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时间:2024-07-03 18:05: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2篇(精品)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最后一分钟》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1

  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时,我感到了香港回归的不易与人们期盼祖国统一的热情。

  香港,祖国七个儿子之一,它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可恶的外国人却抢走了这片珍贵的土地。这本书的作者通过描写香港回归时全国上下热血沸腾的场面,引出了香港屈辱的历史,展望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辉煌未来。作者倾诉了自己在1997年7月1日,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就如文中说的,“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国的儿女拥有着强大的尊严,放心吧,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我们要用行动来证实,我们才是最强大的;我们要用一句真诚的话语告诉你们,我们不记仇,但记辱;我们要用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表明,我们是一定要把我国领土要回的;我们要用眼睛表示,我们是有尊严的,不能容忍你们的行为!一位外国人,他爱自己的祖国,一位中国人,也爱自己的祖国。请不要用刀枪撕裂他国的土地,不要用鲜血染红他族的清泉!

  每当国旗升起,我都会想起这个时刻,不仅仅是这个时刻,也是当匈奴,吐蕃入侵时,中国人顽强抵抗的时刻;也是八国联军长驱直入时,中国人英勇牺牲的时刻;更是八年抗战,中国人奋力杀敌的时刻。虽害怕,但我们永不退缩!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是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2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情感交织,既感到无比自豪,但又感到无比愤怒。香港原是我们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1842年中国在啊片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就这样,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那时的中国既落后又贫穷,清政府又懦弱、无能,中国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我愤怒英国人的贪婪、无耻、霸道、可恶、残忍!

  这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在回归祖国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穿过这一滴泪珠。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灰尘中浮现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流淌着滚滚热泪。百年的耻辱终于在这最后的一分钟散尽了!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新中国多么像一只昂然屹立于东方的雄狮,祖国正在愈来愈强大!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一定要奋发图强,为祖国强大而读书!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3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那是什么声音?那是中国人的声音,这声音也是令人感动的声音!

  最后一分钟,使它汇成了一首诗——《最后一分钟》,因为有了太多的感动,才有它《最后一分钟》,虎门的硝烟散了,世界和平了,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信、顽强、力量;展示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

  1997年7月1日,它回来了,香港,它回来了,又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和我们一起感受妈妈的爱,140年了,整整140年呀,就在这时的最后一分钟,升起的不再是英国的国旗,而是我中华的国旗,那是缓缓上升的红色,挺直的旗杆,造就了今日的祖国辉煌!此时,紫荆花仿佛沐浴了柔和的阳光,开得更艳了……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4

  读《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时,我的脑子里联想到了许许多多关于香港回归和我们祖国受百年屈辱的一些画面。

  最后一分钟讲的是:1997年6月30日午夜23时59分作者李小雨在距离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所想到的、看到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永久割让,正式成为殖民地。正是因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香港才会被外国侵略者所霸占,我们美丽的祖国才会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直到1982年9月24日,在邓小平多次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并提出“一国两制”,多轮协商后,终于同意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归还中国。

  1997年6月30日午夜23时59分,所以中国人都在等待最后一刻,期待与 自己的家人团聚,香港就像祖国大陆的孩子,在与母亲阔别一百多年后,终于要再次回到母亲的怀抱了。在这最后一刻,再也不是万众欢腾而是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每一个中国人“扑通、扑通”的心跳声。大家把目光一起投到倒计时牌上,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预示着快要近了,快要近了!十、九、八……当快要跳到0时,两岸人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啊!香港回归了!两岸人民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全场一片欢声笑语。“香港回归了!”还有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能够表达两岸同胞激动的心情呢?

