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

时间:2023-05-04 14:04: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

  教师不是哲学家、教育家,但是不能只埋头教书而没有自己的教育思考。荆老师认为:生本教育中的着眼点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我们应以生命的观点去看待教育,让校园生活、课堂生活充满爱、充满生命的脉动,则教育也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书中,荆老师还对如何做生本作了毫不保留的介绍:

  第一,从学生的层面来讲:让学生了解生本、接受生本。告诉学生生本教育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开展生本教学的老师着眼于学生的一生。

  郭思乐教授说过:什么是生本教育?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有的人说,我们的教育向来依靠教,现在强调以生为本,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这是“剑走偏锋”,言下之意是权宜之计,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我们并不排除这是在教育处于需要改革的困境之中的一种解脱的策略,但认为它更是教育的本质的回归。

  通过曾接受生本教育的学生对生本的认识来告诉新学生开展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在心理上接受生本教学,从而认识到改变自身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应从“主动学习”开始。

  引导学生开展生本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讲清道理。

  2.落实措施、多种形式加以引导。

  (1)刚开始以点名和自主上台相结合,统计个人上台次数等形式,迫使其去尝试。

  (2)适当调控:点名上台一段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

  (3)榜样引领:以做的好的、成绩进步快的学生为榜样,激发其他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3.与学生做真心朋友。

  第二,从家长层面来讲:不用担心家长不支持。

  学生是家长的“开关”,因为家长是听学生的,如果学生觉得生本教育好,家长肯定会支持的,所以先不要急于做家长的工作,还是让学生感受快乐,有了进步,借学生之口,让学生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讲实施生本教学的好处,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从教师层面来讲:我们教师该怎么做。

  1.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要学会逐步实现“以学定教”到“不教而教”的转变。

  3.实施生本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的要求。

  第四,从学校层面来讲:走生本教育道路,勇敢进行教学方式改革。

  1.开展生本教育需要学校校长和领导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远见卓识。

  2.开展生本教育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

  3.做好生本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营造宽松的者是评价机制。

  4.作为学校既应培植丰厚的生本教育土壤,也要有必要的制度保证。

  (1)在生本教育的起始阶段,需要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让教师认同生本教学理念。

  (2)学校需要对生本教育进行必要的推进工作。

  荆老师的书中还提到,在实行生本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六个心:一是爱心——把爱赋给学生;二是创造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平等心——与学生平等相待;四是细心——细节;五是耐心——克服烦燥情绪;六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2

  做老师两年以来,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做老师,你快乐吗?幸福吗 ”面对班级的平均分,学习上不去的学生,教师的压力也日渐增多。当工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之后,整个人都觉得倦怠了。现在,大多数的老师没有幸福感,因为每天要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备课,上课,等等。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真的感到心力交瘁。

  当我读完《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之后,也想了很多,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老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的路上,在行走途中,错误地把星座当做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混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每日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得累吗 ”也许又是会身心疲惫,但一想到学生们的笑容和听到的朗朗读书声,累,但也凝聚着快乐。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我发现有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

  书中的很多案例令人感动。感动之余又不禁想到自己,如果有人问我:“你会真正的喜爱自己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是一名职业教师,我的职业道德中要求我们必须爱我们的学生。这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可是细细想想吧,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就比如面对问题学生,您自己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一些表现出色、成绩优秀同学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经常捣乱的同学的火冒三丈。反观自己,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真正喜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书中还说到要学会欣赏你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那么,就让我们幸福的阅读吧,不去为了写读书笔记而阅读,不去想着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我想说的是,任何一项创造都是需要代价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润,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3

  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书中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须,让我知道为什么教师要读书,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当好这个工程师,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对此,我对阅读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我要加强阅读。只有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与学生达到一种生命的飞跃。

  我想每一位教师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书香味的,最起码从教前的阅读积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师岗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感到时间是越来越少,精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因而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量大大减少了。书中反复提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这句话指明了读书的方向,读书要读好书,尤以经典、名著、精品为首选。通过阅读,向大师们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大师的作品里都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会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那种真善美的东西就会走进你的心灵。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以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因此,读书不仅仅是教育教学问题,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的有效途径。

  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经典名著也不难,每天坚持读就艰难了。或许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有时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下班回去要做家务辅导孩子等,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看的有益书越多,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就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回首想想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已有十多余载,至今为了准备一节优质课,还要遍查资料,提前准备好要说的每一句话,就怕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自己难以招架。如果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对知识能够信手拈来,何惧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虽然不多,但起码保证你有阅读,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有收获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挤出其它的时间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别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行动起来,读书吧!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4

  做教师的好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着,那就是同事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做老师,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当我把《做幸福的老师》读完了,也想了很多,希望从书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知为什么,思考了很久,总觉得好像还没有读!当再次把这本书放在枕边,伴着那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入睡时,梦中的我插上了翅膀在蓝天中翱翔;当伴着梦中的惬意醒来时,随手捧过《做幸福的老师》,再次重温“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微笑便荡在脸庞、溢在心间,就这样,为一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拉开了心驰神往的序幕。

  终于,现在,我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教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路上,在行走的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错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思维,每当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累吗?” 也许有时会有身体的疲惫,但是,我觉得幸福,因为我可以早早享受校园的宁静,可以早点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累着,但是快乐着,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用您的微笑、信任,赏识我们的学生,用微笑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微笑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播撒阳光照耀心灵……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抛却世俗的烦扰,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让我们一起——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吧!

