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时间:2024-12-07 07:51:20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工作计划(优选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作计划(优选5篇)

工作计划 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饮食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的发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学年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严格控制学生近视发病率,做好防近视工作

  2、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3、健全学校各项卫生档案,学生体检建卡率达100%。

  4、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健康教育。

  1、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

  3、坚持每周五校卫生评比日制度,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100%。

  (二)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晨午检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视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督促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座位定期轮换,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班主任要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消毒隔离工作。

  4、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5、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广泛开展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型流感、近视、沙眼、龋齿、肠道蠕虫、肠道传染病、贫血、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麻疹、风疹、流感、乙肝、流脑等疫病的防治,加强对残疾体弱学生的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四)积极做好卫生评比监督工作。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要求,认真积累健康宣传资料。

  2、继续对各班进行卫生评分,评选流动红旗(一周一次),室外划分责任包干区,定班定人负责,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工作计划 篇2

新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各街道办事处、农村工作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工作能力,规范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经区人口计生局研究决定,举办计划生育业务系列培训班,现将培训计划通知如下:

  一、培训计划

  (一)计划生育委托执法培训班

  1、时间:20xx年5月份。

  2、地点:区政府后二楼会议室。

  3、内容: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行政处罚文书、程序。

  4、参加人员:各街道行政执法人员。

  (二)举办创五优社区(村)观摩互动式培训班

  1、时间:20xx年5月-6月份。

  2、内容:创五优社区(村)的标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业务知识。

  3、形式:(1)观摩点介绍创五优社区情况。

  (2)抽样调查样本点介绍检查情况。

  (3)现场观摩,区计生局干部点评参观点计生工作情况。

  (4)座谈交流,结合参观点情况提出自己社区计生工作想法。

  (5)考试。

  第一批:地点:中山门街道昌仁里社区

  参加人员:中山门街道、西一路街道、解放们街道计生干部和辖区社区计生干部、协管员。

  第二批:地点:胡家庙街道西电机社区

  参加人员:胡家庙街道、韩森寨街道、长乐西街道、长乐中街道计生干部和辖区社区计生干部、协管员。

  第三批:地点:农村工作局联志村

  参加人员:农村工作局计生干部和13个村计生干部。

  第四批:地点:太华路街道含元西社区

  参加人员:太华路街道、自强路街道计生干部和辖区社区计生干部、协管员。

  第五批:地点:贝斯特市场

  参加人员:自强路凯达市场、胡家庙综合市场、韩森寨摩托车城、市场中心的康复路市场和药材市场计生干部。

  (三)举办人口计生通讯员培训班

  1、时间:20xx年6月份。

  2、地点:区计生服务站一楼培训室

  3、内容:新闻写作知识,摄影技巧

  4、参加人员:各街道及部分单位通讯员

  (四)计划生育信息化培训班

  1、时间:20xx年6月份

  2、地点:区计生服务站一楼培训室

  3、内容:VIS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及信息化建设

  4、参加人员:各街道及社区计划生育干部

  (五)举办街道计生干部业务知识培训

  1、时间:20xx年6月份

  2、地点:区计生服务站一楼培训室

  3、内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居民自治、宣传协会、三查药具等。

  4、参加人员:各街道及社区计划生育干部

  (六)举办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专题培训。

  1、时间:20xx年7月份

  2、地点:区计生服务站一楼培训室

  3、内容:宣传教育工作

  4、参加人员:各街道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同时组织宣教干部向先进区县、单位学习。

  (七)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管理培训班

  1、时间:20xx年8月份

  2、地点:区计生服务站一楼培训室

  3、内容:流动人口信息离线操作

  4、参加人员:各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干部

  二、培训要求

  各街道办事处、农村工作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展计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配合区上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并按照区上的总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地区长期培训计划,进行分层次、分种类、分阶段的'教育培训,各单位要认真对待此项工作,按时、按期开展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与日常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互相促进,为人口计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工作计划 篇3

