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

时间:2022-03-22 20:49:0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论语》读书笔记汇编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读书笔记汇编15篇

《论语》读书笔记1

  通过听朱先生的课,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朱先生曾讲过,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学佛前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朱先生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朱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

  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听朱先生讲课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着先生讲后十章,还有《大学》、《中庸》等。

《论语》读书笔记2

  正值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家沏一杯暖暖的红茶,拿起《论语》仔细读一读。恰如醇酒美茗越品越香,受益匪浅。《论语》虽然是语录散文体,总共20篇,500则左右,大约仅有1万多字。但大多都是警世名言,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有着许多长篇宏论也难以达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享年73岁。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孔子诞生的前后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寻常的时段,有些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史上“轴心时代”。相继中国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道学派;印度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希腊诞生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一时段在世界史上是也是绚丽多彩的。

  孔子一生艰难曲折,幼年丧父,少年丧母,生活困顿。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却十分好礼,勤奋好学。常进太庙,询问礼仪之事,因此很早就成了十里八乡知书达礼的名人。而立之年开始办私学,把教育推向民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体制,开了“有教无类”民办私学的先河。孔子在贫穷和磨难中度过55岁,基于在鲁国不能实现其理想,又率领弟子开始了长达13年的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推行理想的漂泊人生,虽处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仍不改初衷。有时甚至断粮七日,累累若丧家之狗。面对如此困境,有的年轻弟子都受不了了,孔子却能苦中作乐,甚至鼓瑟唱歌,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在《论语》中,好像从没提到苦字。而是一辈子“忧道不忧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朝闻道,夕可死矣。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名句中足见孔子精神强大,安贫乐道,追求理想抱负,矢志不渝的精神。在这位圣人的眼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讲的圣人,不是像西方的万能上帝。高高在上,主宰着一切,芸芸众生只能在他的脚下匍匐跪倒。孔子却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一个人,他开创的儒学不带任何神秘色彩,而是直面现实人生,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这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管国人读没读过《论语》,但其中言简意赅,含蓄凝炼,富于哲理的格言,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留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信手拈来。

  从《论语》中,我们读出了孔子的十分好学,对道德、礼仪、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孔子曾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三人行必有我师”、“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的博学,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靠后天一般人不能企及的勤奋积累获得的。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孔子的勤奋好学,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在整理古代元典文献上,孔子的功不可没。纵观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其它三个古国当时是和中国齐名的,也是有着曾经的辉煌。但如今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了。而我华夏文明历经劫难而不灭,固守着精神文明家园,至今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倒,没有断代断层,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否与这些璀璨的文化传承,保留下了中华文化元典,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呢?古代先哲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和文化自信,这真是值得庆幸的。《诗》《易》《礼》《书》《春秋》等,相传这些文献典籍中,是孔子不辞劳苦,经手重新校定整理编纂,保存至今。司马迁认为,孔子将3000多篇杂乱的诗歌,堪定为305篇,皆弦歌之。也就是说这305篇不但能吟诵,还要谱曲能唱。这是多大的工程啊。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不学诗,无以言。再如《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相传远古伏羲观察自然现象做八卦,周文王拘羑里,面壁推演出64卦。这时的《易经》还是古奥难懂。据说孔子晚年作《易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要》中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韦编三绝,以至于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易传》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统称《十翼》。由此给《易经》仿佛插上了翅膀,变的容易理解和接地气了。《周易》中涵盖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内容。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是古代先哲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华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绝不仅是占卜算命的。这些典籍保存整理和孔子息息相关,孔子的贡献是巨大的。

  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教育家。西周时,学在官府,享受教育是贵族世袭特权之一。孔子成功地开办了私学,把教育从官方贵族推向了民间,教授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科。孔子办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四方学子不论贫富贵贱,纷纷前来求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身通六艺),更有孔门十哲。其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就是出身寒门。“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有子路、曾参都是来自下层。“学而优则仕”儒家热衷政治,但绝不是贪恋权力,追求享乐。他们入仕是为解救社会,实现其仁爱德政的理想。孔子为其漂泊一生,艰难困苦仍不改变初衷,。在这位圣人的眼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在办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对当下仍有十分深远的指导作用。“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孔子的授课方式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侍坐》篇,是《论语》篇幅最长的一则,孔子和四个弟子展开了关于志向的讨论,先是老师提出问题,弟子们畅所欲言,然后老师作简要的总结,通过几个人的言谈、神态、动作成功的刻画了孔子的形象,逼真而传神。是孔子教学的一次完整记录。孔子的谦谦君子,亲切自然,循循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弟子们的各抒己见,无拘无束,甚至还有鼓瑟的弟子曾皙。这是个多么宽松和谐令人向往的学习氛围呀。孔子在《论语》中反映的教育思想和至理名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作为举世敬仰留芳千古的文化圣人是当之无愧的。

