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1
断断续续耗时二十五个小时看完了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
我在和人物一起成长,和他们一起度过了十年,期间他们的酸甜苦辣带动着我的神经,我看着手机时而热泪盈眶,时而笑逐言开,也时而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这不是小说,这是生活。正因为是生活所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尽人意,我期盼的少安和润叶、少平和晓霞、金波和他的藏族姑娘的结局,都成为了一段已经过去的、美好的回忆。
他们也好像不是小说里的人物,而是鲜活的真人,在离我很远的'地方生活着。我在飞机上,抬头看了看身边的窗户,天空湛蓝如洗,云朵一团一团簇拥在一起悬浮在天地相交的地方,云下是透明的空气和连绵的群山。我看到了黄土聚成的大地,也看到了他们在那大地上生活着。少安和秀莲正在双水村运作着他们的砖厂,少平在大牙湾的煤矿下挥洒着汗水,美丽的晓霞一定在天上思念着他,润叶和登云也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着。
我也不得不感叹路遥先生的文笔,可以透过他所写的一切看出先生是多么的博学,每一次描写到相似的场景都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书写出来,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各种知识涉猎广泛。只是怪我18岁这年才疏学浅,许多先生写的文字也没有仔细去看,大部分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忽略了一些文字的美妙。我对这本书拥有的情感太多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才明白想要写一些可以完美直观地体现我读后感的话语是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只想再过几年,待我拥有更多的阅历,对世界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后,拿起它细细翻阅,到时必然会领悟到更多路遥先生想表达的情感了。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2
孙少安:务农-被批判-放弃润叶娶秀莲-拉砖-开砖场-砖场失败-重新崛起
1 小说里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懂事主动退学很小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靠辛勤的劳动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2 和润叶的爱情是最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完全可以避免,当时孙玉厚选择让不争气的弟弟自生自灭,家里的光景不至于那么的差,少安或许会有机会和润叶一起去读高中,那样的话结局获取就会不同,娶秀莲是为了让润叶开启新的生活,这里少安的爱是为了让润叶幸福,反观徐向前的爱只是为了占有,最终的到润叶的“爱情”靠的是道德绑架和润叶对他的怜悯。
3 秀莲是个优秀的农村女性,她有作为农村人最优秀的品质,为孙少安奉献了一生,但是也享受到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幸福。
孙少平:高中-回村当老师-务农-揽工-煤炭工人
1 在给上高中的妹妹写的一封信中讲到了作为贫穷农村出生的人应该有的态度。永远不要鄙薄自己的出生要把它作为一生的财富,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自立自强勇敢的面对不熟悉的世界从局限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生活的意义。
2 少平人生路上碰到了很好的人,金波,田晓霞,曹书记,煤炭师傅。他受这些人的影响也影响着这些人。
3 他本质上已经脱离的农民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这体现在他强烈的脱离农村去外面闯荡的愿望,即使未来前途渺茫。最苦最累的活不能压垮他反而给他带来内心的平静,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能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可以用路遥后记中的一句话总结本书:只能永远的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能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这种对人生的生活态度和老人与海不谋而合。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3
读的整个过程是沉重的,以至于不停的`读下去想看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哪怕只有一个。可文成定居,不怨作者,只怪命运。
少平和晓霞的爱情是我见过最完美的爱情,超越阶层,无视距离,心紧紧的贴在一起,可晓霞为救一个孩子而身亡,让人痛心不已故事曲折反复让人感慨万千,亲情、友情、爱情交织,轰轰烈烈,最后还是归于平凡,让人唏嘘。
人生,一定要好好走好每一步,也要努力追求美好才行。愿随遇而安,愿不甘平凡,愿执着追求,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4
终于看完了
电视剧改编的内容不多,所以看着还不那么突兀
孙少安:的确是农村里最有奋斗激情的父辈们的缩影,他们短视,但也愿意相信未来总会好的!他们对公家的人,或羡慕,或嫉妒,或厌恶,却也真的是靠着这些人营造的大环境下,努力奋斗着实现人生理想,他们或许不懂爱情,却深切的知道家庭的责任担当是什么,他们没有改变世界的目标,却也希望改善家人的生活,在周围的社交圈里混到人上人,这就是孙少安们,我佩服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毅力。
孙少平:这个年代的人能读到高中,那家庭条件要么很好要么就是家里人有远见,能读到高中,毕业了就可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或收入,至少能入兼职公务人员体系,不用下地干活了,这是那一代人很在乎的事情,觉得能离开黄土地讨生活,就真的是上升了很大一个阶层,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正是国家缺人才的时候,现在大都做到各行各业的高层了,这会都退休了,工作包分配,那真的是鲤鱼跃龙门,在我小学时期,村里家长们还非常在意,等到后面不包分配了,有些孩子就已经不能再去读书了,读书的功利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孙少平做着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真为他高兴,那个年代,能实现这一点,已经比很多同龄人要幸福了,大部分人的热情和梦想都被生活这座大山压的透不过气!
