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04 16:42:2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

  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翻到了一本书籍,书名叫做《不抱怨的世界》。看到书名,就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类的书籍,作者道格拉斯。勒尔顿,通过故事与道理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传承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中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难忘。它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羞涩小男孩,想得到杂货店里赠送的皮尔斯伯里牌子的宽边帽。别的小孩都高高兴兴的进去要了这款帽子,但他却为这事犹豫不决,即使他当时是多么迫切地想要得到它。眼看着帽子只剩一顶了,他走到柜台前,终于还是鼓不起勇气,没拿帽子转过身又默默地走出了杂货店。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帽子派完了,但这小事却此终盘踞在小男孩心里,成为了一辈子的痛,而这小男孩就是作者格拉斯。勒尔顿本人。故事反映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发出一个道理,在生活中要敢于争取,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而抱怨本来就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却充斥在我们的周遭。大家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工作太忙碌了,物价又上涨了,家庭压力大了,空气质量变差了……抱怨过了,得此宣泄了,但生活还是照旧。看了书后,突然发现自己也有如此多的抱怨,心中顿然有了许多不安。正如心理学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荣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而且这种消极情绪还会影响周围的人,让这种情绪不断蔓延。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一直在玩拔河比赛——消极态度会催促一个人用最容易的方式后退,直到把他的一生都彻底毁了;积极态度则会朝着精神自由的方向往回拉,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但我们不能退缩,要学会积极地面对问题,消除抱怨。细想一下,如果把抱怨的精力花在思考解决问题上,岂不更好?

  那我们该如何消除抱怨呢?作者建议我们要做一个敢于争取的人,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东西,要敢于争取,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过程会荆棘满途。但又有什么比积极作出决定并付诸行动更值得我们一试呢?千万不要让错误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当你摔倒了,请站起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走路。不要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争取成功上,抛开抱怨,你会发现,原来世界竟是如此美好!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2

  最近市场上畅销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就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过分注重“关系网”,抱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就像纤维在绳子中无处不在。生活在这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出现差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该抱怨谁呢?”

  我们真的面对了这么多不公吗?抱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吗?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回答: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们无尽的忧愁,只是让我们更加悲观地去面对生活。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要抱怨?原因也许是:人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想一想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情。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么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一定能获得最合适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小时候兄弟姐妹中就属我的成绩最差,哥哥姐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中专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两次都没有考上中专,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邻居们经常会拿我和哥哥姐姐们比较。我也曾心灰意冷、抱怨老天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聪明的头脑?在父母的开导下,我重新回到校园,我从自身找原因,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一步一步从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

  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199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没有因有了稳定的工作而松懈,我先后通过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并在20xx年进入渝水区检察院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攻读了在职法律硕士、通过了司法考试、学习驾驶技术,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同事们都夸我脑子聪明,学东西快。

  在单位我是一名进取心强、扎实肯干的人,在家庭我有一个支持我工作且很有责任感的丈夫,还有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父母也都还健在,我觉得自己挺幸福美满的。这样的现状告诉我,是因为我遵循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回头看看,其实关键不在于命运是否给予我一个聪明的头脑,而是在于自己是否努力过。《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通过这些,我感悟到:抱怨不如改变。

  要做到不抱怨,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应该接受现状,但是不应该安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认定我们会发展得更好,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然后,我们就要行动。光想是不能实现“改变”更不能实现“变好”。虽然领导的想法很难猜,但是他们都喜欢忠诚、积极、有才的下属。我们何不忠诚一点,热爱我们的工作一点,更多地从集体利益出发,为单位发展出谋献策;我们何不勤奋一点,积极一点,有效利用和执行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岗位的事,力争上游,进之以猛、持之以恒;我们何不让我们变得有才,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各种理论,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升值办法,它能给我们积蓄的资本和能量,等着我们去利用和爆发。

  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信,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像大诗人艾青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在此,以《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提醒自己与大家共勉:一是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二是改变自己的言语,改变自己的思维;三是只要成为积极改变的模样,你就能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3

