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看意林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意林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看意林读后感1
顾名思义“战场”这个词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年代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场面。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地点、工作岗位、经营场所都可以称作战场,他们坚守在不同阵地,冲锋在不同的战场。
本文作者——翟杉从一只蚂蚁身上看到了这种战场上的顽强、坚韧、执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他观察一只蚂蚁,遇到了一片心仪的树叶,于是它把这片树叶视作了至爱珍宝。为了把宝贝带回家,它驮着树叶长途跋涉,在经过一道水泥台阶时,他千辛万苦地一次次往上攀登,又一次次摔下跌落,但它任然驮着那片比它的体积还大三倍叶片继续奋战。有几次,分明看到它就要成功了,可是被风一吹,一切又复归沉寂。
但它任然坚持着,拼尽全力又进行了第十八次的冲锋,可它还没爬到台阶的一半就摔了下来。在这次摔下之后,它没再看那叶片一眼,就安静地消失群蚁中了。
作者在等待了十分钟后,它依然没有回来,心想:‘这只心力交瘁的蚂蚁,或许不愿再回到这寸它曾经失败过十八次的阵地;或许它对这片厚重的、丑丑的败叶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热切;或许当它在卸下重负之后,终于发现这片树叶对它来说没想象中的重要,居然更是云淡风轻。’
他方才还在为那只出色的`蚂蚁血脉喷张,为之提心吊胆,为之哀婉叹息,而此时他已经消失在群蚁之中无法辨认。那曾经的重负让它显得非比寻常,可在卸下负担的那一刻,它便泯然众蚁,不再特殊了。
当作者拍拍尘土,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看到那只蚂蚁正急急地干了过来。此时无语,他彻底的被这只小小的生灵所折服,被它的执著所感动。正是这份执著才显得它的难能可贵,这份坚持成就了它的与众不同。
我们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有都少人终其一生坚持着自己的所想、所愿、所爱?有多少人不惧艰辛、鞠躬尽瘁、肝脑涂地坚守在自己的阵地、战场?
看意林读后感2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只弱小的小红虫无意间飘落到了作者的笔记薄上。这位顽皮而仁慈的作者,对这小小的天外来客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在观察中,他发现这小生命有惧怕黑色的特点,因此而引发了本文人与生物的一场游戏趣事。
作者从小红虫对黑色的敏感和惧怕的'程度来看,说明小红虫曾经一定遭受过跟黑色有关的灾难或攻击。为了进一步观察它,作者对这个不请自来的小东西略加惩罚、设置难关,看它能否通过,如果通过了,就把笔记本让给它,否则,就毫不客气的请它另谋出路。
当我读到作者用笔在小红虫周围涂满黑色,一步步逼近时,它也会像我们人一样感到极度的惶恐和无措,像是被包围在熊熊烈火之中,是那样的焦虑、无助、乱冲乱撞、几近疯狂。但是,这种状态没持续多久,便很快的让自己静止下来,沉思着如何决策摆脱困境,在一阵静默之后,它很镇定地一步步走向黑暗。没有慌乱,没有焦虑,没有畏惧,是那么笃定的朝着一定的方向走去,它似乎早已渗透黑色之后就是白色,他终于走了出来,那围困他的黑暗囚不住它,作者只好认输,把自己的日记薄让给了他,任它逍遥。他想:这小小的生命甚至有资格游遍整个地球。
这是多么顽强的意志,当黑色围困时,它没有被禁锢着一直等死,而是发挥了超常的智慧和勇气,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让作者对他刮目相看,记忆深刻。
这篇文章启示了人们在面临灾难和困难时,惧怕和惶恐是没有用的,我们不妨像小红虫那样让自己静止、平复、勇敢而从容的应对当前的困境,或许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看意林读后感】相关文章:
意林的读书笔记11-03
《意林》读书笔记12-20
关于意林读书笔记10-05
意林摘抄读书笔记11-01
意林读书笔记摘抄12-21
《意林》读书笔记15篇06-08
《意林》读书笔记(15篇)11-12
意林读后感11-18
经典意林读后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