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宗祠倡议书

时间:2024-06-11 18:15:01 倡议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修宗祠倡议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倡议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倡议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特征。一听到写倡议书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修宗祠倡议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修宗祠倡议书

重修宗祠倡议书1

  x大宗祠,是我xxxx的象征,亦是我族根之所在!宗祠稳固,始祖公安坐其中,佑我族人长安,是我族人的共同夙愿。

  追溯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距今已历172载!翻开族谱的扉页,从字里行间渗出馨香,当年我们的先贤,经过多番的努力,筹备近五十年,才完成族人的心愿,兴建起大宗祠,过程可谓艰辛重重。随着岁月的流逝,宗祠已经变得木朽墙残,加上白蚁的蛀蚀,后座祖堂的上盖,已于上世纪80年代坍塌,后用锌铁瓦重盖,一直沿用至今。宗祠的前座金中架杉桁等,亦惨遭白蚁、水渍的遗祸,居左边的金中架现已约莫下沉十几公分,凡落雨天,杉桁俱湿,墙体剥落,整座大宗祠,大有不胜岁月的重负,行将倒塌之虞!

  大宗祠曾在上世纪20~40年代间用作办学,培育村中子弟,校名唤作“崇德学校”,而当年上学最年幼的学子,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八旬老翁了。曾记得2019年8月,旅居加拿大的我族宗亲古大彦先生(版画家古元之子)回到故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大宗祠向始祖进香。步入祖祠,醒目的“崇德堂”牌匾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他眼眶都濡湿了,似乎怅然若有所思。后来古大彦先生告诉我们:“父亲古元曾告诫他,家乡的‘崇德学校’就是他当年的启蒙学校。”虽事隔数十年,古大彦先生一直将这番说话铭记于心。今日有幸目睹父亲的启蒙摇篮,更是思绪万千,对“崇德”二字有进一步的理解。现在和那些硕果仅存经已是凤毛麟角的当年学子闲话家常,说起崇德学校的旧事,他们都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告诉你:当年的后门山古树参天,有两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林中茂密,四时水果应有尽有,生态盎然。更是雀鸟繁衍的理想场所。他们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去掏鸟蛋、捉雀仔、采野果,然后又结伴偷偷去大碑沟冲凉,捉鱼摸虾,后来又不知怎样被老师、父母知道,又如何处罚他们,忆述起来事情恍如发生在昨日,但一讲起现今的大祠堂,却残破不堪,修缮乏力,一个个都黯然伤神,嗟叹不已!他们更担心的是,随着他们逐一的物故凋零,大宗祠亦跟着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繁衍六百多年的xxxx,究竟何处是根,何处是家?漂泊海外的游子,午夜梦回,魂归故里时,他们又情系何处?

  去年大寒,我们几叔侄萌生奇思妙想,回故乡古劳寻根问祖。早上七时驾车上路,约两个钟头的车程,回到魂牵梦萦,阔别已六百多年的古劳围。踏进故土,思潮起伏,内心的疑问却越来越多———故乡现在还有些什么亲人?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又如何?他们讲何种方言?广府话抑或客家话?还能认我们作兄弟吗?真是思绪万千,不敢想象。后来我们确定:先找大宗祠、再找大宗祠属下的理事会,取出我们一起裹带去的《xxxx族谱》,说明我们的'始祖叫做瑜保公,600年前从鹤山古劳迁居到香山,对方新、旧理事长古伟明、古裕章二先生一一耐心听我们细说缘由,认为切合情理,遂互相称作兄弟。继而在祖祠,向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上香,并于大宗祠门前摄照留念,并约定明年农历九月,回祖家古劳参加三年一度祭祖活动。已近响午,古劳方面的宗亲在西江河边,设宴款待我们一行。大家举杯畅饮,互询近况,共叙祖德,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酒酣之际,我凝望着滔滔东去的西江水,思绪漂得很远,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亦是经此水系,带上祖先灵牌,由南雄举家漂流至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传承千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深深体会到:祠堂、祖墓、族谱在一个家族中,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能找回你无价的历史,亦是我中华民族其中一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为人子孙,理应时刻紧记。现眼见我们的大宗祠日渐颓败,我辈又岂能坐视不顾?大家有否想过,百年之后,我们准备留下一些什么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座大宗祠,一本完整的族谱,使我xx万代流传,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兄弟们,历史的重担已经昭然落在我们的肩上,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谁又能够给我们完成此一历史任务呢?今有古族裔孙:古根和、古耀源、古庆伟、古志强、古国祥郑重向外界发出倡议,举阖族之力,重修大宗祠、继修《xxxx族谱》,功成之日,上慰祖先,下抚耆老,免却xx古族百年之忧,诚虔哉,快哉!