  父母也许会犯错,会误会你,打他们的爱没错,天下怎会有父母不爱自己儿女的呢?最后是不抱怨自己的身体。不抱怨的身体来自健康的生活理念,的确如此,拥有健康的生活理念,自己才会拥有健康,才会不抱怨自己的身体。

  不要抱怨疾病,如果自己生病了,不要压抑自己的心情,谁还会不得病吗?但不要抱怨它,要积极乐观地去消除它,它才会很快的离开你。在书的下篇,作者写道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谢生活,感谢身边的一切。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生病,还是健康;无论缺陷,还是完美。我们都要感谢生命,感谢它能让我们活在世上,感受快乐,以及人间的喜怒哀乐。感谢生活,因为生活让我们认清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不抱怨的人永远是快乐的,我们要学会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同时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少一分抱怨,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爱!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一开始很多时候自己抱怨完了才发现自己又抱怨了,甚至想要说个够不想停下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确实抱怨的越来越少了,每天的心情也都好了很多。

  慢慢的发现很多以前不觉得是抱怨的事其实也是在抱怨,比如我常常会问别人“为什么”,我妈做菜做咸了我会不停的问为什么,或者问很多人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没有理由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才发现,原来常常把自己困在抱怨里影响了别人,因为这样的情况常常是闹得不欢而散。

  而当我发现我这些问题并且试着避免了以后,我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看客户也越来越亲切了,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都对我也很好,我想这就是不抱怨的力量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4

  在2个月前就拿到了这本书,只是一向没有好好阅读,直到最近,我才静下心来认真翻阅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浅。事实上,我一向对励志书籍或者成功学书籍抱以不屑的态度,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空谈”,资料无非是众多例子+说教,不具有必须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实际效果。起初以为这本书也是如此,可是真正阅读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强过很多励志书籍,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与其他励志书籍相比,我认为这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两方面:第一,作者对人们抱怨的原因、行为表现做了十分深刻的诠释,分析十分到位;第二,最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一向在推崇1个叫“紫手环”21天不抱怨活动,说将手环戴在手腕上,发现自我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重新开始,坚持下去,到达连续二十一天不换手,不抱怨的目标。这能够使读者“身体力行”。能够说整本书都贯穿了科学的心理学思想,无论是作者对抱怨行为的分析还是这套操作方法,尤其是后者,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其步骤、方式、时间都蕴含很多的心理学原理在里面。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好的励志书籍之一。

  下头就自我的一些浅见与朋友们分享:一、关于抱怨行为的心理分析在这本书的作者鲍温看来,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环境、抱怨他人,还可能是因为个体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不确定,在这种心理背景下,我们需要经过抱怨环境来向外界传递自我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经过抱怨他人来表现自我的优秀,需要用抱怨来为自我的缺点、害怕成长和改善找借口。对此我深有体会,近两年来,应当说我一向处于情绪起伏大的时期,在生活上,刚刚结婚的我对于2个人、乃至2个家庭的生活,还只是适应、摸索性阶段;在工作上,频繁变动使我越来越缺乏安全感,越来越找不到自我的价值。所以我抱怨,我不断地向别人述说自我不得志的缘由,不断地抱怨环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最终,自我变成了祥林嫂,现实情景却没有一点改善,甚至更加糟糕。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生命是1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1个选择关头都有前进与倒退的冲突。有时可能会走向防卫、退缩,有时也会向成长迈出1步。而成长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弃熟悉的生活方式,结果我们倾向于害怕成长,害怕因为成长而付出种种代价。二、关于抱怨的行为改变鲍温认为走出抱怨的4个阶段,即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及无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无能,即是对

  自我的抱怨即无能,毫无所觉即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无能,是指自我能觉察到自我的抱怨,以及周围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识的有能,是指倾向于用沉默来便于自我反思、慎选措辞,以便于说出有价值的话语,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无意识的有能是指你已经重塑思维模式,习惯于不爱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识控制。

