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04-30 08:48: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大全【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大全【1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这本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真的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孩子的童年也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因此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家书中的爱,或许这就是距离产生的不同寻常的爱,它的不同寻常,并不是它的爱超脱尘世,而是因为距离,使人们更懂得珍惜这份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肃、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犹如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努力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布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智慧”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心中有了很大的感触。“家书”,是众所周知的东西,但是它的内容却又不为人知,同时它的内容又是变幻不定的。但承载在这一张小小的纸上的东西,可以说很轻,轻如鸿毛;也可以说很重,重若泰山。它不只是一纸家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书信汇编成的一本书,这些家书不仅仅是是对他们的嘱托,更是对他们的教育。

  在书信中,父亲常常对儿子的生活进行引导,和他谈论艺术、工作、学习等,并且会给他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对儿子进行教导。这样的父亲使我感到钦佩。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父亲,才使傅聪成为了一个卓越的艺术家。

  父亲在家书中所写的,除了嘘寒问暖的话,更多的是对儿子谆谆的.教导。这使浓浓的父爱溢于言表。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事。使我的内心受到了感触。

  就是通过这些家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傅雷和他儿子之间那浓浓的爱。同时傅雷以身作则,总是先在自己身上找出不足,然后再引导儿子,这样的父亲,儿子又怎会不听从呢?

  这是一本十分有意义的书,它不仅教会了我为人处世,还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令我感受颇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虽然和傅雷的方法不同,但他们初衷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我们有着自己父母的呵护关心,有着他们的谆谆教导,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傅雷家书》,使我明白了许多……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一本好书总是能使读者受益颇丰。

  我从《傅雷家书》中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父爱。那一封封家书中,最短的不过百字,最长的有几千余字,无论篇幅的长短,每一封家书都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关爱。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在信中傅雷先生多次告诫傅聪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培养其正直、坚强等优秀品质是他的教子理念。从书中,我知道了傅雷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对儿子悉心培养,不溺爱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爱国的人。傅聪这种爱国精神与傅雷对他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这样的'父亲怎么会不让人敬佩呢?

  傅聪在异国生活时,从父亲写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父亲傅雷在书信中常常给他指导和鼓励,让他有勇气去战胜各式各样的困难,一路前行。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鼓励儿子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唠叨。”他给儿子的书信具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虽然他平时对我很严厉,但是我知道这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开始慢慢理解父亲。父爱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父爱就像一座雄伟的高山,永远是我最坚强的依靠,也是鼓励我前进的动力。

  《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读物。这本书不仅能让人收获很多方面的知识,还能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一个慵懒的下午,带着求知的欲望捧起一本书专心的阅读——《傅雷家书》。他是我国近世享有盛誉的翻译大师和艺术批判家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使我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作者教导儿子: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告诉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感触最深得是傅雷在1954年1月30日晚写给傅聪的信。因为作者在儿子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又怕儿子嫌烦。充分地表现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和理解。讲述了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尊重长辈意见,理解长辈的情感的态度。长辈应克服不太讲究说话技巧,不够耐心的弱点。让我懂得了如何与长辈交流、相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待我们呢?当我们骄傲时,父亲是我们的“警钟”;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父亲是我们的“打气筒”;当我们在外面受伤时,父亲是我们的“避风港”……父爱如山,父爱伟大!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翻开一本厚厚的书籍,白纸黑字间写满了拳拳的父爱。一字一句的谆谆教导,让我为之震撼。一位知天命的老人,伏案写了百千余封家信,在学习艺术﹑做人做事﹑演奏姿态等个方面,给儿子指明了方向。在寒冷的冬季,《傅雷家书》作为温情的使者,教会了我受益匪浅的道理,也给予了我一颗期盼已久的.,学会感恩的心。

