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时间:2024-04-09 07:13: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拔苗助长”这个成语。

  “拔苗助长”的故事写道:在古代,有一个农民想让他的幼苗长得更快,把所有的幼苗都拔出来。结果,第二天幼苗都枯萎了。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学习悠悠球的时候,我总是想学习困难的.动作,但我不想学习基本的东西。结果,玩了两天,我甚至不能接球。看完这个故事后,我诚实地从基本的动作开始,现在我终于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里面的.内容是有一个农夫他巴望自己的禾苗能长得快些,就把禾苗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3

  《拔苗助长》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有一个人急性子,他希望自家的庄稼快快长大,于是他天天跑去看庄稼,觉得一点都没有变化。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要把稻子都拔高点,不就可以了吗?于是他马上跑到田里就干了起来。傍晚他开心的对家里人说:“我们家的庄稼都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去看,发现稻子已经枯萎了。从中我知道了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事物生长规律,不然就会闹笑话。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4

  在宋国有个农夫,担心田里禾苗长得太慢了,就天天去看,可是,几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把每根禾苗拔起来一点,再一根根重新栽好,他从太阳升起,忙到太阳落山,浑身筋疲力尽,他自鸣得意的把事情和儿子说了一遍,儿子去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事要一件一件做,饭要一口一口吃。做事不能心急,如果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将会一事无成。我们不能违反事物的`自然规侓,而急躁冒进,没有耐心就会把事气情弄的更加糟糕。把原来做好的事情,弄巧成拙,我们做事要慢慢地,一步接着一步,会把事情做更加好,更加棒。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5

  今天读了《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是古时候一个农夫为了让禾苗长的快一些,就动手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部枯萎了,农夫后悔莫及。

  想想我自己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记得第一次跑步比赛,为了想跑出好成绩,结果运动过量,最终不能参加比赛,只能在家暗自惋惜。

  从这个故事里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更不能只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学习故事里的农夫呦!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6

  我喜欢读书,最近喜欢上了《寓言故事》因为它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而且含义深刻,多读几遍使人深有体会。

  我喜欢《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古时候一个农夫在田里洒下了种子,不久就长出了苗,那个农夫天天去看苗,十几天过去了呢,苗还没有长高,他非常的急,生怕长不出来。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办法,就是把禾苗往上拔,他马上开始行动了,干好了之后他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把今天做的'事告诉了家里的人我,儿子跑去看禾苗都枯死了。

  不能急于求成这个道理我铭记在心,永不会忘记。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7

  今天早上,我们都在看别人演的课剧。有一个叫拔助长的课本剧演的最好。

  看完了这个故事以后,我就想到了一件事,想到了种什么东西都不能心急,要不然就会像这个人一样苗都会被枯死的。

  这个人就是一个急性子,虽然把这些苗拔高了,但是过了一会马上就枯死了。

  马上,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苗会枯死呢?原来是那个人拔过以后,又被太阳照了一下,所以全部枯死了,这个人看见苗死了,伤心的.哭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心急是没用的。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8

  读了《拔苗助长》这个故事,我想对这个种田人说,你想让禾苗长得快一点,就浇水施肥,不应该拔高禾苗,那样只会让禾苗枯死,不会长高。妈妈说,我们做事情,不要盲目,应该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做,遵守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做好。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读了《拔苗助长》这篇故事。讲的是:一个农民把秧苗种在地里,因为想让秧苗快点成熟,所以他便把秧苗拔高了一些,还让他的儿子看。当他和他的儿子到达田地时,那可怜的`小秧苗已经枯死了。

  这个故事主要提醒一些心急的人 ,不要因为一时急而误了大事。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拔苗助长》。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有个急性子的.农夫,他觉得自己的禾苗长得很慢,就想了个办法,把所有的禾苗往上拔了一点,结果,禾苗都死了,农夫后悔莫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自然万物生长都有自己的过程和规律,我们不能改变它,如果违背它的规律,我们就会一无所获。就像我们学习一样,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什么也学不到。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从妈妈手机上看了一篇中国传统故事《拔苗助长》。这篇故事我看了两遍,它说意思是说的一个农夫看着他地里的秧苗一天天的长大很高兴。但是就是长得太慢了,这让他很是郁闷,他恨不得他的秧苗明天就能收割。他终于想了一个让秧苗快点长大的方法,就是农夫把秧苗往上拔了一下,这一下就长高了许多,没想到第二天秧苗全死了。

  他的意思是说秧苗它要一天一天的.长不能脱离土壤生长,违背它的自然生长规律,不然最后得不偿失。现实中拔苗助长的例子很多,就像我们小孩子在幼儿园就要学习很多东西,让我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失去了更多的学习兴趣,孩子非但没有成长还害了孩子得不偿失。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12

  我读了拔苗助长这则故事,主要讲一个农夫经常观察禾苗的生长情况。可是,一天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于是他很着急,在地旁走来走去,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把禾苗往上拔一截儿不就长高一大截儿了。于是,从早上到晚上都在拔禾苗。第二天,他高兴地到田地,一看,禾苗全都枯萎了,这时他后悔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都有它自己的生长方式和规律,人不能改变这些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不能因着急,一心让禾苗按自己的想法快快长高,结果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我们平时学习,做事也要按事情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13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嘲笑过故事里边拔苗的蠢人,觉得他很可笑。今天又看了这个故事却笑不出来了,因为此时感觉这不是可笑的故事,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蠢人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想人为地改变禾苗的生长速度,其结果是白费了气力不说,还会颗粒无收。作为教育工作者,自然联想到了被拔的学生们。

  其中的道理不进行阐述也是显而易见。田里的`苗出晚了,或是出来后长慢了,种田人自然会着急,有经验的种田人会想很多办法,估计去拔苗助长的应该是少之又少,可为什么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拔苗助长”的人却多得吓人呢?希望智者能给我一个答案。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篇14

  今天我读了《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是:“从前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但是总是觉得禾苗长不高。他等得不耐烦,便将稻苗拔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我可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了,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禾苗要慢慢成长,如果要是把高的话就会立刻枯死。

【拔苗助长的读后感 】相关文章:

《拔苗助长》读后感01-23

拔苗助长读后感09-22

《拔苗助长》读后感09-01

《拔苗助长》读后感15篇03-06

《拔苗助长》读后感(15篇)03-14

拔苗助长读后感(精选15篇)06-09

拔苗助长读书心得02-14

读《拔苗助长》有感01-11

拔苗助长读书笔记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