  重视关于人的德性,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的伦理思想体系,“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孔子特别高扬“仁”字,这个字在《论语》中大概出现了100多次。克己复礼,孝悌为本,为人由己,注重个人修养。而孔子本身就具备仁者情怀,凸现了敬天重民的民本进步思想。这和《春秋》是一脉相承的。马棚失火,孔子不问马,而问“伤人乎”?开始关注人的地位价值问题。这较之奴隶时代,匹马束丝即可换取5个奴隶是进步多了。孔子极力主张君王要实行仁政德治,和为贵,提倡国君要有民本思想,坚持中庸忠恕之道,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怒斥苛政猛于虎。《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仁、爱、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就是安身立命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立身立言,躬行实践,最有名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是孔子的一个最可贵的品格。

  孔子高高大大,据说是1.9米以上的长人。形容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从《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常人喜怒哀乐的孔子。如孔子是个十分喜好音乐,精通音律的大家。在周游齐国时虽然未得到齐景公的重用,齐的政治礼制也令孔子失望。但有幸听到了齐太师弹奏的舜时的音乐,醉心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孔子在卫国,在卫灵公的风流夫人南子的一再邀请下拜访了南子后,直率的弟子子路不高兴,甩脸色给孔子看,孔子有口说不清,急忙发誓赌咒:如果做了不正经的事,天厌之!天厌之!对于厌恶之人和事,孔子也会骂人,甚至是打人。有个叫原壤的老头,小时母亲办丧时不悲痛,甚至还唱歌。老了不改恶习,不懂礼,孔子见到他时,坐没坐像,腿伸的很远,孔子厌恶极了,不但骂了他,甚至还用拐杖敲他的小腿。晚年他的最好学生颜渊和唯一的儿子孔鲤因病故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大哭“天丧予!天丧予”。学生伯牛大概得了传染病,孔子在窗外,紧紧拉着他的手,口中念念不舍……从《论语》的记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只会说教,离我们很远的圣人。而是亲切自然,甚至是风趣幽默,具备普通人嬉笑怒骂的真性情,走下神坛的真实孔子。他那超常的智慧,完美的品德,慈祥和蔼的仪态……,在《论语》中俯拾皆是。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我读了孔子的遗书,可以想见的'到他为人的伟大。……唯有孔子,他是布衣,传了十余世,学者都崇仰他。……凡是研讨六经的人,都依孔子的话为最高的衡量标准,真可算是至圣了。”在联合国三楼会议室就有用英语翻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纵观历史,对孔子的褒贬不一。但是《论语》对后世的强大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都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成语和格言。我们普通人当从古代先哲中汲取积极有用的精神财富,提升个人的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做一个有益于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论语》读书笔记3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

  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

  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读书笔记4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论语》读书笔记5

  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我最大的课题。我也不能脱俗,总期望自我的女儿能欢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我没有教育好她。女儿11岁了,开始构成自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所以,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期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齐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先都能够在书中找到依据。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期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本事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论语》读书笔记6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

  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这几行字,读了很多遍。第一眼读这字句,便不能忘记。过一段时间想起,阅,思,拂卷无言。

  再过一段时间想起,再阅,再思,再拂卷无言。如此反复。今又翻阅,感慨万千,却仍不能语尽。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可以理解为庄重,也可以理解为自重、自尊心、信心。

  威就是有威仪,有威信,有威风。没有自信就没有威信,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看现在的“重”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份量”,引申为“内涵”。也就是说,君子没有份量,没有内涵,没有能力和水平,也就威不起来。这个时候,说明他的学问也就不稳固、不牢固。

  忠信是多次涉及到的词汇。

  对上级、对人民态度忠心,言而有信。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信”是根本,因为失去“忠信”,仁爱之心亦不真实,“仁”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要“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有很多人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先生的讲解是: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我是颇为赞同的。以孔夫子的高贵人格,绝对不会如此势利眼,只和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他的“有教无类”便证明了他的一贯立场。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

