的擂台决赛则完全是拳拳到肉的扎实风格,再配合上川井宪次极富感染力的音乐令人顿时热血沸腾。

  请原谅我难掩激动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因为《叶问2:宗师传奇》的确是一部影史上异常杰出的续集电影。《叶问2》,这部续写一代宗师的经典之作,整体素质大大超越前作,并超出我原先的期望,于是决定再不吝啬溢美之词,称之为华语功夫大片难以逾越的巅峰之作,并打出满分以示推崇。

  银幕上拳来脚往,一代宗师为了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坚持到底;银幕下的观众激动得热泪盈眶,击节赞叹。你彷佛忘却了身边的一切,而去铭记一个叫做“叶问”的名字,和属于甄子丹的巨星风范。而这份珍贵的记忆将永不褪色,这部电影也已然成为传世经典。

电影观后感2

  tb的复仇好久没写些什么了,有时候想写,写了一半,又突然写不下去了,接着就删了,似乎还是不习惯用电脑来写东西,就像一直不习惯电子书一样,总好像少了些感觉。当然,这些都是借口,其实主要是我已经变得越来越懒了,懒得理会,更懒得去写了。

  一个人能有多懒?他可以昏昏噩噩、朝不问夕。任由外面洪水滔天,他自安稳入眠。比如昨天xjh约我到他那里蹭饭去,电话也打了好几个,可我就是懒得去,害得他大为光火(相当抱歉啊)。一个人懒到我这个地步,这已经上升为一门艺术了。对此,ly表示相当惊奇: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你这一号人存在,而且还活得很好。末了还加一句:我有预感,你一定会剩下的。好吧,就算是剩下吧,但我知道,剩下的肯定不止我一个,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我觉得我又跑题了,当时的情况应该是:我看完了一本小说,然后一股若隐若现的失落感由然而生,无意中从drink.man的qq签名中看到了(tb的复仇),于是就去看了。看后感慨万千,再蓦然回首自己的xx,差点潸然泪下,于是计划写一篇观后感,并以此总结20xx,展望20xx。没错,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

  恩,说到drink.man,前几天刚跟他随便聊了聊。又说到聊天,有时候觉得:好朋友不用聊,陌生人不必聊,所以遇到任何人都是懒得聊(呃,貌似这又是题外话了)。drink.man最近遇到情劫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甚至帮他把后面的情节推演成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史诗。但故事毕竟是故事,现实总是游离于故事之外(号外:这个时候去他楼下卖烟,相信销量一定是可观的)。他说:我们差不多是同一类人。但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思想的,所以我会比他看得开,这是天命。无论怎样,希望他能跳出这个坑,这只能靠他自己,他懂的。优习网

  这个时候聪明的读者已经发现作者完全是没有切中正题了。我也发现了,言归正传。tb的杯具在于在他得意时没有放得开当年的仇恨,而在他失意时也没能放得开残忍的现实,所以最后他以自己的生命来结束了这一切。marina和magina的杯具在于太执着于自己的目标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做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些,甚至可以想出避免这些杯具的种种方法。但如若我们身在局中,只怕是更为不堪。所以说生活中杯具是无可避免的,伤心是必然存在的,坦然面对吧——这话记着,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很多人无法坦然面对的。时间会冲淡一切——于是人们如是说。有的人借着这个理由在一段时间后开始了新生活;而有的人无论由时间如何流逝却总是找不到方向走出来。原因很简单,这话是错的。时间不会冲淡一切,它只是我们用来计算的参数而已。冲淡一切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时间只是我们用来描述冲淡一切这个过程长短的参数,它对于我们冲淡一切毫无帮助。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多的人是则刻意淡化了这一点,因为人们习惯了找一个高尚而动听的的理由去掩饰自己的行为。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曾忘记,只是又有谁敌得过流年?还有什么理由比这更动听的呢?

  如你所见,很多时候实话反而没人相信,为什么?因为实话没有美感,而这个世界是美丽的。那些还在坑里的人,你还会指望时间会帮你解脱吗?我想肯定有很多人知道这点后会动摇,于是他们又错了。因为很多东西不一定非要是所谓的真实的,它们只要被相信,就足够了。然后很多人迷茫了,那我到底是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人要靠自己。要想从坑里走出来,就得认清自己的方向,然后就是很简单的事了——前提是你自己想走出来。别人能帮你的,只是给你一个美丽的谎言。如同tb一样,即使靠着别人走出了深坑,但没有认清自己的方向,最后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话怎么说的,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或者,你还可以选择继续呆在坑里——如果你愿意承受那些期待的眼神的话。所谓一线生机,总得靠自己去争,才会有的,不是吗?

  后记:没有痛苦的经历,自然写不出忧美的文字。对,忧美——忧伤而美丽。我曾尝试过去写这样的东西,最后却发现我只会用平淡的笔墨去记录那些发生在我身上或身边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知足与希望。很好,看来最近心情不错。

电影观后感3

  一部根据芭蕾舞演员李存信的自传《舞遍全球》改编的,这部类似纪录片却又带有浓厚故事性的影片带给人们的感动就如潮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影片中出现过无数次的那张一家人的合影从细微之处体现了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这张全家福是对于李存信几乎承载了他对家的所有思念,在受挫时他总会拿出那张全家福一次又一次的凝望和抚摸,或许对他而言家人才是他可以真正停靠的港湾,可是他又不敢随意的停靠,他怕失败而归会让那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失望在北京读书时他被老师骂作“猪脑”,他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对尊严的诠释,尽管每夜的训练对羸弱的存信而言几乎是一种挑战,可是他成功了。他连电话都不敢往家里打,因为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父母带来麻烦甚至是伤害,身处异乡的他只能独自忍受所有的一切。坚强的他并没有被这一切击垮,他怀揣着梦想,在一个又一个的跳跃,一圈又一圈的旋转中向成功靠近,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芭蕾舞演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像李存信一样处在异乡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并不可怕,李存信之所以将自己的一生编撰成书出版或许就是想以此鼓励那些与他有着同样处境的奋斗者们,即使你们处境不尽人意,即使你们屡遭挫折,可是你们并不孤独,带着梦想上路的人是满载着希望与祝福的。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情,而对于11岁就离开父母在异地求学的男主角存信来说也是如此。影片的叙事方式很细腻。它的情感非常丰富,可电影情节并没有大篇幅围绕存信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展开,它将这种亲情植入在影片多个不经意的角落里。