孙兰香,这个姑娘让我很喜欢,虽然作者没有花很多笔墨去写她,但这姑娘的韧劲、淡定从容和理智,真的是超燃了!
田晓霞,这样的姑娘让人眼睛一亮,热情,极富冒险精神,果敢,独立自主,完全没有富家小姐的样纸,跟田润叶在某方面形成鲜明对比。在那样艰难岁月里,真的是一股温暖的阳光,但作者貌似总让人生留着缺憾,不管是田晓霞,还是孙少平,遗恨终生。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5
总想给我与这本书的际遇留下些纪念,和书里的每个人道个别说声珍重。内心不舍,却不知要说什么,直到听了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片尾曲《神仙挡不住人想人》。
山挡不住......
挡不住云彩。
树挡不住......
挡不住风。
神仙挡不住......
挡不住人想人。
信天游灌溉黄土地的贫瘠,滋养那里的人。而出生在那里的路遥又用《平凡的世界》滋润着我们。
那个世界,有波澜壮阔,有温柔似水,有精神高贵,有世俗粗鄙。然而黄土地包容一切,生生不息,依旧要给我们一片彩霞漫天,就像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神仙挡不住人想人,荡气回肠,苍茫悲壮。
苦难不是宿命难为,而是命运的馈赠。所以才有书中英雄一样的平凡人,用坚毅倔强的灵魂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含义,给予我们足够的温情。
那个世界,也是从动荡中苏醒过来的中国的缩影,勇敢的人们用无畏与苦难斗争,与命运抗衡,向大地怒吼!向苍穹誓言!
那个世界,依然在和几十年后的我们对话,你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的答案一定可以在那里找到。
和书相遇,跟和人一样,需要时机。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可以再次相遇!
言不尽意,就此道别,珍重!
致敬路遥!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6
经过近一个月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一本非常现实主义的小说。一本揭露七八十年代生活大变革的小说。一本励志的小说!书中的人物,书中的场景,活灵活现在我的眼前,一一跳跃。
孙少安一个不安于现状,敢与命运斗争的农民,一个崛起的企业家,一个出资重建学校的慈善家。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是非常励志的,我打心底佩服他!他敢于抓住历史变革机遇,勇敢直上,在他身上透出劲竹一般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经得起千击万磨。最后生活还是回报了他胜利的光芒,他真是双水村了不起的人物!