  去年清明节,在大祠堂的祭祖晚宴上,宗亲古根和、古耀源二先生就率先提出重修大宗祠的建议,得到大家的应声附和,后经过大宗祠临时理事会一年多来的探讨研究,大家意见一致,遂提出重修大宗祠的意向,并聘请江门市嘉和古典建筑工程队作出工程预算,并制作出大宗祠的电脑效果图,以供各位宗亲参考,望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工程质量尽善尽美。

  现临时理事会决定:

  (一) 重修大宗祠,向族人、社会各界工商友好筹集资金110万元;(本次出资修建大宗祠功德无量刻石留名以彰其功)

  (二) 第五次编纂《xxxx族谱》的工作同时进行,先做好前期的资料搜集,一一登记在册。

  自倡议书发出之日始,愿我族人团结一致,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完成我们共同目标,作出自己的义务和贡献。还是古根和兄台阐述得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事,就应该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为了子孙后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语言简单朴素,有力,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早日完成我们的宏大计划,奋斗!奋斗!再奋斗!!!

  宗祠临时理事会

  20xx年7月6日

重修宗祠倡议书2

  蚬东李氏大宗祠,自明朝始建到现在已经几百年,历代有维修,此乃后裔之责。祠堂是祖先留给子孙后代最为珍贵的遗产,试问百年之后,我们会留给子孙什么?所以,作为子孙更有理由、责任、义务对祠堂进行保护好、重修好、利用好。

  大祠堂曾经作学校培育人才,九十年代就开始作为族人摆酒用餐、宴请宾客之用已经二十多年,厨房用具有待增新。祠堂门面和左前檐破旧有待修复一新,念我李氏央央大族岂能落伍于世人。

  经族中热心兄弟倡议重修,全体族人应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复兴我族辉煌和灿烂的历史与人文风采,智者尽心、艺者尽才、劳者尽力。重修组委会员更应不负众望,联络宗亲,筹集资金,督促修缮,凡事具细,精心打点,钱尽其用,荣耀与责任并重。

  重修项目:

  1. 修复五块功名匾。

  一.“始祖四品知府”

  二.“武德将军”

  三.“骠骑大将军”

  四.“进士”

  五.“文魁”

  2. 重新装饰大门画门神,门口墙面壁画,砖雕。

  3. 增大摆酒宴席功能:增加厨房各种用具,增加枱櫈(按50席配置)。

  4:用水、用电、风扇、插座和灯具等设备需去旧换新。

  5. 修整部分地面砖。

  6. 设立祠堂维修基金。

  今次筹款,不是每丁科派筹款,只是自愿捐助形式,今次捐款芳名100元以上用石刻镶嵌在大祠堂墙上,流芳百世,以作楷模,100元以下红榜表扬,此乃上慰先祖、下泽子孙之善举也。希望各位热心兄弟慷慨解囊,积功累德,福有攸归!!!

xx

  20xx年xx月xx日

重修宗祠倡议书3

  xxxx大宗祠,是我xxxx的象征,亦是我族根之所在!宗祠稳固,始祖公安坐其中,佑我族人长安,是我族人的共同夙愿。

  追溯xx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距今已历172载!翻开族谱的扉页,从字里行间渗出馨香,当年我们的先贤,经过多番的努力,筹备近五十年,才完成族人的心愿,兴建起xx大宗祠,过程可谓艰辛重重。随着岁月的流逝,宗祠已经变得木朽墙残,加上白蚁的蛀蚀,后座祖堂的上盖,已于上世纪80年代坍塌,后用锌铁瓦重盖,一直沿用至今。宗祠的前座金中架杉桁等,亦惨遭白蚁、水渍的遗祸,居左边的金中架现已约莫下沉十几公分,凡落雨天,杉桁俱湿,墙体剥落,整座xx大宗祠,大有不胜岁月的重负,行将倒塌之虞!

  xx大宗祠曾在上世纪20~40年代间用作办学,培育村中子弟,校名唤作“崇德学校”,而当年上学最年幼的学子,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八旬老翁了。曾记得XX年8月,旅居加拿大的我族宗亲古大彦先生(版画家古元之子)回到故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大宗祠向始祖进香。步入祖祠,醒目的“崇德堂”牌匾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他眼眶都濡湿了,似乎怅然若有所思。后来古大彦先生告诉我们:“父亲古元曾告诫他,家乡的‘崇德学校’就是他当年的启蒙学校。”虽事隔数十年,古大彦先生一直将这番说话铭记于心。今日有幸目睹父亲的启蒙摇篮,更是思绪万千,对“崇德”二字有进一步的理解。现在和那些硕果仅存经已是凤毛麟角的当年学子闲话家常,说起崇德学校的旧事,他们都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告诉你:当年的后门山古树参天,有两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林中茂密,四时水果应有尽有,生态盎然。更是雀鸟繁衍的理想场所。他们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去掏鸟蛋、捉雀仔、采野果,然后又结伴偷偷去大碑沟冲凉,捉鱼摸虾,后来又不知怎样被老师、父母知道,又如何处罚他们,忆述起来事情恍如发生在昨日,但一讲起现今的大祠堂,却残破不堪,修缮乏力,一个个都黯然伤神,嗟叹不已!他们更担心的是,随着他们逐一的物故凋零,大宗祠亦跟着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繁衍六百多年的xxxx,究竟何处是根,何处是家?漂泊海外的游子,午夜梦回,魂归故里时,他们又情系何处?

