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时间:2024-12-27 10:02:3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合集【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合集【5篇】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

  在一个阳光晴朗的下午,我翻开了这本《呼兰河传》。直到日沉西山,我才恋恋不舍地走出书中的世界。

  小城里的空间局促,而且简陋。街上给人的可用设施不多,路中间还有一个大泥坑,没人拿沙去填平。在这里上演了一场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小城里的人们冰冷、麻木,宁可迷信也不相信科学。这就是知名女作家萧红笔下那座“童年记忆”中的东北小城。

  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的,通过萧红的笔下,我们能透过书页,看到一座繁华的小城,一群民风淳朴的人们。人们虽然麻木不仁,却淳朴,现在很难再寻找到如此的民风了。作者写自己的.童年,写家乡,写祖父,写家乡的人,也写出了真情实感。作者在书中一再提到“我家是荒凉的”,父亲、母亲和祖母都对她很严厉,所以她爱待在花园里,爱待在祖父的身边,这才使她感到快乐。

  比起作者的童年,我们总会认为我们的更加幸福,其实只要开心就好了。童年在我们眼中是五彩斑斓的,是幸福的,是流光溢彩的。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它呢?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2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

  寒冷的冬季,小狗被冻得夜夜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教爪被火烧着一样;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这便是萧红眼里的呼兰河,她的家乡,一片白色的世界,一个寒冷的世界。

  这里,偏远,热闹,冷漠。在“大泥坑”常常淹死孩子时,人们聚着看热闹,袖手旁观。邻居拉磨的“冯歪嘴子”取了王大姐,短暂的幸福之后,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因为他是私自决定嫁娶,这在当时,是极其不孝的.。

  我记忆最深的是隔壁胡家的故事。小团圆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她被当作童养媳卖给了胡家。胡家对小团圆很不好,经常无端打骂她,但在外人眼中这不过是让小团圆听话,十分正常。最后越打越凶,小团圆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除了呼兰河的寒冷,更让我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现状,当时人们的冷漠),我更觉得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该是多么的幸运、多么的幸福呀!女孩子也可以念书,也可以做得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好。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一个新闻,一个大厦招聘员工,要求在三分钟内复原一样东西,只有一位女生想出了跑出去重新买的办法,获得了这份工作,人人都是平等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带给我许多感悟,我很佩服萧红能写下这个让人身临其境的故事,我喜欢这本书,让我更珍惜我现在的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3

  《呼兰河传》,叙述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即20世纪10年代中叶前后小镇民众的生态与心态,是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

  呼兰河小城的生存环境封闭窒闷,死气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孙子媳妇“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国毛子”这一出一进外,基本上是与外界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这样偏远闭塞的生存环境必然带来小城物质生活的原始落后以及芸芸众生精神世界的愚昧麻木,而芸芸众生的精神麻木又反过来加剧了小城生存空间的封闭落后。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萧红通过‘看客’的众生相、社会相,画出了沉睡的国民的灵魂,揭示了东北世世代代国民经历着什么样的人生——对待生命、生活、命运的态度和采取这种态度的心理基础及思维形态,在历史文化的批判中,蕴含着改造国民灵魂的愿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呼兰河传》是国民灵魂的一曲挽唱。

  该小说旨在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戕害,改造国民麻木的灵魂,因为萧红早就意识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那就是“病态的灵魂”,于是“想改正它”,正面揭露“封建的剥削和压迫”是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条有效途径。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

  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它讲了小城呼兰河—萧红童年的事。

  从书中可以看出,呼兰河是多么的冷:过了一夜,就冻得门都打不开了。而且生活多么的单调:种菜﹑背诗,有时去看跳大神﹑去参加娘娘庙大会……

  但萧红却写得惟妙惟肖,如“在这大泥坑上翻车的事不知有多少,一年除了被冬天冻住的季节之外,其余的时间,这大泥坑子像它被赋给了生命了似的,它是活的`。水涨了,水落了,过些日子大了,过些日子有小了。大家都对它起着无限的关切。”这段话中,萧红并没有抒情,但大泥坑子的形象却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作者小时候是多么的天真:因为祖父烤过“掉井猪”和“掉井鸭”,作者叫牧童把家禽往井里赶。

  那“野台子戏”也很有趣:台上的戏子扯着嗓门喊,台下街坊邻里拉家常,如果一人嫌太吵说出来,立刻就还嘴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戏台!”如果还还嘴就打起来了。因为有习俗的约束(娶亲不能告诉女方),姑娘们都带上最漂亮的首饰。

  一到了晚上,亲戚才可以送礼物。更有趣的是,问“看戏”的人演的什么戏,却一问三不知。

  跳大神是最古老的习俗了:“大神”(和祭祀差不多)先“请神”,如果不“上身”(或“二仙”(他助手)对错了),就烧香点酒,再闹要上红布,再闹就杀鸡(再闹就不行了)。之后跳完后跳神者就拿了酒,染了布,煮了鸡。

  从中我体会到了小城呼兰河那浓郁的习俗。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杰作,也是她的自我成长与精神救赎之路。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生活、风俗和人物,让人深深感受到生活的厚重与真实。

  1.描述:萧红以她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生活。那些房屋、街道、人们的生活,都被她以诗意的语言,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我家有个大花园,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俱全。”这种描绘方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主题:这本书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呼兰河的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式。萧红在书中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压力和价值取向。

  3.手法:萧红的写作手法非常独特,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她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她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感受:读完《呼兰河传》,我深深地被萧红的文字所吸引。她的文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深理解和热爱。我被她的坚韧和勇气所感动,她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她。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萧红的文字所打动。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6-10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8-13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1-14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7-03

(优秀)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7-03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优秀】06-22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篇10-25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精选15篇10-01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15篇09-22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