秀莲,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用她无私的爱和纯朴的善良温暖着少安,她愿意和一个家里连饭都吃不起的穷小子过生活。她不怕穷,不怕苦,不怕累,她相信他们可以用一双手,奋斗出一个富裕的家。她支持着他的事业,关心他,陪伴他,她为他们的家付出了太多,她过得太苦了,最后还落得绝症。唉,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不太理解,都希望她和少安从此平安健康幸福地活下去,自然老去。
其他人物感觉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一陈述了。在这本书中我不太喜欢孙少平,特别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感觉都有点反感了,这只是片面的个人观点。虽然他很爱学习,爱看书,很上进,不怕吃苦,但始终觉着他有着一种文化人的傲气,有很多事情不太为人所能理解,他到底要寻找什么,寻求什么,感觉他的精神世界离现实太遥远,离家人太遥远,最后他的结局是什么?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7
已是二刷此书,第一次读路遥还要追溯的好几年前呢,人生的每个阶段读至此书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也许第一次读到只会感慨当时社会生活的条件艰苦,也许只能林林总总地记住几个人名,也许多年后就忘却了曾经在那片土地上“鲜活”的人儿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借此契机,将自己在大学毕业之际,考研失利,决心二战之际,再次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的感悟抒发至此——
关于“贫穷、苦难、劳动”,这三个词构成了当时农村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一辈子都在劳动却仍然难以摆脱贫穷。孙玉厚为了弟弟和少安一辈子都在还债,孙少安初中毕业就开始接替父亲打理这个家,供弟弟妹妹上学,幸得上天眷顾娶了个好妻子,开办了砖场,却也几经坎坷,好不容易为双水村重建了学校,值此之际妻子却又患上肺癌;孙少平毕业后也没能吃上公家饭,不甘心留在村中种地,在外面也只是做一些辛苦的小工维持生计,最后也只能是回到大牙湾里的那个世界中去······劳动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当精神灵魂无处寄养时,劳动又是一种解脱。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
关于“爱情”,少平与晓霞彼此深爱,却因一场洪水让两个相爱的人天各一方;少安与润叶青梅竹马,却无奈因家庭差距,世俗观念羁绊结束了这段感情;少安找到了一心深爱着他的秀莲;润叶也因李向前失去了双腿对他慢慢产生了爱情;润生却和失去丈夫的郝红梅走到了一起;金波也为了心中的藏族姑娘不远万里寻找爱情······到底是先产生了婚姻而后有的爱情还是先有了爱情才出现了婚姻?我还是没有答案,只能交给时间去解答。但是我想不掺杂任何世俗的感情一定是好的,也是最长久的。爱一个人不一定有结果,但爱着就已经是爱情本身。关于“亲情”,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沧海桑田,一家人的血脉是无法割断舍离的,不管少平少安兰香走得再远,心都永远牵挂着那个家。父母永远会为你开着那扇回家的大门——田福堂最终接纳了儿媳郝红梅,半生漂泊的王满银也回到了老婆兰花的怀抱······少平也回到了母亲般的大牙湾,回到了惠英嫂和明明的身边······关于“知识与理想”,也许是人生这个阶段从少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即使生活再苦,前途再迷茫,也不能丢下心中的书。每天只要有书,明天就是可期待的,未来也是能看见的,至少你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年少的时候总要有一个方向,朝着心中想成为的那个未来的自己不断前进,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8
聚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前后十年间黄土高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孙玉 厚的四个孩子中,老大兰花没进过学校的大门,成了时代的牺牲品;老二少安自小聪明好学,却因家穷流泪辍学,不得不牺牲自己前途做了弟弟妹妹上学的桥梁;老三少安咬牙上完了高中,由于书读得多思想插上了翅膀,一心要到双水村外的`大世界闯一闯。从街头揽工开始到扎根煤矿,虽然在农村与城市间挣扎,也吃尽了牛马般的苦,但视野开阔精神富足,倒也习惯了这苦中之苦。这小子就是不一般!老四兰香很幸运,在两个哥哥的鼎力支持下,凭着天资和刻苦努力终于考上了省城的名牌大学,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逆袭,也成全了哥哥的夙愿。不可否认,读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可靠途径。
小说通过日常细碎的生活中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和内心的情感交融,把普通人成长中的痛、生活中的难以及咬牙坚持中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演绎成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一直触碰到我们情感深处最柔软最深刻的部位。是的,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是普通人,甚至和小草一样默默无闻,但依然可以倔强地活着,平凡而不平庸。
另外,小说气势之宏大,人物心理描写之细腻,对比手法运用之广泛等等,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致敬路遥,大爱经典,强力荐读。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9
