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

时间:2024-11-07 12:07:20 感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我们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这时可以将其记录在感言里,好好珍藏起来。那么如何写感言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

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1

  本学期以来,我更加重视家校沟通了,每天我都会挤出时间把学生在校的课堂听课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回答问题情况跟家长做出沟通,但随之也徒增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烦恼。

  这不我刚忙完学校的一切回到家里,就接到了李昊谕家长打来的电话,一阵寒暄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了家长此次来电的目的,家长反映说,孩子的情绪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看上去有厌学的情绪,家长含蓄的表达着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表扬他,偶然还会有批评,所以造成孩子厌学的情绪,希望老师能多关心他,多爱他,所以今天又接到了老师说他课堂上听课不够专心的信息……

  瞬间我的内心也是极度崩溃的,家长的语言透露出了对老师的不满,仿佛这一切都是因为老师造成的,批评、不表扬、少表扬?我内心有很多种声音,辩解声:这能怨老师吗?其实每天表扬的人并不少,表扬的次数也很多,因为有当时很多现状的.对比所以批评的事情当然也不可避免。什么时候老师早已失去了批评的权利,连没有表扬到某个学生也变成了一种错误;埋怨声:如果您的孩子表现的好,我能不表扬吗?为什么都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寻理由,却不好好的从自身查找改正呢?像你们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哪个老师还愿意教啊等等,那一刻内心复杂极了,委屈、生气、莫名其妙、无名火、尴尬、难堪等各种负面情绪都在。

  我耐住性子问道:“那你是想让我帮你做些什么呢?”家长的语气瞬间客气起来:“我就是不知道面对今天的这条孩子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这条信息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做?王老师你告诉我”说实话我当时心里有种被挑衅嘲讽的感觉,一时间也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很多时候教师发信息其实也只是为了让家长能更多方面的更充分的去认识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有些家长所想的出现问题就是教师想让批评或者教育孩子的,突然,我想到昨天发的校信通里面曾经表扬过他作业完成又对又快的事情,我反问道:“那昨天孩子受表扬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呢?你当时是怎么给孩子表达了?孩子当时又是怎么反映?”她一时间也没有想到我会了解到这个事情上来,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最后说,只是家长个人看了看信息,知道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很好,放在了心理,并未曾给孩子交流过这件事情。

  瞬间,刚才的负面情绪全部退去,代替那种情绪的是那种想和家长共同沟通,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的想法,记得我前后共接到过这位家长的两次电话,且每次联系的原因都是因为孩子课堂上表现不好的时候打给我,但是发过很多次孩子表现好的情况,却从没有收到过家长的致电,家长的这种对待老师和自己孩子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此刻方法更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厌学了,家长说道,说他们家的孩子只能接受表扬,但是承受不起批评,从幼儿园就是这样的情况。听到这里我解释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本就会生发许多的精彩和错误,批评有时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孩子做错了教师不批评还是一味的表扬也许弥补了昊谕内心的需求,但是对他本人和其他孩子来说是不是会造成是非不分的境遇呢?

  通过几次三番的对话交流下来,我意识到了李昊谕父母的问题,他们对昊谕期望很高,一直以来,如果孩子表现好了,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会大肆表扬孩子,更从来不去表现出家长内心的喜悦,但是一旦孩子犯了一点点小错误就庄重其实的认真严肃的对待,长期以来造成了孩子内心的压力,当然孩子也只被强化到了错误的事情在心里,长期下来,孩子失去了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如果被表扬了等于跳出了父母所带给他的那个圈,他就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一旦不小心批评到了他,就碰触到了他的那根敏感的神经,立刻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了。所以老师一旦批评他,变自然的引起他内心的抵触和消极。

  我建议他的父母在以后的对话中能尽量做到“劝人不可直指其过,须先美其长”,通过一番沟通,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家长态度的转变,我也没有了最初的对家长的反感,第二天我收到了家长的感谢信息,我的内心也得以使然。

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2

  家校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校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教师和家长有着良好的沟通意图,但由于各种原因,双方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通常是沟通双方产生误解,形成错误假设,开始了错误的解释,最后导致错误交流的现象。