  过是过失,“惮”就是“怕”。比如肆无忌惮(放肆而不忌讳和害怕)。

  下面一节,又是曾子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有两种解释。

  查询成语词典: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只有这样,民众的道德品性就归于仁厚,社会风气也就厚道了。我们的潜意识中一直是这样理解的。不过南怀谨先生有不同的解释,他说:

  “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

  ”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这种解释主要是把“学而”全篇作为一个整体文章来理解的,把每一个段落大意都和学问挂钩,所以才这样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仍然觉得比较费劲,有些牵强。

  ——见仁见智吧。

  反观自己:

  做人首先是要自信。如果没有自信,凡是悲观失望,对未来没有信心,说话就必然底气不足。哪里还能谈得上有威望和威信呢。要有自信,首先必须对掌控的事情充分了解其规律,做到成竹在胸。这个方面我很有感触。由于现在从事教育技术工作,这个领域又是更新换代特别快的,稍稍不注意加强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力不从心。

  而个人的力量又有限,所以要充分注意:发挥别人的作用,加强合作,用人所长。

  在用人的时候,对待周围的人,都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即使是自己不太同意他的某些做法,甚至在周围的评价都不太好的人,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无友不如己者,他们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对他人的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他们的优点要经常表扬和鼓励(现在不是时兴赏识教育么)。

  我有时候就有些不能容忍下属不能做好我认为应该干好的事情。觉得我这个外行都能干,你们是专业,为什么还干不好?有时候在公开场合说话就太冲,轻易就得罪人,让听众的心理受到打击。

  其实术业有专攻,我会的别人不一定要会,别人有很多会,甚至他们也认为“是人就会”的我也往往不会。

  人不是不能干,而是没有放对位置。每个人都有适合于他们的岗位,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记得禹明主任曾经告诫我们:深圳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即使是今天在深圳扫大街的清洁工,也不要轻视他们,说不定哪一天他就找到了适合的位置,甚至比你更成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定是不会错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说:“读书人如果有志于真理,却又以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便不值得同他议理了。”

  每个人都有其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如果一个人追求了一辈子的真理,最终却搏了个恶衣恶食,由此可见此人并不足以为谋真理之君子。

  既然有志于道,必然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苦苦探索,并最终将探索的真理奉献于劳苦大众,这样的人能够成就其伟业,最起马也是丰衣足食。何以恶衣恶食呢?是谓志于真道者,必锦衣美食;修于伪道者,必将恶衣恶食也!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自己能够养活自己,有力气,丰华正茂,所以在同龄中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可到了40岁上下,便会愈加感觉到志与道与反之者之间的差别。

  早年风流酒色之人,到了人生的中后期又有几个不是苟颜残喘?因此,我们从生活中也不难悟出这个一个道理,即:四十岁以前有福不算福。这句话也能够更好地给孔子之方言以延伸。志于道,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多做贡献,从广义的社会角度准确地讲,无过即为贡献,且能丰衣足食,是谓谋求万日幸福生活之本也!

  上述是我对孔子这句的话的一部分理解,而另一部分也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我对此有异议。

  子曰:“志于道者,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的言行对中国人的影响几千年,自古以来众多读书人都是按照孔子之言以行之,本人愚见:孔子应该负中国彼此看不起之部分责任。何以谓之?君子应有广仁之心,四海播爱,一视同仁。即然人家有志于道,并修于道,最终落得恶衣恶食,其修于之道一定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耻恶衣恶食是人之常情,有谁不愿意过上美好的生活呢?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前提。作为君子不为其指明方向,而是未与议也,此举何以论为君子乎?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孔子的学问时要注意勤与思考,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拿来主义的思想千万要不得,否则,真道有可能会真得变作伪道。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国学,关注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习求禄位。孔子说:“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减少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

  言语减少了错误,行为减少了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

  这则论语适用于仕途,《朱子家训》里就曾说过“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个人话多并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惹来杀身之祸。做学问,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来,这是很好的习惯,可是也并不表明这同样适用于官场。

  有了疑问,马上提出来,只会让你显得很无知,让别人以为你好欺负。

  在官场上,你需要一双慧眼,来辨别谁奸谁忠,找好自己效劳的对象,学会察言观色,同时也要量力而行,懂得“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的道理。

  凡事当谨慎再三,力求做过的事都不会后悔。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你就已经离踏上仕途不远了