  鲍温提出的4个阶段是对“改变抱怨行为”整个流程的理论描述,而紫手环运动则是1种矫正行为的具体方法,二者结合使用,简直能够说完美的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二者,我个人觉得改变抱怨行为的整个流程能够这样直白地描述:最初,你是1个惯于抱怨的人,每一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我毫无察觉(无意识的无能);最终有一天,你发现那些受够了你抱怨的朋友都远离了你,你身边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样爱抱怨有意识的无能的人;你发现抱怨不仅仅没有改变你的现状还变本加厉,你想改变,所以,你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我不抱怨,能够采用紫手环运动,开始用沉默来给自我思考的机会,便于说出有能量的话而非无意义的抱怨;经过一段时间,你抱怨减少了,心态平和了,行为进取了,你得到很多来自于环境的正向反馈,例如:表扬、成功等,这些鼓励、强化使你不断地选择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顺心已经习惯于不抱怨,正如人们走路不由自主地迈出步子一样,完全不需要意识控制,即无意识的无能,如此你整个思维模式已经被重新塑造。

  这本书对我的工作帮忙很大,让我明白到应适当的调整自我的心态,减少抱怨,努力地接纳自我、确定自我价值。遇事多从自我身上寻找问题,努力控制自我的情绪,在任何时刻都要努力坚持进取良好的心态。马云说过:“不抱怨的态度是人生的第一态度”,十分有道理。我不能将眼光只着眼于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未来,看到我漫长的生命历程。因为,在漫长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我会有很多机会来改变的。正如书中所说:“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虽然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我付出无法想象的努力和代价,可是既然做了选择就应当进取地走下去,勇敢地应对前进道路中的各种不确定,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让自我有“能量”去解决它。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5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的一项“不抱怨”活动,他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以前妈妈曾经买过这本书,当看到那个紫色的手环后,我很喜欢,紫色让我的心情很平静,但是我真的可以按照书上写的那样做么?我想那可能对于我来说很困难吧。

  但是当我了解到这本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

  记得有媒体评论这本书说,会改变你的命运!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我开始细细品读《不抱怨的世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者不抱怨思想的召唤,渐渐融入到不抱怨活动中。现在正好借助这次机会,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境遇感到不满、抵触和怨愤的情绪。书中提到许多人的生活状态即是“我怨故我在”。想想自己,也曾抱怨过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如意,有些时候是自己太过于计较生活中的挫折。再看看周围的人群,很多人都有抱怨的“爱好”,抱怨仿佛成为了人们的家常便饭,这便是书中揭示的抱怨普遍性。那么,人人都避免不了的抱怨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抱怨无非是一种不满情绪的释放,人们抱怨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同情和安慰,似乎抱怨了就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事实如何呢?抱怨并不会改变我们的处境,它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相反,抱怨只能使我们的情绪变坏,健康受损,工作效率降低,人际交往受挫,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读高中时,我抱怨数学老师讲课不好,渐渐厌烦上数学课,后来通过老师家长的帮助,我开始强迫自己喜欢数学不再抱怨,后来我真的喜欢上了数学,结果数学成为了我高考的提分科目。这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抱怨产生的消极情绪只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可谓百害而无一利。抱怨自己不如改变自己、抱怨他人不如帮助他人、抱怨社会不如奉献社会。

  在我意识到抱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后,我开始认真探究如何消除抱怨思想,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首先,当我遇到不良处境时,我就会先问问自己,真有那么糟糕吗?这件事值得抱怨吗?对一个健康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真没什么可抱怨的。其次,即使真遇到什么挫折,也应该积极地面对,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味的怨天尤人,只能使事情更糟,想要改变现实,只有努力向前。正如霍金所言,“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最后,我认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敞开心灵、接纳现实、乐观豁达,把抱怨的思想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样就能积跬步而成千里,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想人们之所以常常产生抱怨的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不够好。如果只想索取,恐怕永难感到满足和快乐。与其让自己生活在抱怨的世界里,不如去感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奉献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在思考,如果人们都能摆正心态,不再一味追问我得到了什么、我应该得到什么、我还没有得到什么?而是扪心自问,我付出了什么、我奉献了什么、人们因我得到了什么,我想不仅我们的生活会更充实快乐,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更加充满希望。读《不抱怨的世界》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紫手环的力量也一直影响着我,虽然还没达到最高境界“无意识的有能”,但对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我已能泰然处之。记得有一次上课时,同学看见从不戴任何首饰的我竟然戴了一只紫手环,问我是何含义,我告诉他们紫手环的秘密,希望他们也可以不再抱怨自己的生活,快乐的生活。

