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读后感

时间:2024-08-05 23:42: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周瑜要和曹军进行水战,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让鲁肃找来二十艘船,船上放几十个草人,并用幔子遮起来。第三天天起了大雾,诸葛亮让船驶向江面,一字排开,曹军以为敌人来犯就不停地放箭,船上很快就插满了箭。

  诸葛亮用计借曹军的箭,真聪明啊!

《草船借箭》读后感2

  今天,我学习了《草船借箭》。我哦我国古代有一位神机妙算的人而感 到骄傲。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比他聪明想办法把诸葛亮这颗眼中钉拔走。诸葛亮说三天把箭造好,否则把自己的脑袋呈上来,周瑜听了更是在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周瑜吩咐军匠们故意延迟,还不给诸葛亮准备材料齐全。可是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在第三天的清晨便轻轻松松地“造好”了十万支箭交给周瑜,让周瑜输得心服口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比别人差的`人不要妒忌比你好的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有一天肯定能比别人成功。成功的人也不能骄傲而不去努力学习,这样你迟早会比任何人都要差。每个人都要学到老,做到老。

《草船借箭》读后感3

  《三国演义》这个故事讲的是周瑜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否则就要重罚他,诸葛亮趁着夜色和大雾将草船伪装成战船,曹操不知敌情,命令士兵疯狂射箭,都被诸葛亮收走啦!

  诸葛亮的成功是巧妙利用了自然条件,可以看出成功的`背后有他缜密的思考和安排。

《草船借箭》读后感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三国演义》,在读到———《草船借箭》时,我非常好奇,

  诸葛亮又是怎样借到的箭呢?为什么要借呢?借到了吗?

  《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当周瑜和他打赌要十万支箭的时候,

  他胸有成竹地接受了挑战!在充分地了解到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知道哪天会刮大风,

  而且所刮风的风向等,都已经做过仔细地调查研究,所以很顺利地“借”到了十万支箭。

  而周瑜呢,因为他心胸狭窄,又没有认真地了解当时的`战地情形,他输给了诸葛亮!

  我应该多多地学习,多多地积累知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得认真的思考,这样就

  能顺利地完成自已心中的目标!

《草船借箭》读后感5

  周瑜很有才华,但他的气量狭小,他一心想害比他聪明的诸葛亮。周瑜借和曹军交战之机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诸葛亮却立下了三天之内完成任务的.军令状。诸葛亮用计向曹军借箭,按时完成了任务。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一、他的人缘好,所以鲁肃才会帮他;二、他知识丰富,观察仔细知道第二天晚上江面会起大雾;三、他了解对手,知道曹操生性多疑,不敢追杀只会放箭。他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呀!

  我真佩服诸葛先生,我要向他学习。

《草船借箭》读后感6

  《三国演义》这个故事讲的是周瑜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否则就要重罚他,诸葛亮趁着夜色和大雾将草船伪装成战船,曹操不知敌情,命令士兵疯狂射箭,都被诸葛亮收走啦!诸葛亮的成功是巧妙利用了自然条件,可以看出成功的背后有他缜密的'思考和安排。

《草船借箭》读后感7

  今天,我从网上观看了《草船借箭》这一部电影,从中懂得了不少道理。

  诸葛亮面对周瑜的刁难,并不感到灰心丧气,而是爽快地答应了,还说只用三天就能完成任务。在这三天里,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在大雾弥漫的.第三天晚上,骗取了曹军10万支箭,使得周瑜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草船借箭》这一部电影中,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说放弃就放弃,而是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小王遇到困难时,不是轻易放弃,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去思考,最终他战胜了困难。

  我要以诸葛亮为榜样,向他学习,爱思考,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8

  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在喝酒。周瑜说:“军中缺箭请诸葛亮三日以后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好。两天过去了周瑜见诸葛亮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诸葛亮要用二十条船,每条船上绑上三十个稻草人。

  原来诸葛亮神机妙算,预测出三日后有大雾。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没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了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读后感9