  。

《论语》读书笔记7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在这段话中,谈到了看待他人的标准。这里的“缧绁”原来意思是捆绑犯人的绳子,在此代指监狱。传说公冶长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却十分有才能,甚至懂得鸟语。这样一个身负奇才的能人,却不知为什么锒铛入狱。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了解他的为人,认为这黑锅并不应该由他来背,“非其罪也”。但别说是古代,就算是现在,人们只要一得知某某蹲过监狱,上过劳改所,就惟恐避之不及,哪里还记得去想一想:这人真的有罪吗?因此,不难想见公冶长出狱后遭世人冷遇的凄凉境况了。

  但是,孔子却不以世俗的眼光来打量这位落魄弟子,更不因公冶长曾坐过牢而疏远、羞辱他。相反,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自古以来,世人一提到谈婚论嫁之事,莫不是讲究门当户对,攀龙附凤。孔子当时名满天下,想攀这高枝的人想来也不会少了。但是孔子却选中了公冶长这个当过囚犯的穷小伙儿,只因为他从公冶长身处窘境而不怨的平淡中,嗅出了君子的气息。这就说明,在孔子的眼中,品行第一,财富和地位倒是次要的了。

  子谓南容曰:“帮有道,不废;帮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更奇的是,孔子继而又为自己哥哥的女儿相中了一位乘龙快婿——南容。他既入得孔子的法眼,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依孔子的形容,南容是一个很有才具的人。他无论在盛世还是乱世,都可以进退自如。这样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

  从公冶长和南容的例子中可见,孔子的相人之术实在是高超。不为名利所惑,看中人的本性和真才实学。这般眼光的父母之命,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论语》读书笔记8

  有缘来品读《论语》一书,便深深的为它所吸引。语文课本中,众多文言文名句都出自《论语》,便在初中就对这本书有着浓厚的好奇感,品读中华的博学经典,感受着历史传承的美德,使我对这本书流连忘返,对有着一层面纱的中国有着更多的追随兴趣。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对孔子所言的摘抄与解析,在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哲理意义,有亲情、友情;有尊师重道、学习方法、思想品德,无论你现在需要被解答什么,放下焦躁的心,跟着《论语》,你便有答案了。

  《论语》中,使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学习和亲情了。

  首先来说学习,无论你是小学刚进校的孩童,还是头发斑白暮暮迟年的老人,你都要学习。学习是没有年龄的分界,就好比美丽的音乐没有时间和过节的局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年龄不是问题,一心向学者总会用那么个“毅”,更何况“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再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更是有着新的理解与体会——为学常温自有境界。

  孔老先生是个十分重视学习的人,他认为学习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是一个人内心快乐的源泉。人活在世上如果能通过学习每天都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和发现,并且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才真正算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当你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的时候,才是对于世界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世界才真正属于你,你会体会到一种智者的欢悦,它涵盖了三重境界,当我们学习时,我们要懂学、会学、乐学——只有懂得学习,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才能真正了解了学习的真谛。

  学习中还不忘多多反省自己,不光学习要反省,事事也要反省。常常反省自己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明朗,让自己的作为不失君子风范,人缺少了自我检查和约束的精神,才会让社会变得污浊如泥潭。孔子对待反省有着严格的自我评价与领悟,故《论语》中写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了反省,做事更要严谨,不要有丝毫纰漏,自我反省正是一种少犯错的措施。

  亲情为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之一,报答更是对亲情的最好时机体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世间众事皆有报答之感情,真情往往最重要。孔子讲述了一系列有关亲情,为的便是让弟子晓得为人所应有的本质,不要忘记中华伟大的情怀历史。亲人们将我们抚养长大,我们的报答之情不应去学,应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亲人的陪伴是莫大的幸事,有何理由要去摧毁了它,要去蔑视这海上漂浮的冰山——它小么?哪儿小?

  《论语》一书的只是道德更是多之又多,领悟的所感只是微微一点罢了,孔子十七岁便身为人师,几乎可以说是用尽一生来教育弟子,其语被记录作《论语》,由此可见孔子作为古代士人之地位,更何况其不仅知道做人、育人,也通晓琴乐、书礼,可谓人才。

  品读历史经典,感受了千年的历史传承,就像先开神秘面纱的一角,同时又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圣哲的洗礼和熏陶,沉迷在书中,无法自拔。