  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

  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思考与问题。

  1、我的教学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吗?我曾对我的科学课提出了三个希望: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演绎出最美的探究历程;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求真的教学,科学的本义在学生的心底时时镌刻;我希望我的科学教学是一种快乐的教学,微笑在每一个孩子童真的脸庞宜人地舒放。因此我私下地认为我的教学理念中也应该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实践中能否落实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我的课堂,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为了赶落下的课时,把该学生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时应该让学生好好讨论的地方,我却匆匆带过;有时应该让学生动手制作的模型,却因为学生有些困难而轻易地放弃;有时因为教学实验材料准备的困难而放弃了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机会……,细细想来,问题真得挺多。虽然其中有部分客观的原因,如教材的课时多,配套实验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从主观上看,还是由自己的畏难情绪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学,让每节课焕发出生本的教育理念应是我不断思考的地方。

  2、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提及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科学教学中的精髓是活动教学,是“做”的范畴,如果只让学生学而不做,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的过程中来“以学定教”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师本教育中的“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师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如果空泛地提“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这是对生本教育的误解。因此我设想我的'生本科学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交流来把“教”融入于学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场景。改“在书本中学科学”为“在生活中做科学,在教学中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得学生最大发展值 3、如何对待课堂教育中不和谐的音符?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我平常对学生应该是比较尊重和友爱的,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些随意、散漫,甚至影响到同学学习的不良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尊重和友爱成了他们不和谐的音符的“温床”,如何在不变 “温床”为“冰床”的前提下,能够让“温床”飘出和谐的音符,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唯有从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让他们爱上科学学习。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后,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目前,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 的初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 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 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 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在课堂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5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他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荆志强老师编著的《幸福做老师》一书,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真的拜读,对当前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到释疑。教师不是哲学家、教育家,但是不能只埋头教书,而没有自己的教育思考。荆老师认为:生本教育中的着眼点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我们应以生命的观点去看待教育,让校园生活,课堂生活充满爱、充满生命的脉动,则教育也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荆老师的书中还提到,在实行生本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六个心:一是爱心――把爱赋给学生;二是创造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平等心――与学生平等相待;四是细心――细节,五是耐心――克服烦躁情绪;六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我们教师就应该更广泛的去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奇点跟上时代的进步,陶先生说很多教师不能抵达心灵宁静的港湾,甚至与读书了一场告别式的"演说".一个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去引导学生、升华学生呢?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会不寒而栗,如坐针毡。反思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总是借口工作太忙,( )很少读书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做到:每天阅读时间,有思考的时间。让阅读使我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让思考,带我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让自己那颗浮躁的心能在读书中净化。保持住自己的热情、激情,努力的挖掘自己从事的工作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心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一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的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优甜。

  有了伴随幸福的教育,才可能有伴随幸福的学习。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教育,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只有认为做教师是幸福的,我们的工作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6

  人生本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教育的奇迹,荆志强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塑造教育奇迹的老师。在我读完他的《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后,我对他推进生本有了实践层面上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像一个个小老师,能力极强!”;“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那么精彩。”;“老师在旁边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不动声色,但在关键的时候总是能把孩子的思路引回主题中。”不由地我感觉到生本的三个关键词:民主、自主、发展。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不难看出,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为出发点。生本教育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本教育并没有加重教师负担,也能让教师轻松快乐的工作。对教师而言,生本教育是一种解放,可以让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做好一个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如今生本教育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优化着,生本不仅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还能带来高分,所以生本像一支起义军,带领分数重压下的莘莘学子和老师们举旗高歌,一路凯旋。学生和老师在生本教育中获得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长期发展。这种横向与纵向的发展铸就胜利基石,也是生本教育熊熊燃烧的生命力。生本教育带给教育者们幸福,因为只有正确理念和方法下才能让职业升华成事业,让教育工作充满喜悦走向成功,获得人生价值与意义。生本给学生带来幸福,学习不是囚禁劳役的场所,而是绽放生命之花的圣坛,独立自主,分享协作,高分高能。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基础,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当孩子们在幸福学习的漫长时光中成长起来,家长、社会也会幸福感倍增。