关于少安和润叶的平凡爱: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相思苦,相思何其苦。润叶那一番相思恋情的急不可耐,对比少安这一点星星之火的微乎其微,实在是苦到了极致。这是我整部唯一无法理解,亦无法认同的爱情。有人说少安是因为深爱所以选择放手,也有人说少安是因为距离也因为烂包的光景不愿牵连深爱的女子所以选择远离,但是,他的选择,真的对她好吗?在他迅速找到了婆姨后,她的惆怅和无奈,心痛与心碎,被迫的艰苦和无奈的选择,造就了那段婚姻的不幸。究其所因,润叶的不幸,向前的不幸,都是因为少安在爱情面前的不争、退缩、懦弱。这一刻,完美的农民形象,留下了深刻的败笔。
关于少安和秀莲的平凡爱: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少安和秀莲,缘起合适的背景,缘续相互的扶持,缘灭世道的不公。那个年代的农村女子,男人就是她的天与地,尤其对于如此一个不甘于要农民丈夫却又不得不屈服命运只能找个农民丈夫的她来说,更是如此。读过书的农民,长的帅气的农民,身强体壮的农民,这个少安是她心中的神一般的存在。她瞬间爱他,敬他,心里只有他,她的爱是淋漓尽致,也是付出一切的,所以最终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一生,她是满足的。
关于润叶和向前的平凡爱: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这首七言绝句,可能你不曾听过这两句,但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想必是人尽皆知的。向前对润叶的情感,就是如此的炙热灼烈,以致于开始的时候,明知她不爱他,明知注定不幸,依旧选择了曾经拥有这份爱着的错觉。每每看到润叶这前半段的不幸,我会狠狠的痛恨少安的无情,也悻悻的讨厌向前的`执着。这一份心情,想来润叶也是如此。终究,因为他的残缺,润叶的心也瞬间柔软,成功的结合在一起。终究,生活的平凡取代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她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关于少平和晓霞的平凡爱: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最为正常的一对恋情了,青春的懵懂,年少的迷恋,惺惺相惜的心连心,虽然命运注定了聚少离多,也刻画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总是令人欣慰的。少平的爱而不弃,晓霞的爱而执着,注定了他们会经历和少安润叶不同的甜蜜情感。那一刻相拥,那一刻蜜吻,将永久留存。可能因为这一份完美,路遥残忍的塞进了不完美。这份不完美,令人潸然泪下,更心疼少平的未来将不能忘记她,将永远痛苦。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注定了平凡的爱情,有人爱的轰轰烈烈,有人爱的锲而不舍,也有人飞蛾扑火,更有人遍体鳞伤。这就是爱情的真谛,它并没有规则和定律,一切因人而异。文中还有很多人的爱情,有喜悦有遗憾,有无奈有坚定,演绎出这一番平凡,愿我们都能平凡的爱着,被爱着......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10
感触良多,不知该如何下笔。
我只知道,阅读这样一本平实的近代史小说(包括《活着》等),比看多少现代鸡汤文所引发的感触和反思都要深刻得多。
首先一点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一个越来越好的时代。那些革命先辈用血肉换来的和平,伟大国家领导人正确指导方针引领的繁荣昌盛,使得我们一出生就不用担心衣食住行,享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社会保障。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和电、满目琳琅的娱乐活动、资源丰富的水果粮食……我们不用为生存而担忧,只用考虑如何更好地生活!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怀有感恩之心。我决定在家存放一套纸质档的书,在未来我的孩子大到可以阅读小说时带领他/她看,告诉他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即使我们不为资源担忧,也绝对不可以浪费;告诉他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即使做不到,也要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公民,不为社会和国家添乱;告诉他只有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的收获才是值得骄傲的,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来收获回报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这本书可以指导孩子的太多,可以指导我们的也太多。
其次就是以孙家为代表的一家人的情感表达,每个家庭成员之间深刻联系着的感情让我感动不已。在那个以活下去为目的的年代,家长们是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性格教育的(包括现在也有很多家庭是这样),所以一个孩子长成什么样的性格,很大程度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被他父母如何相处所影响。孙家之所以一家人能够团结一致,心心相印,每个人都重情重义,并不是因为他们父母教会他们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互敬互爱的大家庭!他们成长的环境使他们培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别的不说,就说孙玉厚老夫妇对母亲的`孝顺以及对孩子的尊重,这就成为孩子们形成重感情和敢于表达自己的性格的主要原因。比如一个情节:
他还要征得少平的同意——这钱实际上不是他们的,是二小子的。虽说他相信少平肯定会同意把这钱给他哥先垫着用,可总得要娃娃亲口吐一句话。儿子已经大了,做老人的就应该尊重他们。他和老伴这两年对孩子的称呼也变了;再不叫“安安”、“平平”或“香香”这些昵称,当面时改叫他们为“虎子老子的”、“虎子他二爸”和“虎子他二姑”这些对大人的尊称……
试想多少家长没有仗着自己身份的优势,全权掌控着孩子们的一切。连称呼上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这在当时的农村(包括现在我都不一定能考虑到这点)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有这样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孙家培养出这些个优秀的孩子,即使不发生在小说里,也是很正常的吧。