  比如说一通电话,一张全家福,一场关于家的噩梦,也许这只是无数个小片段,可是经过一种积累观众也不难发现里面饱含的情感,是那般浓烈和无奈。记得存信在他取得成功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我真的有梦想,那就是回去见我爸妈”,这时的他才有勇气停靠在那温暖的港湾里,因为他是荣归故里,这样他的父母才会引以为傲,才不会对他失望。

  导演巧妙地将情感作为了推动影片高潮的利器,存信年迈的双亲现身在华盛顿大剧院观看六子的演出,老人两当场泪流满面;当李存信演出谢幕时,本牵着存信阔别已久的父母从掌声雷动的人群中缓缓地走上台,那几秒钟仿佛穿越了无尽的等待,存信“嘭”地一下就跪在了父母面前,一家人在舞台上喜极而泣,现场所有的观众报以更热烈的掌上回应这深情的重逢的画面。

  导演很善于抓观众的内心世界,他明白亲情是通用的语言,不管你来自何方,或许语言不通,或许文化存在差异,可是有一样,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完美诠释的,还记得舞台上两位老人局促地像台下的观众笑着敬礼,可是那笑容却如孩童般纯真,并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从容的面对这样隆重的谢幕,可是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笑容都毫无疑问地发自内心。所以,虽然影片在表现李的成长历程时,大多是他一个人刻苦练习的画面,

  可是他并不孤独,他怀揣着梦想,这梦想不仅源自于他自身,而源于他的父母,在他追逐梦想的旅途里,亲情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段旅途的每一寸土地里,即使看不到,可却从未离开过。

  影片的最后一个片段不得不说寓意深刻,存信抱着他的外国老婆在山东农村这片土地上翩翩起舞,演给他的兄弟们看,更演给那个激发他对芭蕾热情的陈老师看,影片结尾时画面定格在存信和玛丽最后的舞蹈动作上,画面里还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或许导演在帮李存信解释一些历史的错误,在中国的土地上舞动芭蕾,这也许代表一种回归。这部影片无意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为主人公洗刷了冤屈。落叶都要归根更何况是人呢?现在看来,中国是以他为傲的,在他梦想旅途中或许怀揣了一份对祖国的热爱,毕竟最初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支持他才有机会去美国完成芭蕾舞演员之梦。

  《最后的舞者》讲述的是一个在———时代最后一代舞者,也就是当时毛夫人提倡的革命芭蕾舞演员的最后一代的故事,是这样的平凡又传奇——李存信。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人生励志作,让人产生无数对于人生的思考。在中国那个体制下时代,一个艺术人才对自由的向往。面对命运的捉弄,我感动于主人公面对阻碍时的无所畏惧和坚毅决定。

电影观后感4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以前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期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期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个性狠。每一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秀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到达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最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先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十分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这天的“骄傲”。

  说实话,这部电影里开头部分的阿米尔汗我是不喜欢的。大概是太接近现实的缘故吧。,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将自己的'心愿强加于孩子,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简单粗暴。比如:在两个女儿抱怨在泥地里摔跤让她们头上都长了虱子的时候,爸爸的做法是将两个女儿的头发剪了。所幸,剧中的爸爸确实在摔跤方面有天赋,对两个孩子的指导和训练是正确的,而两个孩子也遗传了爸爸的摔跤基因。

  我不敢想,如果爸爸一直以来的训练方式确实有问题,或者一开始爸爸对女儿天赋的判断就是错误的话,结局会怎样呢。

  从故事所在的大环境——印度这个角度所考量的话,这个爸爸还是让我敬佩与感激的。

  影片中有两次突出的父女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第一次:爸爸将摔跤的心愿强加于女儿,并且逼迫她们进行高强度训练,在身体与心理上都承受巨大压力,在一次女儿去参加亲戚婚礼的时候冲突爆发。这次冲突着重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要逼迫两个女儿摔跤。在那样的环境下,摔跤是爸爸所能为她们创造的唯一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道路,唯一能让她们的命运有所不同的办法。否则,她们就只能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就早早结婚,从此围着老公孩子转,生命就在灶台上耗尽。

  第二次:在大女儿去了体育学院之后。面对不一样的训练方法,生活方式,和更广阔的世界,女儿从内心生出了对爸爸的蔑视和反叛。这其实是女儿想要获得爸爸肯定的另一种方式。以前通过听爸爸的话来获得认可,现在通过展现自己,在爸爸面前展现一个我比你更厉害更了不起的自己,从而获得认可。当然,姜还是老的辣。女儿的自以为是使得自己在世界大赛中落败。这次的失败让她反省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稚嫩,从而达成了父女之间的又一次和解。

电影观后感5

  在先秦时期的百家学术派别中,产生于鲁国的儒家学派是最早的一个学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派别。它的创始人就是春秋末年的大思想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在他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而电影《孔子》则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现出一个有战争、有阴谋、有圣人、有枭雄、有美人、有思想的恢弘大气的春秋乱世。

  那正是战火频仍、动荡不已的时期,圣人孔子应世而生。在孔子51岁任职鲁国中都宰后,先后有“夹谷会盟、武子台平叛、堕三都以及齐鲁大战”等战事、争端发生,而这些正是在《孔子》里重点表现的“四大战役”。“夹谷会盟”的凶险、“武子台平叛”的火攻、“堕三都”的浩壮、“齐鲁大战”的惨烈。看过《孔子》之后,我们的心,都有着太多的感触。

  该如何去评价孔子呢?又该如何形容孔子的一生?

  在电影中,鲁国季相国的葬礼上,漆雕弓被指定陪葬,而他因为不想死,就趁看守不注意时逃跑,终被孔子的弟子冉求救回了夫子家里。而在朝会上,孔子向君上请求赦免这个小男孩,并在朝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孔子向这种惨绝人寰的殉葬制度发起了犀利的攻势,最终战胜了世俗偏见。孔子的爱心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我们,也被悄然感动。

  在我们感动的同时,也会发现,孔子不止有着大爱,也有着至高的智慧。孔子任中都宰的一年,鲁国大治,引起邻国齐国的不安,试图通过相约会盟的方式挟制鲁国国君。孔子深知这是一次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于是求季孙斯援兵五百乘。但当鲁国国君和孔子到达夹谷时,兵车并没跟来。当齐国准备发动队伍挟制鲁国国君时,孔子设计的第二方案,让一百牛车在后方扬起了灰尘,敌人以为有千军万马,硬生生收了兵,还归还了之前被抢的汶上三城。孔子的大智,亦让我们敬佩。