  荆志强老师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他对教育教学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那份爱。他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地做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学,愉快地工作,成就了学生,发展了自己。我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发现。原来书可以这样教,生活可以如此美好!每当看到这些,我都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难以得到,只要自己明确教育的价值,用真心、真情对待工作,对待学生,那么我们也可以“幸福地做老师”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7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我也对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给我带来了教学的春天。我国当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对荆老师中肯的评价,这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记得以前最头疼的事是遇到调皮,违反课堂纪律,偏执的学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还有从老教师那习得的经验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来都不会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装着发怒的样子去吵学生。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你越说他就越不听你的。自己还时常委屈,感觉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好好学习,但收获并不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是教过的一个学生。我上课时讲到0.88。循环时,我重复念了几遍,那学生竟然答应。我当时都气炸了,我作为老师的尊严一扫而空,我摸着良心说善待我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好坏,但是他却如此对我。我有点想不开了,精神有点抑郁。老头晕还跑去安阳看病,跟医生说我不能看学生,一进教室就头晕,这是我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经常尝试各种让学生学习快乐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并不成功。荆老师“生本教育”中具体阐述了开展生本课堂的方法,思想,为我注入了科学的理念,我也不在为那些淘气包犯愁了。其中介绍了一个方法,拍学生的马屁——好感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站在学生立场说话,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喜欢什么,让学生上了贼船下不来。寻找与学生们的共同语言,尽量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答成一致,面带微笑进课堂。但是自从我读了《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对自我进行反思了。时常念起荆老师的那句话:给学生一个欣赏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动作,一句赞赏的话语,给学生一份关怀,一次肯定,一种信任。新学期开始我告诉学生我喜欢花草树木,并给班里买了几盆花。我让学生帮我养花,树立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在数学课上开始了我最喜爱的数学实验课,手工制作教具,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

  我现在经常对学生说:“以前你的老师爱你们,但是不会爱的方法。现在你的老师学会了爱你们的方法,尊重、赞赏你们。”由此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前几天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上课时一个偏执的男孩在做小动作,不听课,让改错题不写。当我看到这种情况时,压住心中的不满把他叫出来。我没吵他,没讲大道理,只问他为什么不写。那孩子见我没生气,没批评,跟我说老师咱以后别这样写错题,我觉得太无聊了。我接着问他想怎样写。学生说想让同桌把错题中的数变变,然后再写,旧题换新题。我当时欣慰的说他的建议非常好,以后我们可以按你的想法试试,但是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学生满脸兴奋,高兴的把作业写啦。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与学生交往真是门艺术,方法确实重要,孩子需要用赞赏,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开他心灵的那扇窗,你将给他一片蓝天。

  还有,荆老师的“生本教育”理念给我的启示是教育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没有原则性。开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平公正的奖励制度,评价制度,毕竟是孩子,要规范他们,规范课堂。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认真做好都有奖励,做的不到位都有处罚。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评价,评价就是引领,久而久之,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荆老师的课堂都会被唤醒激情唤醒,看到学生的精彩,体会到做老师可以这样神奇,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像经历了一场头脑和心灵的洗礼,即使是传统教学思维的头脑会掀起巨大的风暴。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本教育给我的启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来想要快乐教学的理念。谢谢荆老师的书给了我方向,解决了我的困惑。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8

  拜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荆志强老师所倡导的生本教育以激发人的学习欲望、潜能、创造力为起点,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改革,从书中我感受到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他不仅成就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我不禁感叹:原来教学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生本教育,说到底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邢老师的课堂,学生比老师讲得多,发现的问题比讲授的知识多,学生得到的实际锻炼也多。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为老师,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落后的学生,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为师,共同进步。 再这样和谐的氛围中,生本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书中所说: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潜能库一旦被打开,潜能就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涌出,生命的神奇也将不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自学至关重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生本教学原则的体现,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生本教学注重小组合作,有了前置性作业,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多讨论,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教师在交流展示中只起点拨、调控作用,通过激励学生发挥自己最大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总之,读了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一书,我感受到生本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生本教育带给孩子们的自信与成长、带给教育者的幸福,反观自己的课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将不断反思与实践,力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成为课堂主角,让课堂中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9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_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荆老师对教育教学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那份爱。他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最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我是一名普通的额老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_幸福地做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学,愉快地工作,成就了学生,发展了自己。我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发现。原来书可以这样教,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 从荆老师的话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难以得到,只要自己明确教育的价值,用真心、真情对待工作,对待学生,那么我们也可以“幸福地做老师”。

  教师天然地就是做奉献,把自己之所学,奉献给学生。而荆老师的奉献,是智者的奉献,他最大限度地理解学生。真诚,知人善任,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宗旨,是对于生命最伟大的爱,这就是荆老师的奉献特质,也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0

  做老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很多人都说,“做老师舒服啊!有两个假期。”当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反驳道:“你知道除了假期外,平时我们多么辛苦。”从来没去把“幸福”和“老师”挂起钩来。可是读了荆老师的这本书《幸福地做老师》,我开始反思:为何我从没感受到做老师的幸福?总结下来主要是我们观念没有更新。

  我们总是怕学生不理解、做不好,在课堂上走神,不认真听,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和参考答案大相径庭,以至于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从上课的思路,到如何引导学生按我们的`方式去回答问题,甚至想好了这个问题,学生有可能的答案,对于我们没想到的答案我们都不予理睬。这样,我们备课备得很教条,没有乐趣,谈何幸福?而学生呢?失去了自我,没有自己的观点、想法,长此以往,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只知道迎合老师,照本宣科,对学习失去兴趣!师生之间关系淡漠,又何来幸福?