  从1997年7月1日开始,香港将有一个崭新的世纪,它将能和我们内地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5

  读了《最后一分钟》我感到很气愤又很欣慰。

  台湾从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在文中第二节我感受很深,那一段写的情感真挚,写出了人们热切盼望香港回归的心情。这一段中好多词语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与无比自豪的心情,也写出了人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

  给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最后一段,这一小节写了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深情祝福。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归家归航。沐浴过世纪的风雨,一个信念伴随着一个民族走过了百年沧桑,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紫荆花以一瞬间的盛开凝聚了一个世纪的'守望。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坚信香港明天必将更加辉煌,这颗“东方之珠”必将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6

  当“嫦娥一号”在太空遨游时,当北京奥运会成功闭幕时,我们享受着祖国强大带给我们的荣耀与自豪。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的受难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的抗争史。而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最后的一分钟》帮我们打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让我们在喜迎香港回归的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段屈辱的国耻。

  《最后的一分钟》讲述了1997年6月30日午夜,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作者目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其冉冉升起,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是呀,流落在外一个半世纪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怎能不令人激动地热泪盈眶呢?

  当我读到“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时,想起百年前英国侵略者用毒品 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林则徐、关天培等有骨气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但最终因清政府的腐败,被迫签下一张张保存至今的“发黄的旧条约”,使香港被英国占据了一百多年,香港人民受尽屈辱。如今,香港即将回归之际,中华儿女压在心里百年之久的耻辱就快要雪洗了,又有哪一个华夏儿女不欢欣鼓舞呢?

  然而,在喜悦和激动过后,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千万不能忘却这段屈辱的历史。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7

  大家都知道,香港回归祖国是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的心一定是激动、紧张、兴奋,其中一位中国人李小雨写了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在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当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一分钟,人们是满怀期待的。那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物体,那就是我们中国鲜艳的五星红旗!那一刻,人们的心情该有多激动、多兴奋、多紧张啊!那一刹那,是万众欢腾的寂静。就连我没在场,每当读到这篇诗歌,我的心也跟着激动、兴奋、紧张。每当回忆起往昔那个巨大的耻辱时,我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幅让人心痛,让人不想看到的悲惨画面。

  过去的中国,贫穷落后,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列强的欺负,被他们说成了“东亚病夫”,香港也被割让给英国,劳动人民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奴隶。而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耻辱和和不幸已成为过去。我们的祖国已成了亚洲的巨龙。香港的回归,让我们揭开了崭新的篇章,让我们深情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香港,您就像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学会好好珍惜您。您回归祖国的那一刻,是激动人心的一刻,是万众欢腾的一刻。您全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您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这个怀抱是温暖的`,是香甜的,更是温馨的。每当夜晚,您这颗明珠就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芒,那时,您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刻,是全中国人民观看的焦点,是……

  香港,我爱您!我爱您的美,我爱您平日的热闹,我更爱您那全身的迷人光芒。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8

  读完了课文《最后一分钟》一颗后,我内心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本文记叙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写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文中第三小节介绍了种种不平等的条约和各种屈辱历史,如今到了这时,作者早已把它在心中销毁,带着舒畅。痛快的心情去迎接终于回归大陆的香港。

  而在生活中也处处有爱国之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后,运动员在行这公平。公正的比赛,当电视的银屏上有中国对的影子时,我便立刻加油。喝彩。当银屏上显示中国虽金牌总数位列第一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不禁欢呼雀跃,恨不得钻进电视机里去鼓掌。

  而本篇课文也让我想起来身在异国,却思念祖国的华罗庚:新中固解放不久,在国外留学的数学家华罗庚得知了消息后,不顾着国外几十所名牌大学的重金聘请下,带着一颗爱国之心回国。可路上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拦,经历千难万阻,终于回到祖国。他热爱祖国的精神打动了我,我也是中过人,我也流中国人的血,所以,我也要爱国。

  爱国这两个鲜红的大字虽然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它却可使一个身在异国的人,奔波万里,回到祖国。今后,我也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让这浓浓的爱国情意延续下去。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9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扣人心弦、充满深情的诗歌,它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和期待。读这首诗,我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以及他对未来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无奈。

  首先,我被诗中“最后一分钟”这个概念深深吸引。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过去的结束和新的开始,也代表了无尽的期待和未知的未来。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深感震撼。