  如今的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开始更加真实的接触这个世界,开始了解世界,《不抱怨的世界》也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了,这次借着这个机会开始重新阅读,发现自己的心境早已和原来不同了,开始有了更深的感悟,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正确的面对这个世界,不抱怨的快乐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6

  这本书用一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满意和抱怨的心理。有的人会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和行为;有的人则深埋心底,却也同样为这种心理左右了自身的行为;有些人的抱怨,甚至不为自己所知道,只是一种潜意识的抱怨,这也同样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左右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天灾人祸、对生活际遇、工作不顺等多方面的抱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书中提到了很多有意无意的抱怨情节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当中,同样有着些许抱怨,下面简单的谈一下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想法:

  首先在读完这本书的目录和第一章节后,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三个21天的目标:一、减少口头上对他人有意无意间的抱怨;二、减少口头上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抱怨;三、减少内心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抱怨;在前一周的时间内,每天目标控制在5次以内,第二周时间,每天控制在3次以内,最后一周时间,每天控制在1次以内,在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减少了抱怨,完成了这个小目标。

  其次是感恩困境,并赋成功予困境。从内心里告诫自己,很多成功的经验并不是在顺境中积累出来的,而是逆境中不断磨练出来的。曾经的我也会抱怨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公平,但是很多情况下它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一直在抱怨,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如何努力上,那么所谓的不公平可能在我们眼中会变成更加不公平,因为在我们抱怨的同时,可能那些被我们抱怨的“他们”正在努力,而我们就会被落下的更远。曾经也有人说过,如果你感觉到很累,那么说明你在走上坡路,我也经常用这句话告诉自己,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减少抱怨的时间,用有限的时间去想出可以改变境况的方法,并以终为始,逐一突破。

  抱怨是最浪费时间的无益举动,只要我们以正确的心理看待困境,不抱怨,不苦恼,困境也终有可能成为一种财富,一种磨砺,并以此成就我们的人生。《不抱怨的世界》给了我一场心灵的洗礼,对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都起到了相当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我对它的解读。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7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励志书。可是与那些试图整体重构读者脾性的同行不一样,本书只是期望让读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按照书中描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8个月。顺利实现21天“不抱怨”的读者,基本也就实现了“平和心态”在自我个性中的生根。

  这是一幅完美的“图景”吧。尽管作者兴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我却更相信“免费邮寄紫手环”是导致参与人数如此众多的原因。这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费派送大白菜(限一人一棵)的活动总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踊跃排队。所以,假如这紫手环在工艺装饰上更为考究的话,吸引6亿人填写申请单也不是难事。

  但对于“不抱怨”本身,是有话可讲的。人因其出身、财富、机遇等各方面的不一样造成后天差异,要想让自我在明明查看到此种差异的前提下又坚持“不抱怨”是很难的。本书为倡导此种理念,开出了一些“诱惑”读者选择“不抱怨”的药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一节的要义是“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这是经过一个男子在试图追捕肇事逃逸人员过程中的省悟展开的。肇事者撞到了男子的猎狗,男子开车紧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这样的飙车过程中受伤甚至不治,给家人带来的伤害远胜于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静了下来,想起我如果在开车时丧命,对桂儿和莉亚而言,就要比金吉尔受伤更难以平抚了。在我和那个驾驶人的距离慢慢拉近时,我也把车速降到了能够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一节则以“乐观意念能挽回健康”游说读者。虽然当今的科学研究还很难证实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点应当是对的:即便意念一点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能够使比如绝症患者更为欢乐的走完余生(我们假定进取或消沉状态下余生一样长)。

  纯粹的“利诱”未必能让普通人坚持恒心,这正是威尔·鲍温引入“紫手环”的原因。“紫手环”并不因为它的“紫色”或“是手环”而具备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鱼线上的游标而已,起一个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你完全能够换成别的什么,只要它够醒目且便于脱卸即可。