  荆老师继郭思乐教授之后,又加深了我们对课堂改革的理解——生本教育。要我们切切实实地改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学工作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所有教学活动则都成为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助力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的生本课堂,学生解放了,教师才能解放,教学相长,共同成长。感受学生生命的灿烂,感受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实现幸福地做老师!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1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是的,生命中的幸福就是存在于那些平凡、普通的小事里,要靠我们自己用双手去创造、用心去慢慢体会。然而如何做一位幸福的老师,最近在四间房中心校的引领下拜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这本书后,我却有了别样的感悟。在书中从荆志强老师的独特思想、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的教学中让我领悟到他独特的魅力。荆志强老师把生本教育和幸福联系起来,这是荆志强老师对他自己教育生涯和教育思考的高度凝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荆志强老师在生本教育中的为师的幸福。

  不禁联系到了小学语文课堂。荆老师是高中教师,我是小学老师,教学对象存在着很大差别。如何能让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得以落实呢?这成为了我首要思考的问题。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理念与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观念也符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细细思考,我有如下体会: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习惯于将已有知识和理念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给自身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附上条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如果强加给他们教师的观点,就扼杀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天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课堂主导的身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的同时,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从而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革新语文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因此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五下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专题学习中,因课文内容精彩有趣,且文体丰富,有剧本,有相声,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因此可一改常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掌握了学习内容,体会到语言的精妙,学习效果自然不错。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生本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欣赏每个学生,多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想法和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学习思考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更有动力和热情去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给学生多方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如读书、竞赛、综合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与个性发展。

  我们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前提是让学生的学习在乐学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生本教育”,让孩子们在轻松、宽裕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努力做到“我的课堂生做主”,像荆志强老师一样收获做教育的幸福!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2

  最近我拜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荆老师对教育教学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那份爱。他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

  一转眼,我的教师生涯已有20载。有时我很怀疑:这是真的吗?想想那个青涩的我踏上讲台好像就在昨天。20年不长,它只是人生的一个段落;20年也不短,比我任教班级学生的年龄都大。仔细数来,20年的.教学历程中,大约有15年我一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更是深深的感受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这些年来,我清楚地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更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每天的学习要班主任关心,班级的纪律要班主任费心,就连班里的卫生也要班主任操心,每天下来,我经常是筋疲力尽,身心疲惫。还有,现在教师不但要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备课,上课等等,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真的感到心力交瘁,做教师的幸福感骤减。

  当我读完《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之后,思考了很多。我想,我们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的路上,在行走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做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遗憾。荆志强老师书中的一句话“如果你把学生当作魔鬼,那么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学生当作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老师自己感觉到幸福,才能让学生幸福。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而当我们把教书育人变成一种事业而非职业的时候,即使疲惫写在脸上,我们也会感觉到幸福如午后的阳光懒散而宁静。只要带着爱心走进课堂,那么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是可爱的;只要带着快乐走进课堂,那么再枯燥的课堂也会变得快乐。

  细细想来我们做教师还是非常幸福和快乐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惊喜,幸福无处不在:当迎面听到无数声“老师好”时,当教师节来临时收到学生无数的祝福时,当我的课堂上所有学生都在认真研究问题时,当我们批评过的学生不记恨还主动给我们打招呼时。,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只要能带着一颗爱心去观察,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其实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自己要能守住心灵的宁静,有乐于奉献之精神;对学生有着大爱和宽容之心;要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有爱,我们才深深的感动;因为有爱,我们才不懈的追求;因为有爱,我们才无比的幸福。任何一项创造都是需要代价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润,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3

  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孩子们纯真,无数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向往。它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清纯圣洁,比天堂更无忧无虑、缤纷多彩,充满神话色彩和童趣,充满着快乐和朝气……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可见,孩子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解读。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我有的时候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一直尿裤子?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安静地入睡?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把别人的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

  这些行为不是盲目的,而是代表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通过这些看似有点不太正常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幼儿的信息。

  面对犯错的孩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犯错,原因有所不同,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责骂幼儿,而是应该用亲切的态度询问幼儿具体原因,了解孩子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面对敏感的孩子

  有的时候,我们在放学的时候与家长聊起宝宝在园的一些日常表现,就在这不经意之间,给孩子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一些变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疏忽,都会带来很深刻的影响。每一位孩子都很敏感,幼儿与成人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同,成人眼中的大事可能是孩子们认为的小事,而成人认为的小事在孩子们心中却是大事,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尺度或角度衡量幼儿,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

  面对行为反常的孩子

  面对行为反常的孩子,我们年轻教师往往处理起来不那么容易。《在反思中成长》这本书中,都呈现出了许多这样的现实案例。通过集中的归纳,我总结了一些方法:1.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反常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2.向幼儿表明自己心目当中对其更多的关爱,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3.善于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解答各种问题;4.在同伴面前肯定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当然具体事例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犯错、敏感、反常的孩子并不是让人头疼的孩子,只是要求我们老师要多一份宽容、包容,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带来的许多种可能性。

  《在反思中成长》让我懂得了成长的目的、成长的方法、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孩子就像是一只等待生长的小种子,需要我们耐心的照料、呵护,它才会发芽、开花、结果。重要的是不能带给小种子一丝伤害。所以,我们幼儿园老师要理解孩子、观察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