  今天我看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向鲁肃借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觉得雾中有埋伏,便令人以乱箭射之。等待雾散,诸葛亮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诸葛亮安全借箭。

  从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要以宽容的心赞赏别人才华,虚心向他人学习。

《草船借箭》读后感10

  寒假里,我看了《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所以让他十天做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却说三天就行,并立下了军令状。他让鲁肃准备20条船,两边放满草把子。

  第三天四更,他们开船到了曹操的水塞前,这时大雾漫天,曹操不敢出兵,就让弓手放箭,等船两边受满了箭,就开船顺水顺风返回了营地。

  周瑜向天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草船借箭》读后感11

  诸葛亮之所以借箭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他懂天气、知地理、识人心。他知道四更天有大雾,曹操生性多疑,不敢轻易出兵,只好派弓手放箭自卫,又趁西北风顺水顺风迅速返回营。完成了三天造十万支箭的'重任,借箭成功还得益于鲁肃的大力帮助,诸葛亮深知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这真应了那句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我很喜欢看。

《草船借箭》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讲了周瑜联合诸葛亮打败曹操的事情。周瑜用计谋除去了江东的担忧,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借来了十万支箭。

  我非常佩服诸葛亮和周瑜,他们做事情都善于用计谋、用方法,我今后也要学习他们,做事情前多动脑、多思考,用正确的.方法完成事情。

《草船借箭》读后感13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三国演义》,在读到———《草船借箭》时,我非常好奇,诸葛亮又是怎样借到的箭呢?为什么要借呢?借到了吗?《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当周瑜和他打赌要十万支箭的时候,他胸有成竹地接受了挑战!在充分地了解到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知道哪天会刮大风,而且所刮风的风向等,都已经做过仔细地调查研究,所以很顺利地“借”到了十万支箭。

  而周瑜呢,因为他心胸狭窄,又没有认真地了解当时的.战地情形,他输给了诸葛亮!

  我应该多多地学习,多多地积累知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得认真的思考,这样就能顺利地完成自已心中的目标!

《草船借箭》读后感14

  最近我在读《三国演义》,书里讲了好多历史故事,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今天,我读了《草船借箭》这一章,诸葛亮利用他的智慧推断出了天气变化,借到了箭。我要向诸葛亮一样多读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好词有:怨声载道、怒气冲冲、气势汹汹、尽欢而散、死尸遍地、哭声震天、哈哈大笑、暴跳如雷、大骂至死、频频敬酒、翩翩起舞、凄凄惨惨、痛苦不已、神机妙算、嫉妒、擂响战鼓。

  好词有:1、诸葛亮设计了“木牛”和“流马”,上山下坡很灵活。2、诸葛亮日夜操劳,体力渐渐不支。3、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已经死了,半醒半疑,率兵开向五丈原,果然蜀营空空。4、司马懿知道蜀兵已远去,这才放心下来,与夏侯霸、夏候惠向魏营走去。

《草船借箭》读后感15

  自古以来总有一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已强时,不是发奋努力赶上人家,而是怀着妒忌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

  文章《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已高出一招,便心怀妒忌,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

  有些人为什么会有妒忌之心呢?就是怕别人超过自已,当别人有了成绩,做出了贡献,受到众人的'尊重和爱戴的时候,做出不是拧究别人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不是虚心不习,顽强拼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而是讥讽,造谣。甚至中伤陷害的事情,这是多么愚味无知的表现啊!

  读《草船借箭》,我不由想起了自已,妒忌的心理不是也曾有过吗?

【《草船借箭》读后感】相关文章:

《草船借箭》说课稿06-23

《草船借箭》的说课稿06-21

草船借箭读后感10-22

《草船借箭》读后感02-06

《草船借箭》 读后感03-23

草船借箭读后感11-13

【推荐】草船借箭读后感04-07

草船借箭读后感【热】04-05

《草船借箭》读后感集合09-05

草船借箭读后感范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