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4-02-25 06:58: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知的教师》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知的教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无知的教师》读后感

  一、雅科托的教学反思

  《无知的教师》为雅克。郎西埃所著。本书由雅科托教学案例入手,提出智力平等的主张,试图瓦解柏拉图式的知识——权力体系。

  雅科托是19世纪的教育家,在一次教学意外中,他对教学看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一名不懂荷兰语的法国人,为一群不理解法语的荷兰学生教学无疑是荒谬的。雅科托在本次教学中因不知何处下手,只能给学生们一本双语书籍,让大家自行学习。他愿意为在考核中,学生们的法语将通篇语病、漏洞百出,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的法语很是熟练。

  经过这次教学意外,雅科托开始反思我们熟悉教学方法。我们一直相信,学生在智力上是低于老师的,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将永远无法学会书中的知识。可是这次教学上的意外改变了雅科托长久以来的教学思维。也许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书中的知识呢?

  为了回答自己的疑问,雅科托开始了一系列教学尝试。他不精通音乐、绘画,可以说,接下来他所教学的科目,他都不擅长,即便擅长,他也不会讲解任何知识。相反的是,雅科托仅是划定了学习范围,让学生们在这一学习范围内自己钻研。很快,雅科托发现效果极佳,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即兴写作与演讲,能够自出创作且作品上乘。

  在实践中,雅科托的教学疑云逐渐消散,答案在从未被驱散的阴霾中缓缓显现——学生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智力去探索知识。这一答案要求我们质疑我们从未质疑过的制度——教师的讲解。

  正如前所述,我们一直认为教师的讲解不可或缺,且教师们也一直引以为傲。实际上,讲解的隐含假设是教师在智力上优于学生。但雅科托已经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可以不依靠老师独立学习。除了雅科托的教学实践外,我们公认着有一类知识,我们所有人都不需要任何教师便能学会,那就是我们的母语。由此,我们便可以推翻讲解的隐含假设,将其转换为:教师在智力上与学生平等。用更激进的方式说,那就是:所有人在智力上是平等的。

  二、讲解的无能

  当我们提出所有人在智力上是平等的这一主张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所有人的智力是平等的,那么讲解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讲解系统的逻辑在于:讲解人告诉学生:你们没有能力自己学习;换句话说,讲解人在学生与书籍之间划下了一道鸿沟,以拥有更高等智力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面前——如果没有作为拥有更高等智力的我,你们将无法学习任何知识。实际上,并不是学生需要讲解人,而是讲解人需要学生。讲解人隐含地对智力的层级做出了划分——如果讲解人在智力上不处于高等,那他又凭什么讲解知识呢?在这一划分当中,不仅讲解人与被讲解人出现了,高等智力者与低等智力者也出现了。

  在这一层级当中,学生被隔离于书本之外。学生接受了这一信念:我的智力是低于教师的,我无法在不依靠教师的情况下独立学习与探索。因此,学生在学习上唯教师是从。但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能力、智力没有成熟到能阅读书籍,于是教师在学生与书籍之间,立下了无数的练习与阅读:你需要先写完这五篇阅读练习,再读完那十篇讲解论述,你才能开始阅读本篇文章。在这一层级中,学生是无能的,因为他必须蒙昧在智力低人一等、需要教师的拐杖才能前行的枷锁之中。

  三、对讲解的瓦解——无知的教师

  就努力学习的意志而言,学生常常是相对不成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智力上不如老师。讲解的原理是将智力与意志合并,让学生在智力与意志上都听从教师的驯导,而解放的方法便是将智力与意志分开,让学生在意志上受教师引导,而主张学生在智力上与教师平等。

  于是,书籍、教师与学生三者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在讲解中,教师将学生禁止在了书籍之外,让学生屈服于自己的语言当中,学生由此被教师的语言所包含;因为智力的从属关系,教师只能教导自己理解了的知识。而在解放后,教师凭借自己的意志,划定了书籍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书籍保持着距离;因为智力的平等关系,教师能够去教学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他所要做的,即是为学生确认一个学习的范围,让学生始终在这一范围当中循环,只有学生真正靠自己掌握了书中的内容后,他才能够走出这一循环。解放后的教师,便是我们郎西埃所说的“无知的教师”,“无知”并非指愚昧,而是指教师并不需要特定的知识进行教学。

  雅科托所提倡的这一套教育方法叫做“普遍教育法”,它主张智力间的平等,让教师与学生间保持距离,让教师能够去教学自己不理解的科目,而让学生拥有独立平等的智力去探索与学习。这一教育方法的推广,不应该是“教育”,而应该是“宣告”。我告诉你:你并不需要依赖需要我的讲解,也能够学习,而非我教育你,你一定要如此这般这般学习,因为后者仍旧是讲解的逻辑。

  四、语言、真理与思想

  对语言、真理与思想三者间关系的讨论是十分重要的。自柏拉图起,语言、真理与思想三者常常是能够同一的:哲人王能够用思想把握永恒的理念,并用语言准确地述说永恒的理念。在柏拉图中,真理是不变的,而思想能够准确把握真理,语言与思想、与真理同构。在语言与真理的同一性中,能够看到基督教“道成肉身”的原型;在语言与思想的同一性当中,我们看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子。

  郎西埃对这二者的同一性进行反驳。真理是永恒的,而语言却是任意的,我们的语言永远只能接近真理而不可能讲出真理。思想是先于语言的,我们只是用自己的语言与在学习中习得的他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所谓思想上的理解,即是对他人语言的翻译。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在朗西埃的思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以父母对孩子的教学为例子:在现代教育中,更多时候,父母仅是作为一名伦理的引导者,确保孩子能够在学校中遵规守纪,听从老师的讲解。但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拥有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作为无知的教师,去教导孩子学习,那么父母与孩子便能被解放。父母能够理解语言,这一了解并非指父母能够习得专业性的知识,而是说父母基于自身的思考能力,让孩子始终关注着书籍内的知识。父母只需要向孩子询问与检验:你看到了什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父母虽然不理解专业的知识,却能够轻易发现孩子是否真的在学习,有没有取巧作弊。在这一检验当中,父母便仿佛跟着孩子一起,跟着孩子探索书籍中的语言。

  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区别于思想被语言所规定的结构主义,朗西埃让思想与语言处于不同的位置。思想,或者说思想所反映的、其背后的智力是拥有平等的力量的。而语言既让不同思想间保有距离,避免智力从属关系的产生,又成为了不同思想间的桥梁,翻译着不同的思想。在这一桥梁之上,不同的思想能够各自去探索,又可以彼此检验: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想的?而在智力的层级当中,我们却永远无法独立探索,又无法彼此检验,因为我们总是依赖于更高智力的人,以至于唯其是从;又不愿意接受不如自己的人,因为其智力不如我们。

【《无知的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的读后感11-06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8-01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7-07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3

致教师读后感08-19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03-18

有效教师读后感04-30

《致教师》读后感02-23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