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

时间:2022-08-03 11:13: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2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2篇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1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某地一个青少年辅育院,一帮“无可救药”的孩子如何在一位可敬的好老师马修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的故事。影片一开始营造了一种静谧、怀旧、严肃和略带压抑的氛围,寓示着那个时代与此相同的人文环境。死板的教育制度、僵化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理念、严酷的校长老师。但除此之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还有一位怀才不遇但却充满爱心的好老师—马修,让人们感受到了在充斥着不自觉冷漠的大环境中的些许温情。

  这些被那个时代的家庭、社会和教育边缘化的孩子随着马修老师的到来,命运发生了完全逆转。在外人看来,这些孩子调皮、孤僻、性格不健全,且有撒谎、偷窃、破坏的卑劣行为。校长和老师经常对孩子们重复的是“犯错,惩罚,禁闭”,一旦犯错,惩罚就是关禁闭。没有理解和关爱,在这里大人们的眼中这些孩子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头痛病”,他们教育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犯错—惩罚”。孩子们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暴力反抗、故意地做出逆反的行为,这是他们对这个绝望的环境的唯一表达。

  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马修老师该怎么办呢?作为观众的我们有的可能一筹莫展,也可能有的聪明的观众猜到了答案——马修一定是通过充满爱心的行为最后打动了这些幼小的封闭的心灵,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但看完影片之后,我们才意识到这样的猜想是不完整的,影片的现实主义的回忆式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主观臆断的不可取。马修没有用我们想像中的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没有俯下身子的拥抱、关怀;相反,我们看到的是马修“严格的爱”:对待犯错的孩子,他一样地罚,但是罚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让上课捣乱的葛贺克到墙角罚站,让他为被自己恶作剧所伤的神父陪护;对调皮的学生进行警告、批评等。他的罚是启发性的、教育性的、体验式的,而从来没有打骂侮辱这样损伤性的。当葛贺克在陪护中看到神父因自己的行为造成严重伤害时,当听到神父在人前夸奖自己时,孩子内心当中的善良油然而生,这样触动心灵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马修以严格的要求教育孩子“犯错是有代价的,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严格同时也建立了教育者的权威;非损伤性的教育则减少了孩子们的敌对,在感情上接受了他。更为令人叫绝的是,他用建立合唱团的方法把孩子们凝聚到了一起,他以自己杰出的才华培养了一支出色的合唱团。音乐的美妙打开了孩子们美丽的心灵,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价值感和上进的快乐。马修以一颗宽容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更重要的是用“严格的爱”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就像甘泉滋润着这片干涸已久土地上稚嫩的秧苗。

  没有爱的教育是注定失败的。僵化的教育体制泯灭孩子的天性,他们把孩子天性当中的调皮、捣乱视为病态。就像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教育者,他们煞有介事地把孩子的种种行为定性为一个个典型的理论病态名词,以显示他们对青少年教育精湛的研究成果,可惜对孟丹转化教育的失败成了对他们的巨大嘲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不应是机械的人,而应是有感情的人。对人的教育和个人自我的成长而言,理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是成长的过程不应是机械的条件反射。正如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校长重复的“犯错,禁闭”一样,机械的教育观点把人当成了机器,当成了小白鼠,恰恰忽视了人的感情属性。

  人只有体验到自我的价值、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长,否则,他要么被异化,要么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个体的自我实现,必须重视内心的情感,特别是人自主的个体体验,而非外压的制度化的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感知,投入到对追求价值感忘我的努力奋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个人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放牛班的春天》无疑是一部在教育他人和自我教育方面给人以极大启迪的好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2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看过数遍,仍让我参不透的电影,因为人物与人物之间太多的眼神交流,让我总忍不住揣度这一颦一笑背后的深意,这一揣度也就更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需要载体的。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教育失败。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不妨改一改: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就看孩子转变了多少。我们要看的不是孩子在教者强压下的表面化的乖巧,而是在无强压的情况下他们能懂得自我约束,学会自我管理,最终成就自我。这就是我理解的成功的教育。

  电影中,那个让孩子们难忘的学监――克莱门特?马修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他让那个一直坚信着“爸爸周六来接我”的派皮诺在电影最后发出了“求你把我带走吧”的恳求;他让学生们敢于向不合理制度反抗,锁住了门,提起笔写下真挚的话语,托那一架架飞落的纸飞机传递他们对马修的不舍与喜爱;他让一个个面无表情,一脸阴郁的孩子们有了笑容;他让一群会偷盗、说谎、抽烟、搞恶作剧等的.问题学生成为了明辨是非,做事有分寸,有理想的人;他让一群冷漠的同事变得感性起来,敢于同不合理制度抗争……电影中不光成功的塑造了马修这个优秀的音乐家、学监的形象,也成功塑造了一个浅薄、势利而冷酷的“铁血”校长,一个常常把“行动―反应”挂嘴边的校长,“犯规――处罚”是他一贯、单一的教育模式。在这里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会客安排、关禁闭罚劳役的处罚等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使这里更像是一座监狱而不是学校。马修的出现无疑让这个“放牛班”的孩子们迎来了春天。

  起初,我觉得马修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孩子被强行拉进去关禁闭却不敢吱声,他只敢站在校长室门外,听着孩子被校长无情掌掴,却不敢进去劝阻……但后来我理解了他的这份懦弱,因为对于一个失业的人来说工作有多重要,他要保住饭碗就必须在这样的制度下工作,接受领导,这是他的无奈。所幸,他骨子里是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满怀教育热忱的优秀教师、音乐家,他会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孩子们爱唱歌,他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兴趣点,以音乐作为他教育的载体,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唱他自己亲自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乐曲,让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唱自己的生活;他根据孩子们的情况,给他们分好声部,一点点地教孩子们唱,体现了他的因材施教……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到孩子们唱歌时的专注动情,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快乐活跃却遵守规矩的身影,看到了他们的互助友爱……教育是需要载体的,这个载体是以孩子的兴趣点为着力点的,所以我们得向马修一样,发现问题后该分析问题,寻找教育的载体,然后加以实践、反思、总结。

  看着马修深夜还在为孩子们创作歌曲,看着他全情投入地训练着孩子们歌唱,看着他发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的适度教育,看到他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举动,揣度孩子们的内心,总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觉得很惭愧,不由得扪心自问:我能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我的教育能改变什么呢?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压力让我渐渐丧失了工作的热忱,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我常常表现得很没有耐心,除了一味地训斥,没有别的方式。学生骂疲了,自己也训累了。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启发,我也应该寻找教育的载体,孩子们喜欢玩,我也可以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制定游戏活动方案,加以实施,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能成功固然很好,失败了也没关系,可以反思总结,从头再来。

  20xx,我将带着翠竹班的孩子们一起迎接翠竹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2篇】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10篇07-31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锦12篇06-24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7篇07-20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合集15篇07-16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集合15篇07-13

《触摸春天》读后感通用15篇07-12

春天来了说课稿07-19

《春天的电话》说课稿07-17

关于春天的感言11-02

春天的演讲稿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