  寻找职业幸福——品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有感

  暑假在家期间,一直在看《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是由朱家雄,张亚军以与幼儿教师对话的视角来编写的。本书中所搜集的文章都是由幼儿园一线教师撰写的,有的是日常工作的经验提升,有的是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有的是关于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有的是对家长,对班主任的,甚至是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读后感觉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在书的第一辑“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第三篇中《品读“职业幸福”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写的“幼儿教师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使得身心疲惫,有时会产生职业倦怠。面对大家对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低人一等”的观念,如何能够感受到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想这也是很多幼儿教师的困惑。

  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1.要学会热爱。2.要学会奉献3.认清角色是品读“职业幸福”的前提。其实除了这三个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和品读的。那么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一、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你会发现幸福就在你身边

  在我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着那份快乐:和他们一起散步观察春天,一起捡拾落叶,一起游戏玩耍,一起放风筝,一起写生绘画。记得有一天,我外出听课,下午回来后,孩子们好象很久没有看到我一样,热情地叫起来:“老师,你到哪里去了?”“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我问:“你们是不是想我了?”有几个孩子唧唧喳喳地说着:“是啊,我们想你了。”这些可爱的孩子!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前几届已经毕业的孩子,那些情景至今想来还历历在目:孩子们拿着小本本互相留下祝福的话,写下家中的电话号码,希望老师毕业后能给他们打电话,还有的说:“我们会想你的,毕业了还来看你们。”有几个孩子进了小学后真的来看我们了。当我见到他们的一刹那,孩子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老师,我们想你!”我紧紧地搂住孩子,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

  二、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让我们感到幸福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很差,因此大小便弄脏衣裤,不小心摔破了皮,跌青了脸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当我们听到家长一句:“老师,不要紧,没关系的。”“老师,麻烦你了,不好意思。”“老师,你们真的.很辛苦。” 这些理解和宽容的话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支持,有家长的理解和信任,真好!

  当看到家长在班级博客中发表感谢的话和祝福时,我们是幸福的;当收到家长发来的新年祝福时,我们感动着;当家长给我们提出中肯的建议时,我们思索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关心、信任、肯定,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让家长更加放心和满意。

  三、教学中的成功让我体验幸福。

  教师最引以为幸福的我想应该就是教学中的成功了。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孩子受益匪浅,而且能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成功的教学还能收获成果,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当看到孩子画出一幅幅独特新颖的图画,捧回亮闪闪的奖牌时,我们的心里是激动而又自豪的;当看到我们的学生一个个有出息,当上了班长、班干部,评到了三好学生时,我们的心里是宽慰的。

  四、自身的学习和成功是幸福快乐的。

  经过自己的钻研制作完成了一个课件;通过努力使自己的展示课、教研课能比较成功地同伴面前展示;听到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的肯定和赞赏……这些都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那份幸福。

  原来幸福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包围着我,感染着我,现在我对幸福又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寻找自己的幸福吧!

  《幼儿游戏之旅》读书随笔

  宋媛媛

  这本书是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参与的一项研究性游戏学习所著的作品。全书以蓝、红、绿三色为基调,因为色彩最直观、最形象,这三种色彩的协调,能调出最美的颜色。同时这三种色彩代表三种不同的寓意。蓝篇是他们学习整合的历程,作为全书的整个基调,是全书的基础。红篇是他们三年来总结出的一系列丰富的游戏活动主题。绿篇则记录了在幼儿、教师、家长、社区、社会如何实现互动的一个全面反映。

  其中最深刻的便是红篇。生动鲜活游戏主题为我打开了幼儿游戏的一扇明窗。他们的游戏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地观察——访问倾听——研究记录——交流汇总这一系列严谨的探究过程串连,俨然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在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整个游戏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如他们提出爱心邮局的主题,其中就整理出了对人、对物、对人的活动的几大调查方向,通过个人、亲子、集体调查来收集资料,然后再将收集的资料转化为游戏场景、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情节始终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幼儿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加强教师、家长、社区、社会在其中的引导作用。这样孩子的游戏既寓教寓乐,又始终保持神秘新鲜,让旁观者能直接、客观地发现幼儿游戏的奇妙之处。而一个教育角度的改变并不是读几本有用的书便万事OK了,应付诸于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幼儿游戏的奇妙!

  在学习陈鹤琴的基本思想中,有一条是"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暗示性、小团体式……的教学法。"陈鹤琴认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儿童总是喜欢游戏的,"凡是当作工作做就是痛苦的,当做游戏做就是快活的"。通过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幼儿园里的课程很容易游戏化的",所以幼稚园的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导法。陈鹤琴还认为儿童好模仿,易受成人的暗示,幼稚园的课程应采用暗示性的教学法,通过语言、文字、图画、动作进行暗示,尤以教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最为重要。陈鹤琴主张多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他认为幼儿的年龄不齐,智力不同、兴趣不一致,应当区别对待、分组施教,以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长进。他所提倡的多样化的教学法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具有科学性。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更是对游戏情有独钟,每次一说到要玩游戏他们就很开心,会问老师:"我们今天要玩什么游戏呀?"上课时,每当我拿出小动物,跟他们说:"今天小猫要和你们玩个游戏,你们想不想跟它一起玩呀?"他们就变得很开心,很认真地和小猫玩游戏;有时,孩子们还会想出很多不一样的玩法,他们在游戏中慢慢掌握了知识,而且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他们会不厌其烦地一直玩,每次都会有一些新鲜的东西从他们的小脑袋里冒出来。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唱《小汽车》这首歌,因为前面我刚刚给他们讲了《汽车轱辘辘》的故事,孩子也刚刚玩了小汽车的游戏,我就把前面的游戏延伸到音乐教学中,这时我当司机,开着小汽车带他们去"儿童乐园"玩,孩子们排好队乖乖的等"司机"把车开到他们面前,然后一个个有秩序地"上车",彻底改变了以前一涌而上、你推我挤的局面。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最重要的是从歌曲中孩子们明白了上车要排队和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等交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用这首歌让孩子们排好队出去做“开汽车”的游戏,每次他们一听到"小汽车,嘀嘀嘀…… "他们就会很快地排好队唱着这首歌一起出去游戏,有的时候我请他们自己来当"司机",他们也会自己唱这首歌。

