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读后感

时间:2024-09-14 10:4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热门)呼啸山庄读后感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呼啸山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呼啸山庄读后感3篇

呼啸山庄读后感1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收养的弃儿希斯克利夫和恩肖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了,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层层阻挠,最终劳燕分飞,凯瑟琳嫁给了画眉山庄阔少爷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为了报复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内心痛苦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但是她的死并没有浇灭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复仇的欲望,最终在他的迫害之下,凯瑟琳的哥哥亨得利,爱人埃德加以及伊莎贝拉都相继死去,他还强迫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在他儿子死后,他顺利地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所有产业都收入自己名下。虽然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得逞了,但是他始终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不可否认的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始终都深爱着对方,但是在这份痴恋当中都迷失了自我。凯瑟琳因为虚荣嫁给了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在认为自己的感情遭到背叛之后则开始了无休止的疯狂的报复。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是整部小说最动情的地方,又是所有悲剧的源头。唯利是图而又现实的社会使得凯瑟琳的爱变得不纯粹,她虽然到死都认为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和希斯克利夫一样的不安分,倔强和狂野,最终却受了物质文明的蛊惑,自认为明智地嫁给了一个她不了解也根本就不爱的埃德加,她的`“明智之举”最终造成了三个人一生的不幸。艾米丽在塑造凯瑟琳这个人物的时候,赋予了她很多的同情,但是同时还有鞭笞,无奈。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最为恰当了。

  希斯克利夫是与现实社会对比最为鲜明的一个。他本来就是一个被现实抛弃的人,是老恩肖把他带回现实,并且用自己的爱保护着他让他得以生存,但是希斯克利夫始终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他有着自己的生存准则,有着狂热而又深沉的爱恨,爱的激烈,爱的刻骨,爱的纯粹。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凯瑟琳永远简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他的愿望破灭的时候,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凯瑟琳,守护自己的爱情。他希望用复仇的方式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也正是这种欲望,让他在迷失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小说的内容,我想用这句话“他们所有人都在错误的时代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造成了悲剧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在悔恨中死去,还差点让不幸殃及到下一代。但是即使结果已经不可逆转,我们还是应该为他们感到安慰,在做出错误选择之后,他们都反抗过,为了自由和幸福而争取过,他们的生命有如那野外的向阳花,那么热烈地绽放过……

呼啸山庄读后感2

  爱与恨永远是相互对立的,但有时候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它们之中一个是人性最美好、最令人憧憬的事物,一个是人性中最扭曲、最堕落的产物,但是,有一点我们永远都相信,那就是,爱比恨长久!

  《呼啸山庄》讲述的就是一个爱与恨较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希斯克厉夫,是一个由爱生恨、并因此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展开疯狂报复的人,这种报复给两户人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看似永远无法根除的恨意,最后却在年轻一代的爱情中烟消云散了……故事的结局虽然圆满,但全书却给人一种很压抑、很黑暗的基调和感觉,恨充斥着故事的每一段落,特别是对男主角希斯克厉夫的刻画最为丰满和生动。作者对希斯克厉夫的外貌没有什么作详细的描写,但对于性格的刻画却格外的生动传神。无论从外景到人物、从语言到心理……通过对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直观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希斯克厉夫对于报复他人的快感,把一个活生生的被恨和报复主宰了的人物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被扭曲的爱抓住了的奴隶——是的,希斯克厉夫就像一个奴隶,被扭曲失意的爱情奴隶,被恨控制了的奴隶,正是由于爱和理性的丧失,引发了他为心上人之死而展开的一系列复仇行动。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为让爱的人生活得更好而奋斗,但是在爱的人离开后,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人只是悲痛,悲痛过后成为更加善良的人;而有的人则是悲痛产生愤恨,变得更加暴躁、心狠手辣……正是这种不同的反应,导致了他们最终各自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也造就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但是,无论他们活着的时候做过什么,无论他们之间有过什么样的纠缠瓜葛,无论恨与爱,他们的结局却不免都变成一捧黄土,跟随着死去的人一起安静的长眠于地下,成为文章最后的三个墓碑,变成活着的人永远的回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更美好、更善良的回忆?为什么还是在自己痛苦时给他人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所以,尽管书中到处充满着绝望的迷雾,但作者还是在字里行间不时能透出几丝光明,正是那若隐若现的光亮让我们感受到爱的萌芽,终于,在经历了恨的长期冰冻之后,爱慢慢苏醒过来。书的名字叫《呼啸山庄》,这也显示了作者的颇具深意:《呼啸山庄》的呼啸是什么呢?很显然,是希斯克厉夫狂风骤雨般的复仇!而山庄正如饱经风霜的爱,尽管经受怎样的狂风骤雨也永不倒塌,永远在人类的情感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亘古永存!而这,就是作者想到传达给人们的东西:恨只会一时,爱却会天长地久!