小说中还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很多情节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愿我下次再读此书时,能有新的感触与思考。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11
平凡的世界里有着平凡的人们,平凡的人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在这不幸中,重新振作起生活下去的希望,哪怕是命中注定,也不能认命。这部小说中,少平,少安,润叶,晓霞……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这是我应该学习的一点。而最让我可惜的是,少平和晓霞以及少安和润叶之间的感情。我常常会想,要是晓霞没死,少平应该会带着明明母子以及小黑一起和晓霞生活在一起,那时,他肯定会有更高的成就和更美好的未来,也不会发生后面为了救人而留下自己不敢面对的疤痕这件事。话说回来,晓霞和少平都是为了救人而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他们都没有后悔过。只是可惜,没有如果。而润叶和少安,我无数次想象过他们再度重逢的'样子,会是怎样的呢?想必当初那段日子谁也不曾忘记,只是封存在了各自记忆的深处。或许会各自说说自己的近况,再挥手告别吧。我不奢求他们能在一起生活,因为最后各自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可惜的是,没能让他们再度重逢,但也留给了读者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吧。最后说说我自己对这本小说的看法吧,这本小说,每个人物形象都很生动,个性鲜明,每个读者也都能在里面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影子,即使放在现在这个年代,也依然能让人受益匪浅。最后在引用一下最近热播电影哪吒中的一句台词,“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是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不认命,也是我的命。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12
看完路遥这部长篇感觉他这个年代的几位作家骨子里有一种对文革、对七八十年代社会变革转型期那种忿懑和发自嗓子眼的低沉呐喊宣泄。似乎不写出主人公的悲惨境遇不足以呈现出少年成长期对那段苦难岁月之阴影,书中孙少安哥俩成长于七八十年代中期陕北农村,缺衣少吃的青春哥俩不向命运低头凭借各自奋斗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人生;哥哥少安终究没勇气接受青梅竹马田润叶的感情娶了外乡不要聘礼的善良女孩秀莲,靠勤劳耕种辛苦支撑一大家生计;思变革遭斗争、办砖厂历经坎坷终成乡里“冒尖户”;修学校造福乡里,相濡以沫妻子秀莲却肺癌离世。弟弟少平高中毕业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走出双水村做了“揽工汉”、煤矿工人;为救工友受伤致残,报社女友田晓霞洪水中也因为救灾民而牺牲;故事结局在婉拒了大学生金秀感情后与寡妇惠英走在了一起。
本书三部百万字所叙故事之曲折远非三言两语可说尽,其中离奇诧异文学矛盾冲突也是不少。农民孙少平和地委书记女儿大学生田晓霞的爱情有点儿脱离现实,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简直是不可想象;作者估计也是考虑到了这种文学冲突需要安排田晓霞必须离世,让更具现实意义的寡妇惠英和破相的少平走到一起,这才是平凡世界合乎平凡读者的三观。还有一个就是孙少安姐夫王满银这个人物刻画,这是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无赖泼皮;这样一个人物竟然在一次异乡的瞎逛中幡然醒悟、悔过自新,回归家庭重新做人了;看到此处时我笑个不止。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1992;和“白鹿原”作者同为陕西作家。听说有新版同名电视剧,有空看看。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 篇13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但是却让人更感到平凡中的不平凡,晓霞的死,向前的不幸,少平最后脸上的疤以及少安砖场的破产,果然灾难总会在你措不及防的时候来临让你无法面对。
在看到少平从当小工当煤矿工从而找出生活的意义时我当时也想从自己的工作上找到意义找到乐趣,但是在最后看到晓霞死的时候感觉这世界还能活出什么意义,果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其实还是很希望少安能和润叶在一起,可能是因为感同身受的原因最后也没能摆脱层次的差距,可能路遥也无法让少平和晓霞再一起虽然精神的层次达到了,但是物质上还是,,
平凡的'世界注定没能么平凡,光是生活的苦难就压的你喘不过气了,更何况还会有时不时地灾难降临你的面前让你无法接受。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读后感】相关文章: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07-22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1-07
平凡的世界的读书笔记03-07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2-03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06-21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热】07-08
《平凡的世界》学生读书笔记12-23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09-16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01-20
读后感平凡的世界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