  我并不认为顺着听闻的热潮而加入“紫手环”活动就能把人带入“不抱怨”的境界,这正如让白领学几天乞丐不会自动养成朴素那样。“不抱怨”是个人充分内省后到达的心灵状态,它首先要求具备独立思考本事,比如上头谈及的驾车男子就是例证。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种继发的执行本事,否则“不抱怨”的理性光芒立刻会被“忍无可忍”等热血豪迈给压下去。不妨从另一角度举例,很多人在公车上有过让座的欲望,但最终没能站起来,因为一种“此举不合群”的心理暗示阻碍了让座行为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肯主动举手也是一样的原因。克服这种心理恰恰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特立独行胆识,而这与上述随大流申领“紫手环”或团体装乞丐活动完全是南辕北辙。

  人为什么会抱怨,归根到底是现实与欲望之间存在差距,所以更高层次的“不抱怨”往往都从淡化欲望着手。比如佛说“寂灭”,道家倡导“无为”就是这样的意思。当人充分肯定现实,不存在强烈欲望时,抱怨又从何谈起呢?是故《庄子》说“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的欲望去掉了,就不会在乎别人怎样说自我。而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简单把“唾面自干”当成懦夫行为了。

  本书其实也看到了“紫手环”的单薄,为此向读者推荐了一组修习“不抱怨”的心灵阶梯:1、无意识的无能;2、有意识的无能;3、有意识的有能;4。无意识的有能。结合上头的例子,想让座而不敢为即处于第二境界。以紫手环或“利诱”导致的“不抱怨”属于第三境界。而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将“不抱怨”内化为一种无意识,或说下意识。要达成这样的境界,必须从了解、克制、淡化自我的欲望入手——这是很难的,当然我猜如威尔·鲍温先生,必须早能做到对“600万”信徒的真实进展“不抱怨”了。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8

  抱怨,是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经过认真阅读威尔·鲍温的这本《不抱怨的世界》,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不抱怨”的内涵。书中鲍温牧师说:“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我们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这是一本很棒的心灵励志书。看了这本书后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发现,它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我。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我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喜悦……而这本书就是反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我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

  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我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先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

  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我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顿然醒悟:“诚实应对情绪,安于自我的不安,对发现自我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当诚实勇敢的应对它;就应当去想办法结束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我的不安”。书中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我。由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终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9

  今天又学习了《不抱怨的世界》,上面说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我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总经理早上出门的时候,跟太太有一点不快,所以带着一些不良情绪来到了公司。一来公司碰到副总经理,就随便找个事情把副总经理给训一顿,成心要找个事情训人哪能找不到呢?那副总经理当然敢怒不敢言。回到办公室,把经理叫过来也给训了一顿。这经理一大早莫名其妙就给副总训了一顿,也敢怒不敢言,就回到自己办公室,正好看到一个助理,也顺手找个事将他训一顿:“这么一大早,你做这个干什么?!”这个助理是个女孩子,莫名其妙地被经理训一顿,也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接到一个电话。谁打来的电话?男朋友打来的。女助理正好抓住了一个对象,顺势就把男朋友也给训了一顿:你对我不好,一直不体贴我,一直不关心我等等,没事找事把人家骂一顿。这个男朋友一大早的心情很舒畅地给自己的女朋友打个电话报个到,结果莫名其妙被女朋友训一顿。心里实在不舒服啊,一看左右没人,不好发泄,往脚下一看正好一只猫蹲在那里,就一脚飞过去:“你这该死的猫!哪里不好蹲你蹲在这里!”一脚就踢过去。“踢猫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在平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的情绪,把不良情绪,一层一层地传染下去。

  所以不随便抱怨,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请不要让你的坏心情影响到他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谦虚和自信也是必不可缺的,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拥有谦虚、自信,成功必属于有准备的你!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0