  在诗中,我注意到了诗人的描绘方式。他并没有直接描绘出具体的场景或者人物,而是通过情感的流露和语言的暗示,让我自己去想象、去感知。这种手法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此外,诗中的“疼痛”和“温存”这两个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展示了过去的痛苦和无奈,另一方面又展示了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种对比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期待。

  同时,我也被诗中的“思想与理智在本能的抗拒我们最后一分钟”所打动。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展示了我们在面对重大改变时的无力和无奈。我们往往会被本能所驱使,但同时也会被理智所束缚。这种矛盾和冲突,让我深感共鸣。

  最后,我想说,《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它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冲突和期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们在面对重大改变时的无力和无奈。我相信,这首诗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10

  1997年7月1日,祖国大地举国欢腾。啊,香港,这颗闪耀的珍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这朵重生的紫荆,在百年后的第一分钟愈显生机。看着今天这繁荣的香港,真难以想像得到过去沦为英国殖民地时的香港。

  过去的'香港让我想起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竟能腐败到把国土拱手借给别人。还有就是再看南京大屠杀,30余万中国同胞受害,有几万中国妇女受辱啊!可旧中国居然没有反抗之力,难道这些不是中国人的耻辱吗!

  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景像仿佛又展现在我眼前,想到他们的滔天罪行,我的拳头不觉握紧了,心中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惋惜,怒是对侵略者的仇恨,惜是对被毁、被掠文物的痛惜。侵略者,我们恨你!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11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愤怒,但又很自豪。

  清朝末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两次鸦片战争以及“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侵犯都以我们失败而告终。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圆明园,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这还不算,还逼着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但要赔款,还要割地。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就是那个时候割给英国的。近百年来,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想夺回失地,却只能流着泪,握着拳头看着那些在租界里飞扬跋扈的英国人。每每想到这儿,我内心愤怒的火焰便会在胸中熊熊燃烧。

  时光辗转,光阴流逝。

  如今,中国强大了,中国站起来了!英国再也不敢像以往那样趾高气扬了。但当祖国母亲决定要收回自己的孩子——香港时,他们竟然还妄想通过谈判来拖延时间!

  邓小平在谈判中语气非常强硬:“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很朴实的一句话,但其中却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底气说出如此强硬的话?我想一定是他背后的中国吧,是强大了的中国吧!

  于是英国同意在1997年7月1日办理香港交接仪式,把香港归还给我们。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国歌响彻香港的大街小巷的'时候;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那一分钟,中国沸腾了。此时,全国人民的表现岂是只用“激动”、“欢欣鼓舞”就能形容的吗?这也是我无比自豪的原因呀!

  现如今,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那段受屈辱的历史。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篇12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读了《最后一分钟》这首小诗,我的泪珠也在流淌,我的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这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仅仅以几句诗文,作者就把香港回归之盛况和自己心中的联想、感情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当我读到“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我感到了激情与祝福,一颗兴奋的,美好的.,正在跳动着的心,感受到它深情而不失爆发力,感受到……默默的读着这首诗,我情不自禁的想到香港的沧桑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自己的土地,但由于清政府落后政策,西方列强已开始想尽办法欺凌中国,榨干中国。1849年英国发动的一场鸦片战争改变了一切。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胆小如鼠,经不起英国的强迫,前前后后一连签订了三个令人痛恨的不平等条约,香港就这样离开了母亲。

  可如今不同了,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香港,这个本来就属于中国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此刻,作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提起笔,一首小诗随即而成,这就是《最后一分钟》。

  今日的香港已蒸蒸日上,在这里,我对香港表示衷心的祝福。紫荆飘香,香港就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一页让人回味无穷,飘着花香的诗。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相关文章: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04-30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06-21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04-14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3篇08-01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04-28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01-24

读《一分钟》有感04-17

读《宝贵的一分钟》有感04-27

最后姿势读后感07-22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