  综上,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游戏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游戏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绝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小事。游戏可以健体,可以益智,可以促进儿童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象陈鹤琴先生提倡的那样重视儿童游戏,鼓励儿童游戏,帮助和指导儿童合理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读懂幼儿的思维》读后感

  “婴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掌握环境和征服世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和驱力。”本书译者开篇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是啊,既然幼儿本身就是学习者,所以如何来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就成了我们老师们的一个首要任务。如何做好这一点,就要靠我们的细心与用心。

  一、 细心去发现。

  在很多游戏中,具有很大自由度的自主游戏,一直是幼儿们的最爱,在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玩乐,从中获取着自己需要的知识经验。正如本书第5页中“8 岁卡门和7岁约翰之间的对话”,其实事情的越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俩帮玩具娃娃洗澡与洗玩具娃娃的衣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笔者却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在关注他们的对话中,发现孩子们其实是一种有目的、合作的玩,他们在其中不仅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还能一起用所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碰到的困难,其中有假设、有实践、有结论。而这种发现,就能很好地帮助老师建立对孩子自身经验的认识,不断创设有利的环境,从而帮助孩子们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可见,孩子们的学习远处不在,关键在于老师要具有一双慧眼,不断发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从而做好自己“支持者”的角色。

  二、 用心去引领。

  老师在发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兴趣点后,如何来进行引领,则又是一项关键。在这其中,老师首先要进行分析选择,选取其中有价值的点,来进行进一步的生成活动。因为孩子毕竞是孩子,认知能力差,是非观念不清晰,盲目地随着幼儿走,就失去了老师的引领作用,也会让孩子们走入误区。如本书第4页中“6岁艾沙卡的故事”,老师在得知艾沙卡洗汽车的发现后,敏感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价值,从而设置了一些场景,来引导艾沙卡进一步的实验。虽然学习并不是在学校开始、在学校结束的,但和妈妈洗车的经验开启了艾沙卡的思维之窗,而老师的引领与帮助,通过在学校和同伴们一起进行的活动,艾沙卡的经验进一步获得了扩展,这其中,老师的引领作用就是其中的关键。

  细心去发现孩子们的生活与游戏,用心去引领其中有价值的点,那么我们老师就能真正读懂孩子们的思维,与他们靠得更近,真正做好我们“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引领者与合作者”。

  用爱拉近老师与孩子的距离——读《教育在十字路口》有感

  寒假读了《教育在十字路口》一书,作者对于教育的目的作出了独到的见解“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时,其才能正真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来说,用我们的爱来教育孩子,能够使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更加地愉快,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一、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从学生出生到成长的每一天,都受到自己家长的爱与关心,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没有感受到这一份就在身边的爱,班主任平时可以利用晨会和班会通过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爱,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父母的赞美,在赞美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因为有爱,有时会受到父母的责备,但是责备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了分辨对错;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表扬让学生看到了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因为有爱,有时老师会批评学生的错误,这批评让学生学会了知错就改;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而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之后的快乐……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二、爱我们身边的人

  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培养教育学生具有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

  在冬季三项比赛前的准备阶段中,解萌二年级了还不会跳绳,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没有嘲笑她,而是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在边上帮助她练习跳绳,把自己在学跳绳时的经验和她分享。当解萌学会了跳绳后,其他的同学大声地告诉我“陶老师,解萌会跳绳啦,她能连起来跳二十多个了!”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为她感到高兴,让我也十分地感动。解萌在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这样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是自己的努力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其他的孩子也在帮助解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互助和分享是多么地快乐,发自内心的关心帮助身边的人。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能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新一代。

  新型的教师角色定位——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有感

  寒假里接着继续暑假没看完的书《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看到第十章节之后又所感悟:对瑞吉欧教育来说,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 f.霍钦斯语)。在瑞吉欧的教育者那里,教师支持儿童的学习并不简单地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呈现给儿童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

  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始终是“新”,这个“新”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更新”。新型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有关介绍瑞吉欧的文体中,大致对瑞吉欧的教师的专业性作了如下描述:①促进儿童在认知、社会、情绪、创造力和身体各方面均衡地学习;②班级管理;③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布置;④提供儿童适当的保育与辅导;⑤行政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⑥追求自我在专业上的成长。在分析了教师在瑞吉欧课程发展中的作用后,我想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比较贴切:“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倾听者;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学习者、研究者。