  1、舆情调查。

  通过设立意见箱、入户走访、召开恳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进行收集梳理,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本镇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2、信访代理。

  对群众的信访问题,能够解决的,要积极沟通联系及时给予解决;对镇、村级解决不了的一些信访问题,群众有越级上访苗头,要积极做好群众安抚工作;对控制不住局面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向本镇群工办报告,各镇群工办要直报区群工办。镇群工办每半年要向区群工办报送专项报告,就解决某一领域信访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借舆情调查的机会,排查矛盾纠纷,要协调基层司法、调委会、群防等组织,运用法律、政策、教育和疏导等手段,积极化解群众和群众之间、群众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

  3、政策宣传。

  深入农户调查走访,宣传中央、省、市、区的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走致富奔小康之路。定期组织开展区情教育,让党员了解区委思路和全区形势,发挥党员正面宣传作用。教育农民增强法治意识、科技意识、政策意识,提高素质。

  4、信息服务。

  不定期为群众提供科技、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与农业、科技、司法等有关部门协调,聘请专家、致富带头人为群众开展专题培训。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为加快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5、促进发展。

  围绕全区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切实解决发展稳定方面的.难题,为区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6、协作党建。

  协助村党组织开展工作,帮助村党组织破解党建工作难题,搭建党建工作平台,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文化活动,切实增强村党组织在引领发展和维护和谐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7、其他工作。

  认真完成区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和乡镇党委临时交办的有关服务农村群众的各项工作任务。

  群众工作站工作守则

  1、讲党性群众工作站人员要在镇、街道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镇、街道党委的领导,并及时沟通工作开展情况。

  2、树形象群众工作站人员要认真遵守《群众工作站管理制度》,严以律己,求真务实,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讲究工作效率,注重工作质量。

  3、树正气群众工作站人员要克己奉公,甘当人民公仆,不要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不能在村、社区大吃大喝,不能接受馈赠物品。

  4、讲团结群众工作站人员要注重团结协作,增强大局意识,善于团结同志,以诚待人,与老百姓广交朋友,以朴素的感情与百姓打成一片。

  5、求发展群众工作站人员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群众发展致富的贴心人。

  6、促和谐群众工作站人员要善于协调关系,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山海关区群众工作站管理制度

  1、日常管理制度。

  群众工作站人员要将自己所做的工作、入户情况、排查信访隐患情况、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等情况、服务群众情况如实记录在《工作日志》上,杜绝流于形式现象。

  2、舆情调查制度。

  工作人员通过舆情调查,要及时将信息上报到区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还要结合自身职能优势和镇、村、社区实际,每季度撰写一篇舆情调查报告,年底写出工作总结,制订下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

  3、代理信访制度。

  工作站人员代理群众信访问题,实行“谁代理谁负责”。代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代理人员要积极反映并协调,按规定时限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复杂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要做好信访人的说服、解释工作,并协助村和社区做好稳控工作。

  4、定期例会制度。

  镇、街道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或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群众工作站涉及的问题,共同制定重点、难点个案处置方案,确保群众工作站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5、督导检查制度。

  工作日实时检查工作站人员到岗和工作情况;每月调度、汇总全市群众工作站活动进展情况,并制发督导工作通报;不定期抽查群众工作站《工作日志》;按照工作进展情况,每月制定督导工作重点,根据督导情况向市群众工作站领导机构提出建议,并发现培养典型;

  6、工作考评制度。

  区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所有群众工作站实行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站人员的工作情况,制定奖惩机制。

  7、信息反馈制度。

  群众工作站人员要将了解和掌握的有关情况及时

  向当地镇、街道党委反映,当地镇、街道党委对所有工作站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归纳和总结。

工作计划 篇4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止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逗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1)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2)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3)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4)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

  (5)医嘱制度

  (6)会诊制度

  (7)值班及制度

  (8)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

  (10)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11)业务学习制度

  (12)查对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药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七、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

  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遵循标本兼治原则,强化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强集中整治与专项治理结合,深化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综治防范体系,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平安。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校园周边治安、餐饮、网吧、娱乐场所、出租屋等综合整治,确保校园周边秩序良好。