  孔子做了太多太多,却终在堕三都时受阻挠而致失败,随后的日子里,鲁国君臣迷于声色,怠于政事,疏远孔子,而孔子最终也被迫离开鲁国。该如何去体会孔子当时那悲痛的心情呢?当磅礴大雨敲打他的身躯时,当他在大雨中大笑声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时,他该是怎样的悲痛?他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孔子终是开始了漂泊的人生,颜回来了,那些弟子们也来了,他们追随着孔子,与他同甘共苦。周游列国,固执的传播着自己那至高的思想与智慧,纵然有着无尽的阻挠,孔子也没有放弃……

  该说,孔子是寂寞的,就像南子所说:“世人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却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四处漂泊又如何,不被重视与理解又如何,孔子的胸襟与坚持一直都在。

  当齐国再次发兵攻占鲁国,年迈的季孙斯想把孔子迎回鲁国。但最终还是只让孔子的弟子冉求回国。那个时候,孔子的内心又是如何的悲痛,弹琴数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冉求终在齐鲁大战中率军取得大胜,而垂暮之年的季孙斯幡然悔悟,希望在临死前得到孔子的原谅,一定要把孔子接回鲁国。

  我想,孔子是渴望归家的,当他决定启程归鲁时,只希望专心讲学,一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并致力于教育。孔子渴望的,许是自己那无尽的思想智慧得以传播,让周围永远安宁和谐吧。

  孔子的一生,是痛苦与无奈的,而面对一生中所经历的挫折,他却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的念想,孔子的爱,孔子的智,孔子的坚持,孔子的一切都让我敬佩,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我想,如若他能明白这些,也该欣慰的笑了吧。

  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我想,孔子,纵然一生落寞,却也有着让我不得不感动与敬佩的性情。

  孔子,你的思想,已成永恒,而你的坚持,也将会是我们想要一直延续下去的……

电影观后感6

  所谓“百善孝为先”的“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有董永卖身葬父,今有彩金孝老爱亲。但是《孝女彩金》这一部电影,带给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无限的深思和感叹。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彩金是一个弃婴,被养父养母收留。母亲本身瘫痪只能做些手上活,家里只能靠父亲磨豆腐卖来养家,虽然穷却也很幸福快乐。可是一场意外把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父亲击垮了。从此彩金包揽了所有家务,照顾瘫痪的父母,还要上学。可是彩金没有一句怨言,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这个家。当彩金那有钱的生母找到她时,她完全可以放弃这个苦难的家,去过自己本应该拥有的荣华富贵,而不是用自己并不宽大的肩膀,支起整个苦难的家。可是彩金选择了后者。

  电影中,出现的最多的镜头就是小彩金奔跑的身影。她奔跑,为了打点好家里的事物;她奔跑,为了准备好中午的饭菜;回家的路上她也奔跑,为的是为养母端屎端尿,为家人洗菜煮饭……

  我们暂且不说端屎端尿,就连洗菜煮饭我们都不一定做得到。家长偶尔不在家,我们就慌了神,不断的思考一日三餐怎么办:是自己尝试着煮饭煮菜?还是自己试着炒饭?或是下面条?还是泡方便面?相比之下,我们这群可以让彩金称之为“哥哥姐姐”的孩子们,却没有彩金的一半好。我们都是娇生惯养的吸血虫,只知道从父母身上汲取“营养”,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彩金忙完了家里的一切事情,夜已深了。大家或许会认为彩金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一下了——睡觉。那你就错了。从这时开始,小彩金才有时间在微弱的灯光下开始写作业,可见,小彩金的条件是多么艰苦!

  要是我,早就成了一个不写作业的坏学生了。可是彩金依旧在努力学习。

  在这次期末考试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因为有事,需要回老家一趟。而那天,弟弟刚好考完试,所以他们只留我一个人在纸坊。一大早,爸爸就把午餐钱给我,让我中午在外面买着吃。待到我下午回家时,见家中无人,我心急火燎的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结果妈妈说他们吃了晚饭再回来。我拿着电话听筒,当场石化。心中在苦苦思索晚饭该如何解决。我想了半天,还是饿肚子吧。但是,当我想起彩金的经历时,我就羞愧的不知该怎样了。虽然我也很想自己尝试一下,但是我连煤气怎么开都不知道,所以想试也试不了。我觉得以后我要学会自食其力。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小彩金为了给父亲打针,竟然忍痛在自己身上学打针,她的胳膊上还留下了许多针眼!这一幕,让不少人潸然泪下……退一万步说,假如我碰到了这一类事情,我觉得我是不会像彩金一样去拿自己的身体去学打针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彩金的坚强,彩金的孝心,彩金的努力,都让我们为之敬佩!彩金,小小的她,却可以扛起如此重的家庭重任,反衬出我们的幼稚、我们的不懂事。我们还在和父母亲吵架,还在为一点儿小事在和父母怄气,当父母教导我们时,我们以“这是老一套”而借故推脱。在看了《孝女彩金》后,我忽然觉得,这是多么可笑!

  现在好好反省自己,才发现自己做错了那么多,自己是那么对不起父母父母亲给予了我莫大的呵护和关怀,倾注了所有,我又曾给过他们什么呢?只有那耳鬓的白发和额头上的深沟!我们经常会把父母亲的爱看成理所当然,似乎父母亲必须给予爱给我们似的!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诸如此类尊父爱母的名言俯拾皆是。但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尊敬、孝敬父母的人呢?不仅这些这些名言被人们淡忘了,而且还出现了“空巢老人”,“啃老族”这些新名词。这不正好反映了人们对孝心的忽视么?

  而对整个社会而言,这部影片也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在故事的最后,彩金没有回到他的生母身边,而是跪在养母面前,祈求他们回家,希望永远不离不弃。对于现今社会,孤寡老人无人赡养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影片中的小彩金却向我们阐述了千古之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虽然有“血浓于水”这一说法,但养父母对于彩金而言,是恩重如山的啊!彩金用它的选择告诉我们“知恩图报”的大道理。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生活点点滴滴,父母用心良苦。爱爱我们父母,父母开开心心。乖乖巧巧听话,父母乐开花!