  在学习艺术方面,傅先生这样说:‘读俄文别太快,太快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始必须从容不迫。“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常有发生。记得每次制定计划,总希望快速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制定了不切实际的计划,然而囫囵吞枣地学习结果就是一无所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稳扎稳打,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才会收获一个较好的结果。

  在做人做事方面,傅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又一个的根头都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每每面对失败,都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于是,一次又一次哭泣后慢慢站起来,但这布满荆棘的过程中,伴随着别人的不认可,伴随着小小的失败,这句话鼓励着我坚强走下去。久而久之,在行向远方的路上,锻炼了自己的韧性。而那句”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窖。“更是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那话语深深扎在经历了挫折的心上,鞭策着我前行。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先生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这本书通篇最大地觉得父爱给予的帮助和教育,其次才是话题内容。就傅聪言,正因为傅雷长期不略地写信,努力成了这个更有道德有水平的艺术家;就个人而言,傅雷先生那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也给了我莫大的其实和鼓舞。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市场麦曾经评价过傅雷的《家书》:是艺术学徒的好读物,也是一篇充满父爱的苦心造纸、苦心教学的文章。

  《傅雷家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傅雷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与儿子交流。我清楚地记得,是傅雷指出他的儿子傅聪说话太直白,在他的.生活中不够成熟。他说我自己也经常制造这些矛盾,希望大家分享一下。傅雷和儿子平等地交流和交谈,没有居高临下的语气。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傅雷结合自己的感受,分析问题,让儿子更好的接受建议。由此可见,傅雷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

  另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傅雷,他在孩子抑郁的时候给了建议。他建议儿子因为抑郁症要冷静,保持心理平衡。他要时刻保持冷静,客观分析,竞争。虽然我们的父亲在我们抑郁的时候会给我们同样的建议,但大多数父亲都是从长辈的角度与孩子沟通,而不是像傅雷那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够心平气和,站在平等的角度与孩子沟通,有多少父亲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所以我觉得傅雷作为一个父亲,不仅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可以让人们虚心接受。

  傅雷在与孩子的通信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他有多爱孩子,但从他对孩子的劝诫,以及对孩子的忠告中可以看出,他对孩子的爱从未减少。我觉得傅雷是群众心中的阴影。他们对孩子的爱不会被直接暴露,反而会被刺耳的话语和严格的要求所取代。他们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难道不是父爱吗?

  父爱伟大无私。

  父爱温暖而深沉。

  父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傅雷家书》自一九八一年面世以来,便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书籍,至今已三十五年,依然畅销不衰。这本家书系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向我们展现了傅雷与其家人的情感世界。

  《傅雷家书》此书以时间为序编著,家书也以时间命名。书中的“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这封家书与我有共鸣之处。父亲傅雷因自己曾经对儿子傅聪的过分严厉而与儿子发生激烈矛盾,继而后悔,逐渐展现父爱柔和的一面。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心思却神游天外,低级错误接连不断。爸爸走了过来,不带一丝笑容。他站在我的身旁,目光如炬,似乎要把我肢解。我深感头皮发麻,浑身不自在。爸爸拿起我的作业,眉头微皱,手指着我作业上面一个一个的错误,大声说:“你在干什么?数学公式背()混淆,一步错,步步错;计算也出错;字也写得乱七八糟,态度不端正,心思不专注于学习,你还指望学习有进步?”爸爸的话,一字一句砸在我的心上。老实说,爸爸的话没错,我的'确有好多错误应该改。但是,愤怒的情绪让我失去了理智,我“嗖”的一声站起来,和爸爸大吵了一顿。接着,我眼含泪水,狠狠一拉门,门砸在门框上发出“咚”的巨响,我冲出门去。后来妈妈告诉我,爸爸就愣在那里,就看着我冲出去……

  如今,回想起来,爱在目光最深处,掩藏在激动的情绪与严格要求背后的,是爸爸内心深处更加深沉的爱啊……作者:20xx级11班:李闻天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好的艺术修养读物,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父母对我们孩子的苦心和呕心沥血的培养。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艺术家讨论艺术,让我做父亲的得到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给别的青年;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是做人还是其他方面。”