  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

  笔者一向在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这项运动是因为生活里我们有很多的困惑,委屈,烦恼,忧愁……我们急切的想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们期望自我欢乐幸福的生活着。然而,现实生活中,事业的不顺利,让我们烦恼,我们努力了,没有能够到达我们所期望的目标;疾病的困扰,让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还有经济的压力;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觉得不能理解,因为我们觉得自我别人比你优秀;职位得不到升迁的时候我们抱怨领导的不公平;孩子成绩不好,我们抱怨孩子不认真……我们总是将一切的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于是我们学会了抱怨更习惯于抱怨。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自我。

  还是马云说得好“我是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当初创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一切从零开始,所以此刻的年轻人一样能够成为马云甚至超过马云,这些皆有可能。可是我们不是要去想象我们会怎样的辉煌,我们更应脚踏实地的,实实在在的干。马云此刻说我以往怎样样吃苦怎样样受难,大家必须很认真听,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励志,可是仅有自我才明白过程的艰辛。更多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努力了,我没有成功,那又会是怎样的一个马云呢肯定是没有资格坐那里谈励志了,因为努力没有体现出价值,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也没有人愿意听甚至是不屑一顾,而大部分的人我们会经历的往往是后一种,努力了没有成功。这个时候我们应当怎样去应对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坚持再坚持,因为我们有梦想在,我们不去抱怨不去沮丧。那么生活里总会有那么一缕阳光属于自我的。这我马云今日要对年轻人说的”

  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致失去双臂,但却克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绘画等等。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20xx年华表奖优秀儿童女演员奖。雷庆瑶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20xx年8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9月,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她没有抱怨生活对她的不公,她说“我残疾了,这是事实,可是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关爱,如果我抱怨,我的双臂不会再回来,而我的时间却在抱怨中白白流失了,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失去。”

  所以生活无论给我们的是什么,从今日开始,养成正向思考、进取行动的“不抱怨”习惯,让幸福欢乐常相左右!抱怨就是在讲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当我们开始抱怨,就是将焦点放在不如意、不欢乐的事情上,我们说的话证明了我们的想法,而我们的想法又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如果都以一种进取阳光的态度,不抱怨不怨恨,学会健康的活着,也许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踏上我们的梦想之旅。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1

  最近正在读一本《不抱怨的世界》,虽然涉嫌心灵鸡汤,但是还是对于目前的我有了一定帮助。生活、工作总是有诸多压力,除了事情本身的压力外,很多来自外来的因素,不靠谱的同事、态度恶略的客户。虽然看了一些文章,只是简单的提到不要抱怨,或者远离喜欢抱怨的同事,但却没有的东西,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系统的分析了如何学会不去抱怨,列举了作者生活中很多的案例。虽然鸡汤喝多了对心灵也不好,但偶尔喝喝还是滋味甜美滴。

  一、你决定着你和他人“关系”的走向。

  1、想要改变一个人,首先你要先改变自己对他人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你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你和他相处的关系,当你给他贴上“坏人”的标签,那他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让你觉得不舒服。

  2、你对别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3、不要去视图拯救别人。

  因为同理心的影响,我们会想着能够去解救同样遇到困难的人。我们会对他人施以“怜悯”,即从内在去理解别人的痛苦和烦恼。但是“怜悯”并不是去改变或拯救别人,你施与拯救的手,也可能会被“咬住”,这不是怜悯。每个人有自己的路,没人是为了让别人改变自己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总是试图去干预别人,以为这样就能让他人摆脱痛苦,这并非是真正的怜悯。

  4、学会区分“分辨”和“评价”的差异。分辨,可以让人学会区分什么可以保护你、满足你,给你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快乐。而评价,来自于你内在的需求,你需要通过评价来证明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评级只不过是我们证明自己正确的一项证据。当你发现自己的证据无法证明自己的行为时,人就会用评价和愤怒去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