电影观后感7

  下午跟老公通了电话,决定晚上带婷去看她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原本是计划在春节带婷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结果春节去了南京,最终没有看成,前期已经浪费了电影票,不想再次浪费,于是,最终决定带婷去华庭影城,没有想到这段时间放的片子都不是太适合婷这个岁数,跟老公商量半天,决定还是看《仙镜之桥》,拒传这部影片是继《魔戒三部曲》、《金刚》、《纳尼亚传奇》后维塔特效制作团队又一视效奇作,电影观后感~~。这是一部由著名的魔幻小说改编的精彩电影,整个故事中充满了各种奇异的生物,玄妙的宫殿以及美丽的森林奇观。想来还是可以适合小朋友看看的。补买好婷的电影票,买上一大包的爆米花与可乐,似乎这是看电影必备的"美食",一心想讨婷的喜欢,却没有想到我遇到了二个"另类",买好的东西,竟然他们都说不要吃,晕,不吃就不吃吧,独自享用,可正欢的时候,二只爪子又都伸了过来,这对父女真是.唉~~回过头,继续讲电影。本以为这部片子会像其他影片一样,很久,却没有想到时间恰到好处,说是恰到好处是因为带了婷,总怕她会坐不住或是睡着了,却没有想到小家伙竟然看的出神,影片的时间控制上让我很是喜欢。

  影片讲述的是十一岁的小男孩杰西一直梦想能成为学校中跑得最快的学生,正当他赢得了年级里的田径冠军之时,一个叫莱斯莉的小女孩突然地出现,成了他在田径场上的劲敌。杰西与大方善谈的莱斯莉成了好朋友。之后的一天,莱斯莉告诉杰西,在森林深处有一个叫特雷比西亚的王国,那里没有任何坏人、也没有整日让你学习的老师、更没有令人讨厌的同学…一切都十分美好。甚至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来作主,想怎样就怎样。天生好动且喜好自由的杰西自然十分向往这个神秘王国。于是,莱斯莉就让他闭上双眼,一同"幻想着"进入了神秘的特雷比西亚王国,并在这个他们幻想出来的王国中惬意的游荡开来。从此,杰西与莱斯莉时常一起幻想雷特比西亚,两人以国王和女王自居,尽管现实世界仍然有着无数的纷繁与挑战。但在疲惫的时候,两人就会相约徜徉在这美妙的幻想世界中。然而,这个美如天堂的地方竟然也存在着可怕的敌人,他们必须带领善良的小精灵和邪恶的黑暗势力决一死战。(说实话从另一角度上讲这二个小孩子似乎有点儿妄想症~呵呵。不过这也许就是孩子的一种特性)。

  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非常好看,寓意很深刻,我被影片的故事情节和男女主人公深深的感动,观后感《电影观后感~~》。看了这部影片,让我觉得心里暖融融的,想起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有儿时的玩伴。孩子的思想是最纯真的,充满了幻想,对孩子来说什么事情都是新奇的,但是人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了就需要面对很多事情,很多情况下都是身不由己,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影片的开头十分美好,但结尾却以悲剧收场,一路上,与老公一起畅谈片子,总感觉悲剧收场让我们难免有些伤感。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想每个人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了,虽然童年也有不快乐的时候,做错了事情,父母会训斥,学习不好,老师会请家长。但是儿时的童真,儿时的伙伴都是那么的真实。儿时的我有很多梦想和憧憬,虽然长大了很多愿望都没有实现,但是这个成长的过程是最值得我珍惜的。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儿童影片,看了这部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示。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但是大家不要一味的想着这些烦心事,如果总是这样,永远也不会快乐。虽然幻想不一定能成为现实,但是起码能给自己希望,有了希望生活才会美好,有了希望才能更加快乐,有了希望才能使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幸福。最后,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大家都能梦想成真,永远幸福快乐!

电影观后感8

  鲁迅,曾在我眼里是一个十足的“愤青”形象,尽管他已不再年轻。直到那一天,我有幸观赏了影片《鲁迅》,从此,鲁迅在我的世界里扮演者不一样的角色,与我心中,占据了更多的分量。

  电影<<鲁迅>>选取了鲁迅一生中最后三年的重要事件,展现了鲁迅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对中华民族的赤胆之诚,对振兴国家和民族的炙热情怀,讴歌了鲁迅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里以笔代刀,顽强战斗的崇高品格和关心爱护年轻一代的宽广胸怀,鲁迅,一个20世纪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战斗家,也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大恨大爱的人物,鲁迅时时都在“横眉冷对千夫指”,却始终不忘“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白色恐怖,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担心的是革命青年。面对战友的离去,他虽感苦闷,但依然奋起,用笔端来叹息劳苦大众的命运。面对深爱的恋人,他感到自己的所惜与被惜。在生命的最后岁月, 鲁迅 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他洞悉了生活的本义。就在这对世界的感悟,对人生的反思中,一个民族魂在灵柩中安息了……

  用120分钟的电影描绘鲁迅最后几年的日子并非易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背后隐藏的是文豪繁复的思绪和感情。本部电影是通过用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段拍摄传记,能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更耐人寻味,影片中的鲁迅也用生活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哲理。

  在真实与虚幻间穿越

  影片开始,鲁迅在江南空旷昏暗的石子路上漫步。恍惚间,祥林嫂走上前问鲁迅,“人死了有没有灵魂?”“或许有吧。”“那也有地狱了……”接着,鲁迅又被喊着 “救救孩子”的“狂人”拉住,而身边的高唱着“手执钢鞭将你打”的阿 Q 却头也不回地冲进黑暗……鲁迅笔下人物就这样在真实和虚幻间与他会面。

  特殊的光影效果,巧妙地展现了鲁迅头脑中的梦境,寥寥几个画面胜过了千言万语。虽然是传记影片,但是作者没有拘泥于单一的白描,却用和笔下人物会面的“虚拟梦幻”方式,展现了鲁迅内心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虚实相济地把文豪的作品和他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战斗精神有冲击力

  影片抽出了与瞿秋白交往、担忧杨杏佛安危、帮助萧红萧军等几个片断,展示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白色恐怖、杨杏佛遇刺几个外部动作戏份较多的片断,烘托出鲁迅的演讲、论战的激昂。风雨交加间,鲁迅带病参加杨杏佛的追悼会,出门时把家门钥匙塞给了许广平,伞都不拿就大踏步离开了。虽然没有对白,但是风雨交加间,外景的浮躁喧哗,是时局动荡的写照。而葬礼上焦点的虚实、镜头的纵深,也营造出了纪实的感觉。这种真实感赋予了鲁迅战斗精神更多的冲击力。

