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20 08:35:3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共2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共2篇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1

  本学期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充分发挥理化生学科的特点,加强对理化生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服务宗旨,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构建高效课堂。不断完善学校理化生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理化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常规教学,常抓不懈:

  理化生学科的所有带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积极学习充电,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比较实用的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和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双基”教学,加强课堂直观性教学,做到多示范,多演示,多实践,实现了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全组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侯课,并进教室组织教学。课堂上严格落实了“教师导学,小组自学,学生展示,总结提升”的四环节教学模式。课后及时辅导,认真批阅作业。进行理论学习,研究教学策略,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所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

  2、教研工作,有条不紊:

  (1)为九年级物理竞赛选拔了参赛学生,并利用下午的第八节课进行了辅导,但由于政策零时调整,取消竞赛而停止。

  (2)高标准,严要求的组织了组内研讨课,做到了课前交流互助,课堂借鉴学习,课后研究改进,同时落实了教务处要求的评课“三要点”,即从我的收获,我的看法,我的建议三个方面,对研讨课作出忠恳,合理的评价。促进了组员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热情,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也有力的助推了理化生教学工作。

  (3)组织参与了西峰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我们组有八名教师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反思了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同时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学到了别人的长处。

  (4)精心安排完成了九年级物理、化学的备考、应考工作。在课时短,资料少的条件下,合理的调整计划,按要求做到了三轮中考复习(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综合应用、第三轮应试拔高),为学生的中考助力,为学校的质量给力。

  3、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理综组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理化生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组员间关系融洽,工作和谐。形成了良好的组风。大家对有利于学校、教研组发展的事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教学工作,大家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老师们都为搞好理化生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为我校的理化生教学做出了努力。所以,我们这个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积极奉献的集体。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员人数少,平均年龄偏大,工作量相对较大,对教研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致使许多活动只能由少数人去做,甚至于组长一个人去完成,时间长了,工作拖拉,很难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2、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空白,需要人力,物力支持,研发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乡土教材,使学生在标本制作,科技小发明等方面得到学习培训,创新提高。

  3、导学案的编写不够规范,仅仅只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层次,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习的作用。

  4、各种资料的积累不够规范,需进一步完善。

  5、实验教学需要配备专职实验员,使器材室的仪器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使实验室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实验教学能够规范化,常规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倾听组员呼声,收集学生的意见,加强导学案的编写和利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举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给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把理综组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学校的理化生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征程。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2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快结束了,现将我们理科教研组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我们这个组由6位老师组成,其中1位物理老师,1位化学老师,4位数学老师。在工作中我发现我们6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以用16个字概括:认真负责、团结协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且能把这些优秀品质贯穿在教学工作的始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研方面:

  能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为老师创造发展空间”,以新课改“生本教育”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理、化、生实验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既能“定时”教研,又能“随时”教研。

  所谓“定时”教研,就是能按时组织开展学校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和俩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寻找确实可行的教法学法。

  具体体现:

  1、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各备课组长都认真把关,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好的建议,编写校本教研,为有效备课和有效上课发挥了集体智慧。

  2、在教研活动中,传达落实学校领导的讲话精神和教学的常规管理要求,认真学习了新课改有关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学校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生本教育”,不仅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而且增强了理化生教学改革的意识。

  所谓“随时”教研,具体体现:

  1、在平时的教学中,组内教师的课随时公开,这样通过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遇到问题,随时探讨、及时解决,彻底消除“关起教室门来上课”的现象,加强了同事间团结协作。

  2、通过实现资源共享,新老结对,互相帮助,改变了同行之间原有的隐形墙、陷阱及“自设的保护壳”。这些组内的老教师都能以大局出发、以身作则带好头。

  二、常规教学方面:

  1、这学期我们组先后组织听了不同类型的组内课堂教学研究课,并及时组织进行评课,总体效果非常良好,能按照新课改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2、在常规教学检查中,我组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规范,备课充分,课前分析细、课后反思深;组内教师听课任务也都达到学校要求、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听课笔记做的非常好。理化生实验课基本能按照新课标要求如期完成。

  3、在考试的评卷工作中,我们组严格按照学校要求:集体交差式阅卷,每一科每一题都有专人负责。由于每次月考我们组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客观公正。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1、存在的问题:

  每俩一次周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备课活动,我们虽然能按照学校要求如期举行,但由于有个别教师常有七事八事,来的不及时,甚至有缺会等现象;有些工作安排下去有推、靠等现象。特别是每俩一次周教研活动,教研气氛不够浓,一言堂为主。这按照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2、今后的打算

  将把教研组作为一种创新型学习的平台,建立在反思性对话与研究之上,将每个教师不同的教育理念、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借住教研这个平台充分表达,更好发展。打破“自设的保护壳”和同事之间隐形的墙,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反思的教研学习文化氛围,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载体。严格实行考勤制,加强各项工作落实制,使教研组真正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前沿阵地。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05-18

理综教研组工作总结11-11

理综教研组工作计划四篇04-07

理综组教研工作计划12-04

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06-16

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05-14

理综组教研工作计划15篇(经典)06-27

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9篇08-10

文综教研组工作计划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