  在那么多封家书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亲对儿子傅聪的教导,还有傅雷先生在艺术、音乐方面的造诣。几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而不仅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没有节制的训练,而是讲究技巧,从事物中领悟情感,才能不做它们的奴隶,用心书写自己的创作。在家书中,不管是傅聪去波兰留学,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这也是我要学习的,不管有什么困难,有多么艰辛,只要我有勇气、有信心,我就一定会成功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傅雷家书》是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作为父亲,傅雷给他的儿女写下了一封封信,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人以及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这个假期读完《傅雷家书》,颇有感触。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会永远掩埋,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在书信中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敢于解剖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验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的父母。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就尽量的给。”这句话你是否觉得很熟悉?我的父母也常说:“只要是有关学习的,能给的我们尽量给。”从中发现在《傅雷家书》中可以找到我父母的影子,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不比傅雷给傅聪的.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傅雷家书》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的为我们保存了哪个时代的记忆。它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的道德清楚阐述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4

  读了《傅雷家书》,我的内心感触很深,因为通过这本书,我看出来作为父母的傅雷夫妇对孩子的爱,甚至会因为儿子没有给他们回信而有种种猜测,他们会担心儿子的身体是否抱恙,精神状态是否饱满,精力是否充沛。

  因为去波兰学习音乐,所以傅聪有了好的教授,再加上自己的勤奋用功,他在七个月内就可以在国际比赛上拿第三名。在信中他们会交流谈心,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他们像父子,但更像是朋友。在商量去苏联学习的.那段时间里,为了让傅聪有更清晰明了的决断,他为傅聪罗列出了几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以看见他也是为了傅聪做足了考虑的。

  同时,在家书中,除了傅雷对于儿子深深的爱意,他也是极注意傅聪的文学修养的,对于书籍方面有严格的选择。像是读《世说新语》,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判,青年们读的太少,肚子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毛选”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可多看看,这是一切理论的根底,还有一些可以选读的书籍;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可仔细看看。这些书籍可以使人变得冷静,客观,谦虚,对音乐的理解除了直觉方面,还需要理论方面和逻辑方面的知识来充实,所以即使是你的直觉,也还是需要哪些学士来证实,自己才能放心。

  《傅雷家书》展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细心培养与指导。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5

  “我经常问你的经济情况,担心你花了很多钱,表演太多,伤害了你的身心健康;主要是因为我知道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坚持独立并不容易,只有有效的经济保障才能保持个性独立。父母总是非常关心他们孩子的物质生活。再过一二十年,当你的孩子长大后,你就会经历这种情绪。”

  羡慕傅聪有个好父亲。

  在儿子傅聪出国留学的过程中,翻译傅雷先后给他写了近百封家书,教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到儿子的谆谆教诲中。从这些信件中,傅雷的家书是一本教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

  静静地打开《傅雷家书》,像深深的父爱一样,有很多足以让我感动的`细节。例如,父亲傅雷为了弥补远离祖国的许多因素,不顾许多困难,坚持邮寄相关书籍,从《诗经》、从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我翻译。在信纸中,他阐述了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纠正儿子错误的词语,以便让儿子明白:作为一个中国后代,他足够骄傲,因为祖国有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地在所有中国人的血液中继承下来!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严肃而幽默的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总是喜欢抚摸我的小脑袋,给我讲历史故事、唐诗和宋词。此时此刻,随着我的开支越来越大,我父亲也出去赚钱,很长一段时间才回来一次。但他没有像傅雷那样不知疲倦地给我写信。但我明白我父亲仍然非常爱我。

  世界上的父亲,也许不会像母亲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等待。他们的爱,总是很安静。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19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10-21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9-1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9-07

《傅雷家书两则》说课稿11-08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07-2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1-16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07-0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1-1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