  夜谈谈出诗意

  除了紧张的战斗,影片在处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十分诗意。鲁迅的家庭生活有声有色,许多鲜活的细节展现了他作为父亲和丈夫的一面。鲁迅拒绝出国疗养之后,许广平哭了,这时鲁迅和海婴一样,躺在地板上想不出安慰的方法,夹着上海方言的对话,平实却也感人。而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影片采用了超现实的画面展现忘年交的深情,鲁迅与瞿秋白秉烛夜谈,聊到鲁迅的诗《雪》,说话间,在鲁迅的卧室里竟然下起了飘飘洒洒的大雪。这些富有诗意的处理给人印象颇深。

  从电影院回家的路上,我在思索,鲁迅一生都在为中国大众的觉醒而奋斗不息。以他审视时代的睿智,其实他很清楚自己的理想在他的生前是无法实现的,然而他却为这个理想不停地工作,“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年轻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即使是失败了,即使是被黑暗势力威胁,即使是被背叛了,他仍然信奉“赶快做”的人生哲学,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还在战斗,还在关心着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启蒙。影片就是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中,把贯穿鲁迅一生的信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象地凸显在银幕上。

电影观后感9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影)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战火中的芭蕾》、《诱狼》和《我不是王毛》等多部优秀国产抗战影片。

  其中,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组委会特别将反映中俄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题材的历史战争影片《战火中的芭蕾》做为该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来放映。这部由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合作拍摄的影片一经放映,便凭借其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风格,以及震撼的视听体验,博得了各国影迷和电影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据悉,《战火中的芭蕾》将于今年8月28日在国内上映,为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和大阅兵盛典献礼。影片上映后,必将引发中国电影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纪念中俄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同时也号召民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发展未来。

  《战火中的芭蕾》用全新的角度和风格来演绎抗日反法西斯题材的历史战争影片。在弘扬抗日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带给观众极大的艺术震撼和电影享受。影片由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电影艺术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该片有幸请来俄罗斯着名导演、电影家协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担任总监制,董亚春担任导演,并由中俄两国的优秀演员联袂出演。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45年9月12日,潜伏在黑龙江边境小镇丛林中的300多名日本军人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血洗当地村民,并袭击苏联红军。最后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这股日军。由于战斗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后的第28天,故称为抗日战争中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该片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段1945年发生在东北边陲小镇上的东北抗联部队带领老百姓与苏联红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故事,总是具有震撼人心、感动影迷观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魅力,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缘,讲述一段跨越国界的凄美爱情,再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黑土地上“最后一战”的残酷与悲壮,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与伪善、顽固不化与背信弃义,展示了中俄两国军民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斗友谊,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此外,因为这是一部与芭蕾舞相关的影片,影片在舞蹈、音乐、美术和布景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和投入,必将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的艺术震撼和视听享受。

  本片总监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表示,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伟大战争中,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曾经携手并肩与日军战斗,因此在这一题材上两国的电影合作有着伟大而特别的意义,他也同时表示,在这一题材上,两国影视工作者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他本人愿意继续为加强两国电影人之间的交流和与合作贡献力量。米哈尔科夫还对中方创作团队在影片中所体现出的专业水准给予高度评价。

  《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由华影主控宣发的影片,华影近年来积极拓展对外合作。自20xx年公司成立以来,华影从上至下始终重视国产电影,以多种方式和角度全力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如今,国产电影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电影市场之一,受到国际电影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电影合作也日益频繁,并且呈现出多国别、多类型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电影合作,近几年来日趋紧密,不但每年都有合作项目,而且从影片质量到票房成绩都表现不俗。华影也高度重视国际电影合作,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中俄合作影片。身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之一,华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已经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性并日益国际化的电影企业,为推动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电影观后感10

  今天学校和学生欣赏了《卡特教练》这部电影,里面的'卡特教练以其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每一个队员,最重要的是让队员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卡特看来,赢得比赛固然重要,但保证队员的文化课成绩,为他们确定一个选择更为充分的未来同样重要。在卡

  特的眼中,作为一名高中篮球队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毅力、纪律和团队精神,足够的学分成为了开展训练的必要条件。在其严格要求下,球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成为人人羡慕、人人敬佩的一只新军。

  整部影片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首先是公平。自己的儿子集训迟到同样受罚。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会因为优等生与学困生在心中形成差异,难免出现不公平。或许你觉得公平,但在学生眼中,你的很多行为都不公平,我们是否也该想下呢?

  其次,团队意识。“一个队的,有一个拼命,就都要拼命;一个队员的胜利,就是大家的胜利。”因为是一个团队,所以要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密切合作 ,配合默契,要互 相认同和接纳。团队成员间要相互相尊重,彼此宽容,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彼此共同提高。我们的班级就如一个团队,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需要每个人的共同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一起为更好的荣誉而努力,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才能有更好的班级氛围。

  第三对他人礼貌和尊重。经过严格的训练,球队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队员们非常高兴,在球场上,个别的队员在比赛时开始嘲笑,戏弄他们的对手。即使赢球再多,那项运动不是自己最爱的么,那么又什么资本可以玷污它?在我们的班级中也一样,对于某些同学收到老师的批评,很多同学就会翻出一堆以往的过错,这是想要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他?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只要他有改正的心就好了。

  第四,“你心中最怕的是什么?怕别人看不起?”我们一直都说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没错,队员们在与全州最强的队伍比赛,开始时的不自信,使得在球场上畏首畏尾,在明白你最怕后,其实是他的看不起,只要你战胜自己,同样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我们的学生面对好生,总以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超过他,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战胜自己,那就是一个最强大的你。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今天在与同学们欣赏的过程中也和孩子们分享了故事中的教育知识,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学到《卡特教练》二

  青春年华,正值热血方刚,他们是一群拥有梦想的青年。他们做到了,他们是未来的一颗星。

  看了《卡特教练》心中有所感触。《卡特教练》中讲述的是一个不堪入目的篮球队在卡特教练的带领下,经过一波三折的磨难后,成长成为非常优秀的青年团队。在比赛中,他们一那娴熟的技能和彼此之间的默契总能险中求胜。在赛后,他们刻苦练习。他们骄傲过,因为他们创下了不败的神话,他们懒散过,因为他们胜利了。他们曾在犯罪的边缘徘徊,但他们最终悬崖勒马,步入正途。他们曾经连输十几场,因为他们是一堆失去水的沙,不懂得团结。卡特教练的到来,带来了团队核心的水,他改变了一切。他让他们懂得很多,学到很多。他们有懒散走向正轨,由各自为营走向团结一心,最终成为空中最闪耀的一颗星。