  (二)加强城区和乡镇公路沿线学校校园门口及周边交通秩序整顿和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监管,确保学生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

  (三)加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和家政服务托管机构的综合整治,确保学生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四)健全学生幼儿信息台账,强化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确保校园和谐平安。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协调,落实部门责任。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指导和督促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工作计划,并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和安排部署工作,督促相关部门按照县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县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兴校园周边治理5号)要求,认真履行各部门职能,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集中整治,造成社会震慑。县、乡两级校园周边治理领导小组要在春秋每学期开学和高、中考前夕,针对校园周边无证摊点、乡镇街道占道经营、学生上下学乘坐无营运资质和超载车辆、校园门口车辆乱停乱靠、噪声干扰、校外暴力擂肥等问题,组织综治、公安、交通、文化、工商、司法、教育、卫生、食药、环保、城管等成员单位,集中力量开展校园及周边集中整治行动。造大声势,形成社会震慑,防止“死灰复燃”和“问题现象反弹”。

  (三)专项整治,形成长效机制。

  1、开展师生乘车安全专项整治,形成学生(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和上路巡查机制。每学期开学半月内,由公安、交通、教育联合对全县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按照不漏一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不漏一线的要求,对学生(幼儿)在上下学交通安全中存在的校园门口安全标示标牌设置、道路路况、安全保障设施、乘车等隐患和教育、管理上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分部门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对不具备营运资质的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由公安和交通部门实行严格监管,乡镇要成立学生乘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逢学生上下学,组织专班,集中上路巡查。(牵头单位:县、乡学生乘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开展学生放学、放假校园门口秩序专项整治,形成校园门口学生安全日常保障机制。公安部门在校园门口落实“三见”,教育部门负责学生上下学的组织工作,有效解决城区和乡镇公路沿线学校学生集中上下学时段,校园门口车辆乱停乱靠,秩序混乱问题。(牵头单位:县公安局。配合单位:县教育局)

  3、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形成校园周边日常巡查机制。坚持在学生集中上下学时段对校园周边日常巡查和对校园周边小饭桌、家政服务托管机构的日常监管机制,进行有效解决校园周边流动商贩多、安全隐患多的问题;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牵头单位:县城管局、县食药局。配合单位: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和县工商局)

  4、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形成校园周边治安日常巡逻机制。坚持校园周边治安日巡逻制度,有效防止向学生抢劫、敲诈等事故发生。(牵头单位:县公安局)

  5、开展校园周边网吧、噪声专项整治,形成校园周边环境净化机制。坚持校园周边环境月检查制度,依法取缔校园周边网吧,清除校园周边噪声,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牵头单位:县文体新广局。配合单位:县环保局)

  (四)强化管理,提升防范水平。

  教育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各学校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家庭,对广大师生及家长广泛开展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法制宣传教育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主题教育,让广大师生及家长对安全知识入心入脑,全面强化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守法意识,提高师生对安全的防范能力和家长的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抓住重点时段、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深入推进学校安全的规范管理,强化日常管理,突出重点管理,推行“两化”管理,坚持“一岗双责”,做到安全人人管,人人管安全格局,确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认真开展学校安全防范达标建设工作,加大投入,确保全县校园安防达到《**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落实学期平安校园考核及情况通报制度,在全县选择一至两所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得好的学校,作为平安校园创建的标杆,通过现场会等形式,进行典型推介,提高全县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水平。

  请各乡镇按时上报工作计划、总结,请各成员单位按时上报工作计划、总结和专项整治方案。上报要求如下:

  1、上报方式:**

  2、上报时间:**

  3、上报地点:**

【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经典)工作计划12-22

工作计划07-21

【经典】工作计划09-18

[经典]工作计划12-31

工作计划【经典】01-07

(精选)工作计划12-29

工作计划(精选)06-03

[精选]工作计划05-23

工作计划(经典)03-29

【精选】工作计划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