  去年大寒,我们几叔侄萌生奇思妙想,回故乡古劳寻根问祖。早上七时驾车上路,约两个钟头的车程,回到魂牵梦萦,阔别已六百多年的古劳围。踏进故土,思潮起伏,内心的疑问却越来越多———故乡现在还有些什么亲人?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又如何?他们讲何种方言?广府话抑或客家话?还能认我们作兄弟吗?真是思绪万千,不敢想象。后来我们确定:先找xx大宗祠、再找大宗祠属下的理事会,取出我们一起裹带去的《xxxx族谱》,说明我们的始祖叫做瑜保公,6XX年前从鹤山古劳迁居到香山,对方新、旧理事长古伟明、古裕章二先生一一耐心听我们细说缘由,认为切合情理,遂互相称作兄弟。继而在祖祠,向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上香,并于大宗祠门前摄照留念,并约定明年农历九月,回祖家古劳参加三年一度祭祖活动。已近响午,古劳方面的宗亲在西江河边,设宴款待我们一行。大家举杯畅饮,互询近况,共叙祖德,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酒酣之际,我凝望着滔滔东去的西江水,思绪漂得很远,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亦是经此水系,带上祖先灵牌,由南雄举家漂流至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传承千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深深体会到:祠堂、祖墓、族谱在一个家族中,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能找回你无价的历史,亦是我中华民族其中一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为人子孙,理应时刻紧记。现眼见我们的xxxx大宗祠日渐颓败,我辈又岂能坐视不顾?大家有否想过,百年之后,我们准备留下一些什么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座大宗祠,一本完整的族谱,使我xx万代流传,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兄弟们,历史的重担已经昭然落在我们的肩上,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谁又能够给我们完成此一历史任务呢?今有古族裔孙:古根和、古耀源、古庆伟、古志强、古国祥郑重向外界发出倡议,举阖族之力,重修xx大宗祠、继修《xxxx族谱》,功成之日,上慰祖先,下抚耆老,免却xx古族百年之忧,诚虔哉,快哉!

  去年清明节,在大祠堂的祭祖晚宴上,宗亲古根和、古耀源二先生就率先提出重修大宗祠的建议,得到大家的应声附和,后经过大宗祠临时理事会一年多来的探讨研究,大家意见一致,遂提出重修大宗祠的意向,并聘请江门市嘉和古典建筑工程队作出工程预算,并制作出xx大宗祠的电脑效果图,以供各位宗亲参考,望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工程质量尽善尽美。

重修宗祠倡议书4

尊敬的各位乡亲们:

  我们平素都知道,祠堂不仅仅是乡土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乡亲们情感寄托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和各种原因,我们的宗祠已经陷入了破旧和腐朽的境地。为了弘扬乡土文化,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我们发起了重修宗祠的倡议。

  我们的宗祠是我们乡亲们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文化在地方上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付出,承载了我们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无数年的风雨和时间的摧残,让我们的宗祠逐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将宗祠重修,让它重焕生机。

  重修宗祠不仅仅只是将它恢复到原本的面貌,更是一次对我们文化传承的重新思考和价值追求。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让宗祠成为乡亲们凝聚情感、传承传统的精神世界。宗祠重修工程将拆除老旧的部分,采用现代化材料进行修缮,既能保持它的实用性,又能展现出古老的韵味。我们会重新加固和修复门楣、香案、壁龛等重要部位,以确保它们能够承载起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除了修复已有损坏的部分,我们还计划在宗祠内增添一些功能,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我们会规划出一个多功能的场所,既可以作为祭祖祈福的场所,也可以用来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这样一来,宗祠不仅可以满足乡亲们的宗教需求,更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交流和教育功能。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呼吁广大乡亲们踊跃参与,捐款或提供资金支持。我们将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账户,用于接收各种善意捐款。每一笔捐款都会被明确记录,并公开披露使用情况。我们将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按照规定用于宗祠重建工程。

  另外,我们也欢迎广大乡亲们积极参与宗祠的设计和规划。我们将组织一支由专业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他们将负责整个重建工程的设计。我们鼓励乡亲们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见,共同打造一个符合我们乡土文化特色的宗祠。只有大家共同参与,才能创造出一个让世人瞩目的精品工程。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广大乡亲们的支持和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重建宗祠的事业奋斗。让我们通过这个倡议,让宗祠重焕生机,让乡土文化得以传承。愿我们的后代能继续感受到我们乡亲们的深厚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力量。

  感谢大家!

XXX

  20xx年xx月xx日

【重修宗祠倡议书】相关文章:

宗祠落成庆典致辞03-22

防疫的倡议书11-02

读书倡议书11-03

关爱倡议书06-23

班级倡议书12-06

简单倡议书12-22

文明倡议书12-22

春游倡议书02-08

寝室倡议书12-11