  我觉得卡特教练不仅是一位贤明的教练,更是一位更帮助他们绝处逢生的名师。他们失败时,他给了他们信心;他们骄傲时,他是他们的镇定剂。他虽然只是一名教练,但他关心的不只是队员的比赛人生的真谛并不只是为了取胜。只要他们去做了,那么即使失败,也是虽败犹荣。

  有他们的过去,我看到了我们的现在,每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颇有度日如念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虚度着我们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但这又是如此的情何以堪啊……

  热血青年,本就最容易迷失自己,但在悬崖勒马之际能迷途知返却也是令人钦佩的。他们做到了,他们是未来的一颗星;我们也将会做到,因为,我们也是未来的一颗星。

电影观后感11

  谁没有美好的青春?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们却不惜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迎来了宝贵的和平。

  《上甘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主峰阵地五圣山。

  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

  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

  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

  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

  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战争以美军的惨败告终。

  上甘岭战役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北上鸭绿江的步伐,助长了志愿军的士气,扫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朝鲜战场的全面停战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与朝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战役中战士们不畏艰难、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依靠这种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让美军心寒,打出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有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一位战士在战役中不幸中弹了。可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一句话:“指导员,你们不用管我,你们一定保住我们八连的荣誉!”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轰然而起的配乐,没有刻意定格的镜头,可这一切都非常真实,非常令人感动。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时刻想着战役的胜利,想着团队的荣誉。看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

  其实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不是他们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是他们坚决服从命令的态度。为了配合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敌人的猛烈攻击、的匮乏、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敌人的毒气弹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要求上级批准他们突围,而是严格执行团部的作案方针,将敌人死死拖在了主峰,为大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样的士兵实在令人钦佩。

  彭德怀元帅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了一句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话: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

电影观后感12

  我不懂电影,我只说故事。

  感情是一首苍白的歌,青春年少的故事,总让人觉得是幼稚的。幼稚的年少总是莫名其妙的守护着幼稚的感情。可是谁没有幼稚过呢?沈佳怡也曾经对举办搏击比赛的柯景腾说:你怎么这么幼稚?! 柯景腾只好说:对!我就是幼稚,我就是因为幼稚,才喜欢你这种女生!我就是因为幼稚,才喜欢了你那么多年!!!

  这句话说的多么铭心刻骨,多么醍醐灌顶。每个人都走在成长的路上,渐渐的我们都知道不可靠不平实不长久的是人心,感情会随着时间变化,现在每刻的海誓山盟早晚有一天也会变成过眼云烟。因为不确定,所以干脆就封闭,谁会为了不确定的未来献出所有的真诚呢?

  但是有人会,幼稚的人就会。我们也曾年轻过,在我们的青春里,总有那么几个人,是当时说过,要用命来相交的人。但是可悲的是,每个人都在随着时间成长,坚守的人总是幼稚的那么几个。

  其实GUN也不是不知道感情会变的吧。家境优越的小孩,在寂寞深锁的年轻年纪,其实看透了人情的脆弱和金钱的“力量”,所有来自亲情的温暖恐怕是奶妈颤颤巍巍的一句“少爷,你要吃饭吗?”

  富二代其实也不用考虑那么多生存的形而上或者现实的糊口问题,开车穿名牌的他有一大堆钱,他甚至“养了”自己的sperm党。他想要的只是一点点的温暖,用一点温暖对抗冷漠。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理解不了为了钱打人的朋友TOD,他斥责TOD说:“没有钱为什么不找我,何必为了钱打架?”直到TOD愤怒的扔掉他给的钱,甩掉他的衣服,从此愤恨离。

  人生怎会如此寂寞,我拿所有真诚的心付出,但我们是有代沟的,你看见我的真诚,我的付出,却永远不会理解我的寂寞。

  GUN在党群里为首,却依然抹不掉这份桀骜的不合群也不合年龄的寂寞。但他愿意为这有隔膜的温暖奋斗,哪怕孤身一个人,也想让最重要的兄弟好好的。

  “钱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对我来说,重要的只有你们。”他对愤怒的TOD这样说。

  怎样啊,这世界是如此的冰冷,我只是想守护这份微弱的温暖,哪怕我们有争吵和不解,只为了最初一刻的相交,我便决意要永远守护。终于最后一刻还是付出了生命,但也因此,他在时间中,终于得到了永恒。

  我不想说这个故事有多么幼稚。因为青春年少有多少人都是冲动盲动的呢?就像沈佳怡不理解柯景腾的“战斗”——这对一个少年来讲是跟爱情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情,即使不被任何人甚至是若干年之后的自己所理解。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幼稚的,不被理解的,没有意义也没有结果的执着。

  重要的是,所有无所事事徒劳无功的无意义挣扎,都给所有的当事者带来了成长。因为GUN,SONG以及团伙中的其他人,都深刻的理解的“朋友”一词的深厚。我想感情之一物,从来没有“幼稚”一说,只是没遇到的人不明了,也不相信。他们就将永远走过这“成熟”的千篇一律的一生。但遇到的人会知道,他们是遇到了何等的美丽,在这个落寞的人生。

  这样年轻的倔强,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没打过架,没被刀子捅过,更不是富二代,不能大把的钞票甩给别人而毫不在意。但我也曾经做过大家都无法理解的事情,只为了心中一份不褪色的温暖,哪怕最后一刻也依然觉得付出可以不求回报。

  经过世事“成熟”的洗礼,才知道感情没有不终结的时候,但人都会成长,一种感情结束,自会有另一种感情生起,重要的是曾经跟你并肩的人。如果最后还在,那会是多么感激人生的一刻。

  决意坚守的人,是勇敢的,因为他在全力付出的同时,同时承担了有可能失的伤痛。

  世界总是冰冷,一个人走着走着渐渐迷惑了方向,但惊喜总在角落隐藏,有缘的人会知道这温暖的美丽。

  不要呼喊伤痛,不要计较得失,当一切到了最后,不如放手,然后为所有的温暖喝彩,并感谢默默守护的自己。

电影观后感13

  20xx年就快结束了,这日子过得真是快啊。回了中国的我抓住了假期的小尾巴,去上影重新欣赏了一遍童年的欢乐与回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宫崎骏老师的龙猫。