  另外瑞吉欧教师的工作都能做到多、细、深。多是指观察得多,记录得多,对于幼儿的一举一动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有很多的项目的策划也是从观察中得来;细是指不仅观察地细而且研究地也非常的细,比如:海蒂是个4岁大的孩子,她不喜欢看到汤姆老师的脸上戴着一个和实物一般大小的丽莎老师的面具。海蒂告诉汤姆:“你不可以这样子,那是丽莎的名字。”教师就将这句话记录下来,并认真研究海蒂抱怨的真正的含义?4岁孩子无法分辨代表物品的文字与代表的文字之间的不同,

  海蒂把所有的字当作是代表物品的象征符号,所以她用“名字”来代表“脸孔”这是她的认知,研究了以后,教师就能站在一个更好的位置去协调和建构她的进展。深是指教师在规划组织时,能引导幼儿向更深的内容进行挑战,如:有一组幼儿对于窗外高大的向日葵感到兴趣,他们十分惊讶向日葵里头竟然有这么多的种子,教师觉得向日葵的花应该在幼儿的记忆中长久保存,便提议幼儿用纸与彩笔制作一朵开花的向日葵。这些画成功地完成了,幼儿在画中注意到每一颗小种子,老师与小朋友都同意这个画画活动增加了他们对从没注意过的细节的变化。

  但教师还是觉得活动比较狭隘,她询问幼儿为何对于向日葵的种子感到惊讶,幼儿回答说他们记得在6星期前种的向日葵子,而现在向日葵花的种子就象当初他们种在土里的一样。于是教师又建议幼儿画出这些种子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画出他们无法观察到的,画出他们认为种子在向日葵里产生的步骤。结果幼儿画的画五花八门,表现了幼儿的才智,突显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4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荆志强老师真正做到了育人,知识是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一个载体,校园和教室是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自信,他们快乐,他们充实,他们生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每次翻阅《幸福地做教师》,都深刻感受到它的魅力与光芒,身在其中,才会感同身受,才会重新寻找自己努力的方向,才会帮助自己成长!

  荆志强老师的课堂注重发展学生,展现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向上,阳光自信,青春活泼,从书中了解到学习的热情,参与的激情,思考的慎密,训练有素的语言表达能力,足以令我折服,曾经也是班主任的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学生,他们的潜能是否都被老师埋没了呢?也替自己的学生感到悲哀,作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尽最大努力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被挖掘出来。

  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而在自己的课堂上,自己一节课都绷的很紧,很担心学生那个地方没有展示到位,还要环视座位上的学生,好多学生并没有参与,只是坐在那里,老师很无奈,学生很无力,我们的课堂显的是那么的没有生命力。

  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吗?难道我们的学生什么都不会吗?虽然我们的后进生多,但是想想,我们的优秀学生在课堂上又表现出来什么了?就拿我以前的一个班来说,那时候班里有一个多次考数学满分的学生,可以说每一道题都难不倒他,可是他呢,也只是自己会做题吧,展示不够精彩,从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我们教育的疏忽:知识很棒,能力欠缺,走向社会之后,我们的学生跟杜郎口的学生比较一下,谁更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呢?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的!

  一节课,荆老师的学生展示是脱离课本的,全部都是自己理解过后的知识整合,而其他学生也会自觉的,主动的纠错,拓展,质疑等等,不管是哪一个学生只要争取到机会站在了黑板前,就是一个小老师。学生讲解时老师站在一边是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果不细看是找不到学生中的老师的,只是偶尔听到一句“这个题的重点是什么”的提示才忽然感到还有老师的存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我觉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融合”,老师已经渗透到了学生当中,是真正的在和学生一起学习。

  课堂上的学生是自信的,个性是张扬的,思维是开放的,交流是平等的,学生在课堂上那种主动参与的热情,不亚于一群学者的学术争辩,学者在争辩中还要照顾到儒雅的体态,可是这些学生,这些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庄户孩子,不管智力是不是有差异,只要想好了谁都是争先恐后地表达,可以说是在争抢每一个发言的机会。在数学课上讲一道题时,往往几个学生同时抢到黑板前同时大声的阐述,但学生们又是十分懂得谦让的,只要谁先到,或着在讲述时谁的声音在最先的几个音节上压住对方,另一方则迅速转变为听众的角色。这种平等的竞争与良好的学习氛围大概也不是一日之功吧。

  生本课堂是一个“神话”吗?是一个“传奇”吗?

  《幸福地做教师》(144页)中这样写到:“学生的潜能库一旦被打开,其潜能就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涌出,生命的神奇也将不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这不恰好地诠释了我们认为了“神话”和“传奇”吗?