  之前我所带的班级一位家长,有一天就向我投诉说班上有男同学欺负她的女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事情并没有家长所说那么严重,只是这名女生平时喜欢和男生一起玩,然后男生有时候玩闹起来下手没轻重,所以闹了误会。在整个过程中,我充分地倾听多方的声音,避免家长与涉事学生家长正面接触引起更多的误会。我把家长带到办公室,避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然后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即学生喜爱玩闹和打小报告,同时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对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如:孩子很聪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等,然后再适时指出孩子的不足。在交谈中我充分尊重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孩子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我的意见。同时,我用恳切的语言指出过分的呵护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在平时要多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危险的活动不参与,生命安全第一条等等。

  经过与家长坦诚的交流,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过分呵护孩子,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理解和支持,愿意积极配合老师,愿意今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同时,表示今后不能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要多多与老师沟通合作。

  总结这个案例就是,沟通时要了解家长,沟通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同时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艺术性,要善于倾听,巧妙引导家长,同时应该注意避免不良影响发酵,避免牵扯进来更多的的学生家长,能一对一解决,就一对一解决。

  家校共育,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有效的家校沟通,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升,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发展,沟通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而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也促使家园共育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我们的家校共育才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有生机。

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3

  (一)

  其实,如果家长乐意沟通,愿意倾听老师,老师也会乐意倾吐肺腑的,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下面就是一位妈妈从孩子的老师那儿收获的宝贝,让她极为感动。这位老师感言:

  1.用请吃饭和送礼的方法跟老师建立沟通关系是不必要的,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得更好,不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学业上;

  2.老师需要被尊重。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家长的认可。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进步的时候,一句称赞老师的工作、体谅老师辛苦的话,不论是电话,还是手机短信,都足以使老师倍受鼓舞;

  3.我们需要家长协同作业来帮助并保护孩子。孩子掌握的信息可能超过老师也超过家长,正所谓“菜鸟”做老师做家长而孩子却是“老鸟”的时代,教育者面临受教育者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品格待建造,老师家长需要通过健康的沟通来共同引导和帮助孩子;

  4.在这个应试教育时代,学校所做的品格教育真的有限,我们提醒家长要多多陪伴孩子,多花精力建造孩子良好习惯和品格;

  5.我们时间有限,通常和家长联系是“报忧不报喜”,请家长勿以为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园长之友《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

  (二)

  面对孩子家长常常有无名的担忧和焦虑,若再和老师沟通不畅则会更加愁眉不展。家长如何减压?下面是家长可以做的6个积极回应,值得参考:

  1.千万不要等到老师报告不好的消息时才和老师联系,此外,你仅仅被动地回应也是远远不够的。没空见面,写信请孩子带给老师也是好方法。现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都很方便,可以更多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双方及时配合才不会误掉帮助孩子的时机;

  2.目前“报忧”沟通比较普遍,家长接到老师对孩子负面的消息,切忌全盘一股脑转述给孩子,更忌讳老师批评了还不算,家长还要数落孩子的“不争气”,这会快速地摧毁孩子的自我形象。“请家长”也是很平常的事,家长要切忌为面子让孩子在众人前蒙受羞辱;

  3.家长要在家里营造放松的氛围,不论发生了什么情况,孩子都可以自由地向你诉说。这对孩子很重要。孩子的情绪被接纳,就可以建立安全感,然后孩子也愿意接纳你所提出的.各种帮助;

  4.面临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切记分数永远没有品格重要。另一方面,每一次学习成绩问题的背后都有亟待解决的习惯和品格问题;习惯问题解决了,成绩的问题通常也不是问题了。

  5.家长要以真诚以尊重来聆听老师的信息,要从老师提出的现象当中发现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引导话题到如何帮助孩子上面,而不是只讨论孩子的错误行为和缺点。向老师请教也很重要,毕竟教孩子是他们的专业,他们有很多好的方法和经验可以借鉴;

  6.老师也有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家长应予以体谅。(如用胶带改错字,整个学校都是这个做法,因为要搞作业评比。)

【家校沟通中的诚挚感言】相关文章:

班主任家校沟通工作计划10-03

管理沟通中的演讲01-02

家校学校工作总结02-10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06-24

家校合作工作总结05-13

家校合作工作计划优秀11-19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必备】06-17

(合集)家校共育工作总结02-29

幼儿园家校管理制度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