  我在网上找了点龙猫的图片想要作为写作素材的时候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龙猫其实是恐怖故事?没错,大家都说是日本有名的“狭山事件”,昭和年间,狭山一对姐妹花先后被虐杀,事情发生在五月,而电影主人公梅和五月的名字,一个是日文的五月,一个是英文的五月,就看电影中也出现过“狭山茶”字样。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发现小梅失踪的时候有个小细节,大家找小梅时紧张地发现了河里有一只小凉鞋,但没人能确定这就是小梅的鞋子,最后姐姐五月告诉大家这不是小梅的鞋子时相信观众们也松了一口气吧。

  可是有人想过没有,这凉鞋究竟是谁的呢?是有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不慎掉在河里的吗?我觉得不像。

  要说龙猫的初心和狭山事件没有关系那是不可能的,但吉卜力的本意应该是通过这样一部结局美好的动画来纪念被现实生活摧残而早早凋零的两朵鲜花,而不是让人们萌生这些无意义的猜想。

  说小孩子看不懂龙猫那也是欠缺考虑之言,所谓‘看懂’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拿我这次的观影经历来举个例子,当龙猫那标志性的大肚皮出现的时候,还有龙猫和五月在公交车站玩耍的时候,坐在我后面的孩子们都笑的很开心,很真实。他们不停地叫着‘龙猫龙猫’,在他们眼里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了,一家人搬到了这清净的大山里等待着生病母亲的归来,山中的守护神龙猫和两个有趣的孩子交上了朋友并且帮助她们带给亲爱的妈妈一根新摘下来的玉米。中间也出现了像堪太那样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可爱的山中精灵,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

  但仅仅凭借着这点,龙猫是不能成为日本第一动画电影的。

  成年人为什么会不停地,在间隔几年之后就要看一次龙猫呢?因为它能带给观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并且我们每一次看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才是龙猫如此成功的原因。

  我不敢妄言别人的感觉,就我来说,这一次我主要是去抓了些电影里的细节。比方说堪太,这个男孩子是非常典型的善良农村娃,他不善言语,有些调皮,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喜欢通过恶作剧和讨厌的话语去吸引小女生的注意,但当两姐妹真的被大雨困住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又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伞交给她们,自己一个人冒雨冲回家时脸上流露出怎么也藏不住的最真挚的笑容。

  爸爸,妈妈,村里的老奶奶邻居,都是那么的耐心友善,当我们大了就会发现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付出一切却不求回报?对自己的孩子如此耐心?都是很不容易的。

  龙猫对几岁的人而言都是‘童年时代的回忆,山中的庇护者,幸福的港湾。’五月发现了别人是看不到龙猫的,只有她和小梅可以感受到大龙猫的存在,比起奇怪的阴间巴士传闻,我更愿意去相信这是守护神在保佑着两个天真的孩子,就像龙猫因为那把伞就满足了小梅想要橡果子发芽这种不切实际的愿望一样,这就是纯粹的友谊啊。

  细心看就会发现,龙猫让小梅这样的孩子充满了安心感,在龙猫大声嚎叫之后我还在担心呢,孩子不会吓着吗?而小梅则是舒服地躺在龙猫肚子上睡着了,就连龙猫自己也愣了一下呢。他的大肚子多么令人感到安心啊。

  抓细节的时候我发现了小梅从来没有为自己哭过,她每一次都是在担心姐姐和爸爸,还有妈妈。她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她只是怕失去自己亲爱的家人们,小梅这个孩子在影片中哭过很多次,要是以前的我肯定是觉得这孩子太软弱了,但回过头来再看,小梅的眼泪恰恰是表示了她足够懂事,足够坚强。(这也是我想要女儿的原因啊)

  龙猫这部片子很能让观众的情绪被带入进去,比方说两只小龙猫出现的时候,两个孩子去医院看妈妈的时候,还有爸爸带着两个孩子拜山神的时候……很多很多小细节都让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不同于喜剧片的大笑或嘲笑,在这里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不仅是脸庞也洋溢在心间的温暖笑容。

  影片的最后没有那么催泪,玉米上刻着送给妈妈的字样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心酸,而是心头一暖:不论生活中有多少挫折,自己的心中要有爱和光芒。

  龙猫永远都在,山中的守护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其实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小梅和懂事的五月,对吗?

电影观后感14

  没看电影之前就看了铺天盖地的影评,基本没有很高的评价,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走到电影院去看,我这种不知道下载为何物的人不等到PP这类傻瓜点播出现首页推荐大概是不会去点着看。感谢pplive昨天出了这片。真的对不起吴老爷在电影里面露了10几个镜头还硬安排了3句台词的女儿,恩,我想说的是,想上位,不一定非得和导演睡觉,你有个做导演的爹也是ok的。

  电影很好看,开场我就喜欢上了,单就色调我就喜欢,加上精美的武打动作,加上辟水剑那雨打天井的叮咚作响的声音,加上不那么帅的男主角,加上不那么漂亮的杨紫琼,加上相亲这样的现代元素,加上通天索这样小时候看来得奇幻包袱,还要加上啥吗?这些就足够我喜欢了呢。

  毕竟没必要每部电影都得有个可供深挖的思想,虽说那是灵魂,可是看电影和看姑娘一个样子,有内在固然好,没内在长得漂亮看着舒服也就行。你说新龙门客栈能有啥中心思想,可是到今天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里面鞑子小厨那神乎奇迹的刀hua~

  这电影是在东阳完成的,于是和杭州千丝万缕的联系着,苏杭的干果和绸质的雨伞,雨打青石的江南小情调那是无处不在。曲曲弯弯的河道穿城而过,小石桥因为阿难那句一千五百年的承诺而情意绵绵。只是我看到片子最后那黑幢幢的小石桥我就忍不住想到就下面还埋着大S呢,本是个煽情的桥断看得我毛骨悚然。你说黑石大哥这么杀风景的事情你也能做得出来。题外的一句话是,杭州府是明代的事情,800年前那会刚刚泥马渡康王,那会还叫临安府呢。导演要在学习学习,不允许把达摩改个名叫罗摩就敷衍了事!

  黑石在片子里面是个庄周一般的存在,一边是低贱到和周星驰一样沦落到编制之外的九品芝麻官,一边却又是控制天下官员生杀大权的转轮王。这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梦,一个是现实。王学祁同志穿越太多,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梦,但是他却清楚地认识到连接这两者让这两者统一起来全部成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就是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要说可笑,试问谁人不愿意沉溺在美好的梦中永不醒来。给我一剂药,我也愿永生不醒,在梦中永远飞翔。

  王学祁老师在穿越的过程中还不忘记新中国,不是,是南宋的教育事业。他这一生,总共带了4名研究生,由于个人资质不一,所以成就也就不不相同,也许很多人会说杨紫琼是4个学生里面最成功最厉害的一个,我万万不能同意。我个人认为,余文乐才是最好的学生!