  只要坚持做,潜心做,真正做,生本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好的,在实践生本教育的过程会有失败,有挫折,有痛苦,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坚定地去实践,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本的理解是:

  首先,互助。这种合作讨论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平等讨论解决问题,疑惑得到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每个小组的组长已经充当了老师的角色,我猜测,他们课下一定像老师一样精心的进行了备课。

  第二,自由。班级是一个活跃的大舞台,每个人都能成为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一次次的上台展示,就有一次次的收获;班级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有父母般的老师,兄弟姐妹般的同学,大家虽然辛苦,但是却类在其中他。

  第三,轻松。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被动地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

  基于以上三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存在不学习的学生了。惊叹他们课堂教学的同时,心里不免会想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我们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担心自己不讲学生会不会明白?担心学生的成绩会不会下滑?等等。其实,我们所担心的,也是杜郎口中学的老师课改初期所担心的,且他们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我们想到的还要多,但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是你想象不到的,学生的能力是无穷的,担心也是多余的。现在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思想上相信学生,在行为上依赖学生。细想一下,我们的讲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必要的点拨是必须的)?你说一遍学生能记住多少,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心安理得罢了,反正我讲了,会不会是你自己的事。

  2、新教育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记录发言次数,鼓励,奖励等方式解决。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共同地正确引导教育,逐渐的规范各种不好的行为。

  3、数学课堂容易改进的最佳课型是什么?

  我认为是习题课,是因为这种课型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相对好开展,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逐渐推展到各种课型。利用学生熟知的知识,从浅显的问题入手,从细节开始,逐步培养他们在课堂上各方面的能力,勇敢自信,语言表达,思路清晰,思维活跃,全神贯注,逐字逐句,点滴督促,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培养出来他们,他们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说,该怎么展示自己,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吗?

  对于荆志强老师的生本课堂,我惊叹的不是他们的`理念,这种理念我们早就有,惊叹的是他们的实践。我认识到,只要有正确的理论引导,正确的操作方法,再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遇到阻碍,想办法解决,想方法去培训学生,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学习习惯都先培养起来,老师课下预设好问题,备好每一节课,把课堂时间都给学生,这样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而老师只是协助在内。现在我们既有理论,又有别人成功的实践,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

  生本课堂,不是分分小组面对面坐就行,也不是学生站起来讨论就行,我们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实现那样的课堂状态,细想一下,学习过程无非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安静的听,仔细地想,精彩的表达,规范的板书,课堂上什么时候站,什么时候坐,什么时候交流,什么时候展示,什么时候分享等等,都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遇事想方法,逐步尝试,慢慢摸索,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从各方面都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静下来思考:作为教师应该研究,探索,把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出来,为他们的以后着想,真正的成为一名教育者,而不只是传授知识,相信学生,他们身上隐藏了很多“金子”,坚持,坚持,再坚持,总会看到发光的那一刻!

  《幸福地做教师》145页这样写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在生本教学中老师们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能行,相信学生前能无限,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分析,总结。聪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

  120页这样写到:“平庸的教师是陈述,一般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迪。”

  我想:没有哪一位教师甘愿做一名的“无能的教师”和“平庸的教师”吧?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5

  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对如何幸福地做老师做出了具体的阐述。我作为社会、思想品德老师看到了他的先进理念,“课堂是剧场,有时是小品舞台,有时是相声舞台,有时是多幕话剧舞台,有时是东北二人转舞台……”这种做法适合各个学科。

  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提及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我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定教”教育理念,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了让每位学生在新课程中用心去感悟思品的道德认知,体验生命的动态生成,消除传统教学的不利影响,让思品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切实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试着从“课前准备——课堂导入——自学反馈——探究释疑——教师导解——当堂练评” 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并取得较好成效。

  经过一学年“学本课堂”实践与探索,对以上模式改进,探索出“学本课堂”的三个部分:第一、预习:学生预习可以是课外,也可以是课内,可以用预学单,也可以用作业本上的.内容,形式与内容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来定。第二、互助:生生、师生互助,资源共享,教师必要资料补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情况给予适当补充,切忌繁、难、多;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合作、探究,文本的解读,问题的解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内容的思维碰撞。第三、巩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本科时的题目,两三个选择题和一两个非选择题。这样的“学本课堂”更具灵活性、操作性、实效性,也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值得我们继续实践与探索。我的课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基于“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获龙湾区课题三等奖。20xx年5月在龙湾区16学时教师培训会上做了《海滨中学社会学科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经验交流。

  目前,我们学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学本课堂”。如何让“生本”的理念贯穿我们的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宗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知识,让自己做幸福的老师。

  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或目标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的满足。”我们只有“善于发现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做幸福的自己”。

  对于教师来说,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我们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幸福生活的本身。教师的阵地在课堂,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源于课堂,“学本课堂”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知识,让自己做幸福的老师。静下心来备好每一节课,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经验,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方式,静下心来品味与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品味工作的幸福和乐趣,品味生活的意义。“微笑面对每一天”,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一定要多微笑,因为微笑其实也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互相传递爱的力量。

  幸福还在于心理快乐之法,面对物质和精神,我们能够坦然对待一切名利,带着一种平常心去面对身外之物。“快乐,是种与生俱来的权力,而不是取决于你所完成的成就。”“要快乐地去完成事情。”我们应多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要多留心,多思考。做生活的主人,幸福的主人,懂得自己决定用什么方式来回应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现在,我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所以我只愿,在与可爱的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爱心永恒,幸福永存!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12-24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12-28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15篇03-06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03-01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02-20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3-02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9-17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2-13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