《论语》读书笔记9

  读了《论语》,儒家思想让我倍受感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我刚读时就能领悟其中的含义: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书上记载:有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小孩拦住了去路。孔子从车中探出头来,问这位小孩的姓名,并告诉他自己的身份。小孩听到后便得知他就是那博学的人——孔子。问道:“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听后大惊,羞愧得摇摇头。小孩洋洋得意起来:“告诉你吧,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荐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孔子听后不得不佩服,连忙下车行礼,对小孩说:“知识是无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一个人不论学问有多高,都要谦虚,知识是无止境的,世界上哪儿都是一种学问,千万不可因为对方阅历浅而嫌弃。因为孔子谦虚好学,所以他的学问不断增大,尊敬他的人越来越多。

  《论语》中也有这样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话充分地表达了孔子好学、知趣与豁达大度的胸怀。对于我们来说,光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足够让我们去刻苦学习。孔子的品德一直处于世人所说的“最高境界”,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事父母几谏”可谓是个经典,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我们何尝做到?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大大咧咧地喊叫父母这您们做错了。这不仅损害了和父母的关系,还会使家庭氛围紧张。我觉得这是孝敬父母的常规知识。

  还有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易懂,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当今社会,“孝”的本义是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每个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过上繁荣的生活,但他们的内心更需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能陪伴在自己的身边。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年迈的父亲与女儿的对话,父亲都说在家乡过得很不错,不用女儿回家陪他,其实,他的双腿已经不灵便了,他的老伴患了重病,医药费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而女儿却浑然不知。这则广告看哭了多少人。陪伴,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人都会逝去,但是人的一生不在于活的时间是否长久,而是在于这活的时间里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没有价值,有没有让自己后悔。做一个道德的人,展放出人生的生命力,让自己活出精彩,活出价值,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语》读书笔记10

  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也不能脱俗,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女儿11岁了,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因此,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希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起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希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论语》读书笔记11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我,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我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我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我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我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我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书笔记12

  我阅读了《论语》这本书。

  《论语》,作者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对照这些,尊重长辈这一点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经常是长辈给我建议后仍我行我素。比如家长让我别玩了,可是我还偏玩。我应该听从长辈的要求,按长辈的要求去做。

  论语里还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时每刻反省自己,反省的内容不光有这些,也可以有其他内容。比如反省自己虚度光阴了吗?做坏事了吗?长辈要让自己办的事做到了吗?

  我就有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妈妈出去办事,让我完成作业。我在做作业时写一会儿就干干别的,浪费了自己许多时间,就没有做到珍惜时间这一点。我应当认识到我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在人生中我就虚度了这些时间。

  读完《论语》,我发现我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做到论语里讲的,我一定要化为行动,以论语的内容为目标,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论语》读书笔记13

  论语,就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就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我,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就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就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就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就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就是强人所难吗?人不就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我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就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就是你苦恼,我也苦恼。但就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就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就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就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我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我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就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就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就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就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就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我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我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却只就是追求理解。理解不就是牵强的,就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书笔记14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于这种说法以前也只是听说而已。当从电视上看到于丹讲《论语》时,立刻被她那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电视上的讲座几乎完整的看了下来,随后又买来书仔细地阅读。之后才知道,平时常常用以提醒学生的几句“格言”原来是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于丹通过白语化的语言,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使《论语》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怎样,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吾与点也!”的故事所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有三种,即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论语》读书笔记15

  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根据开放社会的理论、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围绕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怎样学习做人的主题,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顺、仁爱、诚信、礼节、义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这十二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学会怎样做人有所参考。

  另外,为了保证《论语》的完整性,我们同时也在这本书的结尾,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一来可以让大家了解本书所选择的部分在《论语》中的具体出处,二来也可以为那些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撰而成。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目前,“英语潮”、“韩语潮”的兴起,却让我们将古代的精华遗忘在了角落。为了让大家对中国的经典著作,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增加自身素质,更为以后的英语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才特有此布置。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翻译人才,首先就应该对本国的文化十分熟悉,这样才能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外国人。“双语人才”是要掌握两种文化,并会熟练应用两种语言的人才。假如连自己本国的古典文化都不知道,又怎能传播我们的悠久历史呢?

  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仅就《论语》而言,可以将其梳理为以下三个部分。

  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论语》读书笔记汇编15篇】相关文章: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20

论语的读书笔记15篇03-19

《论语》读书笔记合集15篇03-01

《论语》读书笔记通用15篇02-25

《论语》读书笔记集锦15篇02-19

《活着》读书笔记(汇编15篇)03-24

《目送》读书笔记(汇编15篇)03-19

《边城》读书笔记汇编15篇02-15

《活着》读书笔记汇编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