  正角余文乐,这个事业心远远胜过一切的男人,这个值得托付终生的男人!

  我先开始没看懂城墙下他的选择,换作是我,我想都不想肯定肯定和彩戏师他联手杀了老师,因为家里面那么漂亮的老婆等着他一起回苏州呢。可是他到底是为什么想了那么久,然后做出了看起来那么愚蠢的选择。

  这一切全都是为了面条!

  因为你想啊,杀了黑石,然后带着老婆浪回苏州的确是可以。但那就意味着他只能隐居起来不能抛头露面,杀黑石容易,可是黑石经营那么过年的官场关系网能一下抹去吗?

  答案是,不能。

  功夫熊猫里面肥波的爸爸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we are noodle folks,Broth runs deep through our veins.同样的话我想也适用余文乐。他的终极目的肯定是要开一个面条店,或者理想更大一点,将来做一个全国的"老雷面条连锁".你说,要开个食品店,需要卫生许可证吧,需要经营许可证吧,需要和很多很多的官员打交道吧.万一那些个给自己盖章的官员就是黑石的旧相识怎么办?所以余文乐才在城墙下面思考了那么久终于想通,为了面条店,为了理想,他猛然跃起,把剑指向了杨紫琼。

  所以,余文乐成了这部影片里面唯一坚持理想的人,这从他嘀嗒嘀嗒血流了满裤子,他还要坚持吃一碗自己晾在屋顶的面条,看看是不是比阴干的面条更有嚼劲就能得到佐证。相比之下,彩戏师就成了衬托余文乐坚持理想的反面教材,黑石老师一句话说得好,学武功就学武功,变戏法就变戏法,你一心二用,能活到今天,也算个奇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对余文乐的肯定,我也就不赘述了。

  又到上班时间拉,不能写了。电影不错,推荐。3颗。

电影观后感15

  很久以前就很想看《姐姐的守护者》,最近才终于在pps上找到这部片子。

  影片的设定就很吸引人。小女孩安娜,受不了妈妈总是让自己捐献身体部件给姐姐,而将妈妈告上法庭,要获得医学上的独立支配权。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和伦理搭上关系的片子,但是这个充满着矛盾的问题,还是让我陷入深思。

  影片先从这个家庭各个成员(除了在里面,有些不理智的母亲)的视角,来叙述整个事件。

  第一个,自然是当事人,小女孩安娜。她的叙述,有些低郁。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有着其意外性,而自己确实被计划好,设计好的基因组,只为了和姐姐的器官,骨髓等匹配。妈妈为了姐姐,牺牲了工作,生活,而自己未尝不是,小小年纪的她,为了姐姐,扎针,手术,住院...

  小女孩把她珍藏的金坠子当了。略带伏笔性质的连接,迎来了爸爸的叙述。

  爸爸,虽然他管理家庭不多,家里的事情,都听从他妻子的,他总是静静在一旁。但他无疑是这个家中最看得清全局的人。他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安娜没有佩戴她珍爱的金坠子的。为了不让这个,具有慧眼的人,透露太多给观众,导演只给了他一句话,那是全剧的伏笔:家庭的幸福下,潜藏着不满,甚至怨恨。这些的爆发,很有可能让这个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

  哥哥的叙述,我没有太深的印象。这个小孩,透着不成熟的躁动与不安,心里在压抑着什么。

  穿插着一些姐姐凯特病情恶化的情节,姐姐翻开她珍藏的相册,开始了她的 回忆。从父母生妹妹的决定,到自己那个没有结果美丽的爱情,还有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她除了,病痛还承受了很多。幸福的转瞬即逝,对弟弟妹妹的满心亏欠,妈妈对她的照顾,一直要求她活下去,做诸多手术,更是压得她喘不过气。或许,她需要的只是在活着的时候,生活得幸福,而不是长久着,在内心忍受着这样的痛苦。

  但是牵涉进来的不只这个家庭的人。法官是刚刚从丧女之痛回复过来的。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平复,可见她爱女至深。在听证会上,大家才知道,安娜的律师,接安娜的案子,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所谓的名望。他患有癫痫,他能深切知道,身体不能被自己支配的痛苦。这时所有矛盾都集中在了这个听证会上的辩论。我屏住呼吸,思考着律师的每一句提问,和证人的回答。

  当我还在思考,妹妹到底该不该胜诉的时候,安娜正陷入窘境。妈妈一再盘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就姐姐,按捺不住的哥哥终于说出来了。原来,是凯特要求妹妹上诉的,因为她不想再忍受这样的痛苦了,she wants to die!当时整个法庭都震惊了。我也震惊了。感觉自己前一个小时的思考都是白费的。真正该思考的是,凯特到底给如何选择她的人生,家人该如何面对凯特的生与死。妈妈无疑是震惊最大的。当所有人都在提醒她,批判她,只是考虑凯特,过于盲目,没有关心过其他的孩子的时候,她才发现,她最忽略的竟然是凯特的感受,逼着她一直走下去。

  将影片推向这样一个高度的导演,却让情节回流了,矛盾的冲击戛然而止。一个让我有点失望的普通结局:在家人的互相理解与关爱中,姐姐平静地走了,家人开始了各自地新生活,但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生命中,曾经有着那个坚强奋斗地凯特。

  或许,导演觉得,自己的影片,只是充当心理学家的角色,只能给出意见,真正的决定还是观众自己去下吧。

  自从看了,安哲罗普洛斯的片,就觉得,没有一部影片的叙述能胜于他的叙述。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情节,诗一样的流动。但是这部影片的叙述,也是非常的舒服,一切都低沉的,静静的。沿着一条条涓涓小流,发现它们流入一个中心。矛盾激荡,最终归于平静,有种润物细无声的安详与博大。

  看了些评论,说书里面是妹妹死了,姐姐活了,而且觉得这个结局更切合主题。我觉得这样就太残忍了,难道妹妹真的就要一辈子为姐姐而活么??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的备用仓库。

【电影观后感(精选15篇)】相关文章:

1.电影《八佰》观后感

2.初中电影观后感

3.电影鲁冰花观后感

4.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5.孔子电影的观后感

6.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

7.《绿皮书》电影观后感

8.电影观后感通用15篇

9.电影观后感(集合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