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08 16:30:0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1

  一学年来,我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阶段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我们通过讲故事,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等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在家长会上,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2

  目前中专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卑感。主要表现为胆怯,缺乏自信,不够积极主动性,做事瞻前顾后,担心会失败。这方面尤其是在各社团工作中更为明显,因为我们学校的社团组织比一般中专学校较特殊,一般的社团成员里都是有大专和中专两部分同学组成的,所以在社团工作中大专生显得比中专生有优越感,相比之下中专生则显得更有自卑感。在MSAS—70问卷中,“常因犹豫不决而错过了机会”的症状较严重的和严重的同学有31人和19人,两者占了所有参加者的%。“总担心事情会失败”的症状较严重的和严重的同学有32人和26人,两者占了所有参加者的%。在“当别人看着你或者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中,有32位同学认为自己症状较严重,占了所有参加者的%;认为自己症状严重的有5位同学。

  2)、以自我为中心。我们现在的在校中专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的也比较明显。在MSAS—70问卷中,“我认为正确的事,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会去做” 的症状较严重的和严重的同学分别有31人和58人,两者占了所有参加者的%。“我常不顾别人的指责,去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的症状较严重的和严重的同学有30人和11人,两者占了所有参加者的%。“做事大都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的症状较严重的和严重的同学有36人和17人,两者占了所有参加者的%。

  3)、依赖心理和受挫心理。现在的独生子女在上中专之前基本上生活起居都是家长包办,也很多同学在中学其间是没有住过校的,甚至是第一次这样长时间离开家里离开家人。所以在中专生中依赖心理和受挫心理也比较突出。很多学生生活能力比较差,也不太胜于求助于人。在MSAS—70问卷里,“遇到不会解答的难题时,就不去思考了”中,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33和69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在家里我的事情都由父母替我做”,症状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10和37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

  4)、焦虑心理。在MSAS—70问卷里,“常因为一点小事,情不自禁发脾气”,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25和40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在学校常常不能专心上课和做作业”,症状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45和15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有时一到学校就感到肠胃不舒服”,症状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36和22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我常常因某事而坐立不安”,症状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31和6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中,“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症状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17和34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从这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校中专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并由此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5)、学习压力及考试焦虑。在访话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中专的同学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没有明确的学习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主要表现为在MSAS—70问卷里,“一听说要考试,我心里就紧张”,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41和18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考试时因担心成绩的事而影响了答卷”,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23和49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在“听课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在休息时和放学后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中,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23和37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在“我爱玩游戏机,一玩起来就忘了学习”中,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37和10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在“期中、期末考试前,不制订复习计划”中,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57和24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中专生的学习表面上是轻松的,但事实上他们学习的.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跟身边的大专同学相比,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压力常让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不良心理现象。

  6)、青春期“性”困惑。从年龄来看,中专生处于成人和未成年人之间,他们一下子难以适应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变化;从角色来看,中专生的学习生活没有高中生那么辛苦,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流,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性”方面的教育与学校、家长的教育有不一致的地方,他们宁愿相信道听途说也不会请教老师和父母。所以中专生对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的疑惑还是比较多的。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的“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中,认为自己症状严重的有31位同学,占了所有参加者的%。在“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和不自在”中,有136位同学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占了所有参加者的%,超过一半的同学在这一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疑惑。

  影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是中专生自身的生理和情感因素,客观因素则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对及学校教育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1.自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生理因素:中专生正处于第二个生长高峰,生理上由发育走向成熟。生理上的剧变,必然带来心理上的激荡,然而中专生的心理发育与生理成熟不同步,生理上的成熟与相对滞后的心理发展水平,使他们很难正确地面对思想上、学习上、情感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情感因素:中专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容易动感情。他们常会为一点小事激动不已或心灰意冷,遇到不顺心之事,情绪极不稳定,而使心理发展失衡,加上不会自我调整,极易影响心理健康,以致出现记忆力变差、心理紧张、焦虑和忧郁等不健康心理。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许多存在不良心理的学生,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要求过高,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导致学生心理依赖性强而情感脆弱;有的家长不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某些想法或做法,造成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使这部分学生变得性格孤僻多疑;有的家庭成员出问题,使学生感到丢面子,心理负担沉重。

  3、社会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社会的变迁,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上学交费、自主择业,使许多缺乏心理准备的中专生无法承受,由此引起心理压力。

  (2)大众传媒冲击着中专生的心灵。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无时不刻不受到大众传媒的冲击,特别是来自电视、网络、明星偶像的影响绝对超过了学校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很多电视剧和引进大片灌输的都是张扬个性、独来独往、崇尚暴力,而一些报刊通篇讲的都是明星们的小道消息和私生活,这些都对中专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当说很多心理上的问题都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4、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现阶段学校大部分进行的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还相当普遍地存在。对于规章制度,学生感到不适应,又无可奈何,必然导致他们的对抗心理,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2、在抑郁、价值观、总体幸福感、应付方式方面,中职生目前状况如何?