  二、学会区分抱怨和陈述。

  1、抱怨在字典里的含义是“表达悲伤,痛苦或不满”,作者将抱怨的定义扩展为“对现存问题过分和积极的陈述,而不是去寻求解决方式”。抱怨只是徒劳的诉述一种情绪,而且由于反复陈述,会造成痛苦重复、情绪变得愈加暴躁或低落。而陈述只是针对目前情况的事实陈述,不带有陈述者的感情色彩。比如炎热的夏天,我们说“今天是个大热天”,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而“今天真是太热了”就是一种抱怨,它表达了说话人的一种消极态度。学会用积极或者不加感情色彩的陈述,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尝试神奇的一句话‘您可能不知道’。有时候我们真的会对同事或家人有一些看法或建议,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句子。比起赤裸裸的祈使句,这句话真的是很神奇。这句话开头的建议,能够说明你对对方做这件事表示充分理解,知道别人不是为了让你烦恼才这样做的。把“请别这样做”的否定语气,改为‘请那样做’,大多数的建议就会变得容易让人接受。当你正在埋头辛核算一堆报表,但是旁边的同事却一直在大声聊天,你可以试试,把“别吵了,闭嘴吧,我快烦死了”换成“你可能不知道,我正在核算一个非常复杂的报表,如果你能稍微降低一点音量,会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降低音量的。

  3、学会询问。

  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一种抱怨,‘你不理解我’、‘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知道我想要什么’,尤其是结婚一段时间的夫妻,经常会听到一方抱怨对方不理解自己。作者在书中提议,为什么不去问问,对方真实的需求。在玩美的爱情,也不能赋予人超能力,隔着肚皮就猜想到对方一切细微的想法。如果不去询问或者告知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方怎么能够回应你的需求呢

  三、在读书后,日常一些零落的想法

  1、学会和而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接受对方和自己的不同,欣赏彼此的不同之处,才能让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吃了一辈子的咸豆腐脑,偶尔尝试一下对方的甜豆腐脑,也许一个不错的尝试。

  2、不为现实争辩。我们日常经常会和同事、家人争论某些事,也会听到别人争论。分析争论的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对现实的争论不休。每个人都在试图用自己过去的知识、所见去证明自己对事实的正确判断。但其实世界是在变换的,人观察世界的角度、认知的阶层都会形成我们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认知。有人认为咖啡是如此苦涩,有人却认为咖啡回甘。如果下次再出现吵架,发现源头是‘现实’,不如果断闭嘴,因为两个人的看法都可能是对的,只是角度不同。能为‘真相’论对错,不因‘现实’争长短,只因‘现实’总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

  以上是我的分享。很久没有写过什么工作以外的东西,读书笔记也停留在记录和简短的想法描述。所以听说有这个读书会,我第一时间加入了,一方面是希望有人能督促我读书,一方面是被迫写一些东西,活跃一下思维。写到这里,向上回看一下,我真的需要好好练习写作了。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2

  偶然翻看了美国作家威尔鲍温的《不抱怨的世界》,在细读了以后,真正理会了其中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不抱怨如何让人发泄,长期不抱怨会不会得病。其实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的一种衔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业会更加成功,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

  书中写道“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生命会时时得到滋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喜欢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将来也会变成祸。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人人都怀有一颗如此感恩的心,那么人生一定会过得坚实而有信心!因为感恩,我们才拥有了一个多彩的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产生不满,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 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虽然没有明显的恶果,但一种心怀感恩、宽容大度的态度却给我们带来另外一种人生,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放弃抱怨。总有人抱怨工作环境不好,工资不高等等,但当我们放弃抱怨,心怀感恩,用一颗宽容的心投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过多的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学会不抱怨之后,心情会比较开朗,也会有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不抱怨”行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借助这钥匙,开启我们对生活的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3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问两位石匠是不是非常辛苦。第一个石匠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并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掌给哲人看。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却令哲人感到振奋。他说:“累是累了一些,但是我能用手中的锤子和铁锤赋予那些石头以生命,感到很快慰。尤其是当我把雕刻的那些作品,被运送到很远的城市摆放时,就会有许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想,那些人看了之后一定会猜想,雕刻这件作品的石匠长得什么模样呢?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也为此而感到自豪!”