  《呼啸山庄》讲述了一个爱恨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温暖的道理:恨也许会冻结人性,但是人性终会在爱的暖流中得到解放、温暖人生、温暖世界。

呼啸山庄读后感3

  《呼啸山庄》叙述的是两大家族两代人之间曲折离奇的情感史。被呼啸山庄收养的孩子希刺克利夫与山庄里的小女儿凯瑟琳产生了爱情,然而因为身份低下,被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百般打骂,甚至连仆人也歧视他。他与同样没有地位的凯瑟琳相依为命,最终相爱,他想象着能与她一起挣脱这个禁锢着他们的囚笼,然而他所钟情的人却背叛了自己的信念,屈从了世俗,嫁给了温文而雅的画眉山庄之子爱加德……

  读到这里,我也在想,她的确是意志不够坚定啊,一起苦难并肩而活过,终是被现实打败,被物质金钱击溃……两百年前有这样一位凯瑟琳,两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物,她们依旧赌着、输着、溃不成军。爱情似乎也只能成为悲剧的修饰品,尽管凯瑟琳说过“我对爱加德的爱就像秋天的树叶,会泛黄而枯萎,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正如春天里坚固的岩石……”不可磨灭。

  这样坚固的'岩石究竟能经受多少狂风暴雨,发人深思。

  小说的写作方式十分独特,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见证这一切的爱恨情仇,增强了情感的可信度。是啊,一本书便是一场人生,我们不妨从中来审视自己的人生。

  三年后,希刺克利夫以富者的身份回来了,于是他展开疯狂的报复,诱骗爱加德的妹妹,教唆辛德雷酗酒、赌博、打骂他的儿子……终于,凯瑟琳由于极大的悲痛忧郁而死,而希刺克利夫也夺得了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

  凯瑟琳死了,她的灵魂日日陪伴在爱人的身旁,使之心灵的伤愈来愈重,他从辛德雷之子与小凯瑟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最后,带着一份悔意、与对爱人疯狂的思念绝食自尽……

  中国有句古话:“生同寝,死同穴”,然而,他们生却无同寝,造成这样的结局,该怪谁?我想,是心。

  没有坚守,所以只有消弥于世。或许这个纷乱的故事只是作者的想像,但却句句透露着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事实上,人并没有所谓绝对的善与恶,每个善良之人都有虚假的一面,恶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不能有绝对的定义。

  最后,我想说,《呼啸山庄》给了我太多的感受,有些是不能用文字来形容的,我开始思考人性,思考坚守,思考现实与理想,最重要的是体味一种爱恨情仇的人生,似乎是在看戏,却又觉得自己何尝不是在这个时代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舞台剧,只是还未拉下帷幕……

  记得在初读《暮光之城》时,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能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我十分惶然,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我活着,一直活着,看着一代又一代人死去,这种感觉或许生不如死吧。我并不想批评希刺克利夫,因为,没有了所爱之人,活着便是生不如死吧!

【呼啸山庄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啸山庄》读后感10-29

呼啸山庄读后感10-15

呼啸山庄读后感05-06

呼啸山庄的读后感04-09

[精选]呼啸山庄读后感08-06

《呼啸山庄》经典读后感12-20

呼啸山庄读后感【经典】08-31

《呼啸山庄》读后感01-08

(通用)呼啸山庄读后感09-04

【热】《呼啸山庄》读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