  (1)抑郁心理:在中专生中目前大约占五分之一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在MSAS—70问卷里,“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感到较严重和严重的分别有39和17位同学,两者占参加者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中专生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抑郁性心理。

  (2)价值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发现,中专生的许多心理困惑都与他们的价值观状况有关。自我价值迷茫是学生常见的问题。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具有着生命的整体价值,例如,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等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人的生命整体的价值观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产生了片面的倾向,给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惑。一些学生视学习成绩、知识、文凭、学位为生命的惟一价值。一次考试的失败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一些学生为寻得一个能够给个人带来优越地位和丰厚收入的高学位、高学历,终日裹挟于文凭热、考级热、考证热当中,考前的紧张与焦虑,考后失败的失望与沮丧,一次次地挫败他们的自信。一些学生视爱情为生命的惟一,恋爱使他们放弃了一切,一旦对方提出分手,突然发现自我荡然无存,心中倍感孤独与失落。

  人际冲突引起的心理问题在中专生心理咨询中占的比例较高。现代社会赋予了个人越来越多的独立与自由,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冷漠。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再加上青年期的自我封闭心理,使得学生之间的直接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他们渴望交流又怯于交流。大家普遍感到离开中学来到这里后,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一些人缺少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奉行“自我中心主义”,我行我素,毫不顾及他人利益和他人的感受,宿舍中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一些人常常处于焦虑和抑郁情绪之中,有的人厌恶和逃避集体生活,有的人甚至发展为严重的人际交往恐怖症。

  选择困惑也是中专生在择业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到来,使学生们拥有了在择业方面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自由。然而,就业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又使中专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内心高期望值与自身现有能力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就业市场现实需求的矛盾,择业的趋利性与自我发展的矛盾,多样选择本身存在的矛盾,都使中专毕业生们在择业的过程中时常处于多重心理困惑之中。

  对于常人来讲,以上这些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但是,当青年人将其视为人生的重大危机时,就会倾向于否定自我,否定自我的能力,甚至怀疑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学生提出这样的人生拷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人生有何意义?我努力拼搏奋斗为了什么?我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人生价值观问题也是中专学生心理困惑的最深层原因。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3

  时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已近三年,回顾这三年历程,我校也和全镇各兄弟学校一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能积极配合中心学校的工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

  一、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这项课题的认识。自从中心学校确定在全

  镇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之日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贯彻了上级的会议精神,组织大家围绕关于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这项课题研究。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它不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家长、教师的共同需要。

  二、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机构。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认为要把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必须要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领导机构,因此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知识水平较高的王典红老师任副组长及咨询老师,各班主任老师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立之后,我们及时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布。

  三、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为了使受辅导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准备了一间室内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标准较高的一间教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室。此室建好之后,我们在此进行数次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十几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答复,几十次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每次辅导都能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在这里学生学到了怎样做人,学到了怎样求知,还学到了怎样健体和审美。

  四、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咨询信箱做得美观大方,规格较高,安装在辅导室门边,让学生把心里话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倾吐,4

  把对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向老师提出,把心里迷惑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两年来,共收到学生的咨询信件达200多封以上,我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利用课间操时间及辅导课及时把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答复。

  五、充分发挥了校内墙报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宣教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及时教育,学校做到各班有班刊,学校有校刊。能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并能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和各班的班情的变化进行更新和改版,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点出现象,使学生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方向。

  六,抓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开展学英模见行动及“远学洪战辉,近学申金凤”活动中,并结合我校的典型人物曾婷进行学习,曾婷是我校上届六年级一位女生,历年担任班长,是本镇“十佳”学生之一。她个子矮小,身体并不强健,家庭条件极差,但她能战胜一切困难,刻苦学习,成绩年年优秀,在家是一位小管家,在班上是一位好干部,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一位好助手,学校抓住这位典型,号召全校学生向她学习,使有困难的学生能勇于去战胜困难,不愿学习的也想认真去学习知识。让典型的力量得到应有的发挥。

  七、抓受挫折学生的心理转化。学生受挫,人之常情,学生受挫以后一般情绪低落,心态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受挫的学生呢。为此,我们做了专题研究探讨,我们的想法是,首先要仔细观察受挫学生的反常现象,并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然后因人制宜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其倾吐内心的痛苦,解开心理上的疙瘩。

  八、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力军的作用。我们清楚的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织,班主任就是这个组织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上学生心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劣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而班主任和班上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最长,最了解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班主任这批主力军的作用,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班主任去实施去解决,因此,班主任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将。

  总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我校校风正了,班风好了,学风浓了。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的正确领导,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只能作为前进路上的动力,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

【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中职教学工作总结04-22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总结03-25

中职教学反思04-16

中职教学计划02-04

中职教学心得范文03-09

中职英语教学反思06-07

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08-05

最新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2-15

中职教学反思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