  哲人听了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后,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幸运之神也会为你而自豪!”许多年以后,第二个石匠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雕刻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卖到很高的价钱。而第一个石匠,仍然在愁眉不展地做着与他从前毫无分别的工作。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否成功取决于你的自身态度,当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事情,它就有可能迎刃而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你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你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做事很累,也没有什么幸福感而言。一个人是否在生活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还是消极不前、颓废度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能否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从对待生活中反映出这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对工作很反感,把工作看成是负担和惩罚,他们经常抱怨、牢骚满腹,嘴里常常说的是“累”;第二类人比较实际,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因此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类人则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把完成的劳动成果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享受快乐。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坚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是一个人长期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的体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明明已经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常理,也是快乐工作的前提,工作不是为某个人干的,更不是机械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时刻,都曾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也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干出过成绩,为社会、为企业做出过贡献。但是能否长期快乐面对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把工作和单位、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起为社会进步、为单位发展努力工作的目标,焕发向上进取、献策献力的激情,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另外,我们每个人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平衡心理,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单纯的认为工作是否快乐,取决于外部因素的话,我们就能找出一千种不开心的理由,永远都不会快乐。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各种情况、各种变化、各类人群等等客观因素永远存在。各类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曲折、磨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主观上正确对待,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还是会从战胜挫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想快乐工作就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要有团队协作精神。经调查,凡是对工作不满和牢骚不断的人,大都是与集体和同事之间产生有隔阂。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与人产生摩擦,不光自己工作起来不快乐,往往还容易造成周围别人的懊恼和沮丧。所以,要想快乐的工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

  总之在人生的路上拥有积极的心态会给你的人生添上更多的色彩,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保持始终如一的心态,让积极的心态为成功的你带来幸福和快乐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4

  (一)紫手环的力量

  1、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2、思想造就你今天的模样,也将被明天的思想牵引着走。

  3、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互相共鸣。

  (二)抱怨的事情不是那么重要

  1、抱怨对方的过失,其实伤害着自己也是受伤的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感受。

  2、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和不满。我们的抱怨多半是“听觉污染”

  3、乔.沃许(Joe Walsh)歌曲《人生一直都很好》(Life Been Good)

  4、“达克效应”学习尝试一门新的东西,就需要花时间坚持下去。

  (三)改变自己的话语

  1、“寻找就必寻见”耶稣

  改变你想说的话,改变思维,不要抱怨。

  2、心理学家罗宾.科瓦斯基: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

  3、Psychosomatuic(心身),Psych(心)和soma(身)有三分之二的疾病是源自于病人的心理。

  4、选择一个月中的几天抱怨,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

  5、健康的沟通是:直接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只跟那个人谈。[1]

  (四)抱怨与你的人际关系[2]

  1、如果你一直在生气或抱怨,别人也不会有空理你。——史蒂芬.霍金

  2、抱怨会变得不受欢迎,戒掉像烟和酒一样上瘾的抱怨,获得更多属于你的人脉。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思想是能量。远离抱怨的人群。

  3、别人的闲话和抱怨,是因为你也存在同样的缺点。亦你赞赏别人之处,是因为你也有同样的特质。

  4、人类的天性是曳引、同步,会调整成周遭相同的模式,如地心引力,是一种原理。当你呆在抱怨者身边时,你的抱怨会更多。

  5、最好的训诫就是以身作则——富兰克林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5

  有一位哲人说过,改变别人远没有改变自我来的容易。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自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为了生存,你已别无选择,与其不断的抱怨世界,不如试着改变自我。

  有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一蹶不振,灰心丧气,日后的人生永远是死水一潭,生气全无。有的人遇到挫折时,虽不至一蹶不振,可也会从此丧失斗志。从立志做翱翔蓝天的雄鹰,转变成仅满足于口腹之欲的家禽。然而,有的人却不会被一时的挫折所打败。即使重复无数次的失败失败在失败。他们始终会燃烧起雄雄斗志,一次次的摔倒,在一次次的爬起。这源于他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生命。

  当你不再抱怨世界时,你就会进取前进。不久的将来,成功必须会成为你的囊中之物。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4-02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精】03-14

平凡的世界最新读书笔记03-08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热】03-02

【荐】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03-02

【热门】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02-24

世界名著的读书笔记02-21

平凡的世界的读书笔记15篇02-23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通用15篇02-21

《动物世界大百科》读书笔记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